浅谈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数学教学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而当下,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标理念作指导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现就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融合,谈谈我的个人一些观点和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巧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是那么的重要,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而"开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在"开始"就"引人入胜",如何巧用活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有意识地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的情境。比如,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一个情节、一种状态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当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内心产生主动的"我要学"的动力时,创设的情境才能称得上成功。比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火帽子要坐车去找红袋鼠,先坐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坐椭圆形轮子的汽车,车虽然开动了却不稳,一颠一颠的颠得厉害。最后,它坐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儿童化的语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萌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此时,教师适时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学生的心,栓住学生的思想。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完善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图、文、声、像的直观生动的变化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寻求解答的最佳途径。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深化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可以达到优化练习,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练习效果,提高练习效率。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就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与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由于信息技术演示具有"应变"、"重复"的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不断强化。再如,在学生理解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印角三角形"的概念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设计了这样的判断练习:若给出三角形形的三个角中的一个角,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①露出一个钝角;②露出一个直角;③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依次进行判断。在对"露出一个锐角"的判断中,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对此,故意让屏幕显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当学生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时,却让屏幕显示一个"钝角三角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因为三种三角形都有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是什么三角形。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理念都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造潜能。杜绝教师一手包办,端"现成的饭"给学生吃。如:在解决"为什么自行车、房屋屋顶都有三角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三角形,分别用力拉一拉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又如:在解决"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原因,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问:你剪成的三小段能摆成三角形吗?有的学生大声回答说:能!。也有的学生却小声说:不能。这时我说:"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将剪成的三小段在桌上摆一摆吧。"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果遇到困难,同桌可以讨论,商量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讨,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有了新发现,争着汇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边相等时,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演示验证学生的探索结果,在演示中修正操作方法,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著名数学家波亚利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融合的教学。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巧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是那么的重要,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而"开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在"开始"就"引人入胜",如何巧用活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有意识地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的情境。比如,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一个情节、一种状态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当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内心产生主动的"我要学"的动力时,创设的情境才能称得上成功。比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火帽子要坐车去找红袋鼠,先坐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坐椭圆形轮子的汽车,车虽然开动了却不稳,一颠一颠的颠得厉害。最后,它坐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儿童化的语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萌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此时,教师适时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学生的心,栓住学生的思想。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完善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知识的重点、难点、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图、文、声、像的直观生动的变化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寻求解答的最佳途径。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深化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可以达到优化练习,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练习效果,提高练习效率。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就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与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由于信息技术演示具有"应变"、"重复"的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不断强化。再如,在学生理解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印角三角形"的概念后,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设计了这样的判断练习:若给出三角形形的三个角中的一个角,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①露出一个钝角;②露出一个直角;③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依次进行判断。在对"露出一个锐角"的判断中,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对此,故意让屏幕显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当学生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时,却让屏幕显示一个"钝角三角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因为三种三角形都有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是什么三角形。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理念都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造潜能。杜绝教师一手包办,端"现成的饭"给学生吃。如:在解决"为什么自行车、房屋屋顶都有三角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三角形,分别用力拉一拉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又如:在解决"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原因,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问:你剪成的三小段能摆成三角形吗?有的学生大声回答说:能!。也有的学生却小声说:不能。这时我说:"为了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将剪成的三小段在桌上摆一摆吧。"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寻找答案,如果遇到困难,同桌可以讨论,商量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讨,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有了新发现,争着汇报。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边相等时,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演示验证学生的探索结果,在演示中修正操作方法,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著名数学家波亚利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融合的教学。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智通华宇
2024-08-29 广告
2024-08-29 广告
北京智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人类基因工程领域。专业提供专业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规划布局,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人员培训,实验设计及流程管理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智通华宇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