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服饰文化》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与服饰相关的成语之宏观组成规律
总的来讲,在常见成语中,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有近百个,用粗线条划分,这些成语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作为衣服的总称出现与具体服饰的出现;
(二)在成语中单纯用作服饰本身含义与借服饰之词而言它;
(三)未出现服饰字眼却是与服饰相关的成语;
如果我们把线条描细,从不同侧面挖掘,则可以找出更多组成规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规律分析:
(一)衣与食连用:
“衣”作为服饰的泛称,当然是服饰文化研究的首要关注词汇。
有个成语叫“衣食父母”,认为衣与食是维持生活必备的两件事物,近代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则提到了一个新词也被纳入成语,即“衣食住行”,说明到了近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住与行也占据了生活的重要位置,但衣、食仍然是最重要的、人们生活最依赖的事物。以上可见衣与食是人们从古至今一直重视的话题,并重的地位使二者常常同时出现。
以下是衣与食连用的成语之汇总:
弊衣箪食 弊衣疏食 布帛菽粟 布衣蔬食 褐衣蔬食 侯服玉食 拣衣挑食 解衣推食 节衣缩食 觅衣求食 锦衣玉食(玉食锦衣) 觅衣求食缩衣节食 宵衣旰食 衣食父母 衣食住行 昃食宵衣
(二)褒贬的侧重点所在:
与服饰有关、特别是以服饰为视角传达生活状态的成语大多寓意褒贬。
倾向于褒义的一般褒寒士清简生活及人格、才学等,例如:弊衣疏食、节衣缩食、被褐怀玉,但也有反例,如“白衣秀士”指尚未取得功名官位的读书人,是中性词,而“鹑衣百结”指衣服破烂不堪,是中性词、甚至倾向于贬义。
这些成语中明显含有贬义的并不多,倾向于贬义的一般用来形容官场阴暗腐败,例如:弹冠相庆。当然与官场有关的服饰成语也有褒义的,例如“宵衣旰食”,而“冬裘夏葛”指高贵华丽的衣服,是中性词,“膏粱锦绣”、“侯服玉食”等词也只是描述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不可强加其以斥责类贬义。
不过,总的来说,与服饰有关的成语大多是中性词,这些词汇常常是描述性质的,不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三)男女服饰的数量悬殊:
在所有此类成语中,提及的服饰一般以男子服饰为主,只有极少成语有明显的女子服饰类描述:如“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显而易见,这里“舞长袖”者必然是女子。还有个成语叫“荆钗布裙”,意思是荆枝作钗,粗布为裙,用来形容妇女装束朴素,这个成语则描述了旧社会普通妇女的家庭形象。
但总结时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大部分成语中男女服饰的辨别意识很淡,绝大部分成语在于借服饰而言他,因此它们并不会刻意去描绘服饰本身的特征。
二、与服饰相关成语的描述内容
从内容上来讲,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有明显的几大类,每一类都描述着同一阶级的生活状态及情感品质,以下便是几个典型分类:
(一)寒士的困窘生活
在有关服饰的成语中常常描绘出一些衣服破旧的场景,例如:
白衣秀士 筚路蓝缕 弊衣箪食 弊衣疏食 不衫不履 布衣蔬食 掣襟露肘 鹑衣百结 褐衣蔬食 节衣缩食 荆钗布裙 缩衣节食 衣不蔽体齑盐布帛
这些描绘大多赞扬了文人寒士的简朴生活与独立人格,但从感受上讲,这些词语还是不可避免地倾诉了贫寒之士的清苦与生活困窘,体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一些不利处境。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所传达的各种感受中,这种寒士之苦是占绝大多数的。
(二)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
除了描绘寒士清苦生活,服饰成语描写的最多的则是达官贵人之奢靡生活,例如:
冬裘夏葛 肥马轻裘 膏粱锦绣 冠冕堂皇 侯服玉食 锦衣玉食 席丰履厚
观察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发现服饰的描述并不是单一出现的,或者两类服饰共同出现,或者服饰与“马”、“食”等事物一同出现来描写达官贵人充裕的物质生活。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这类成语极少有贬义色彩,它们大多只是描绘生活情况,不带有主观褒贬倾向。
(三)与官场相关的服饰文化:
为官者的服装在成语中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的,例如:
白衣秀士 峨冠博带 冠冕堂皇 袍笏登场 披发左衽 拖紫垂青
这类成语在之后的服饰分类中会有更加详细的阐述。
三、就成语中的服饰分类漫谈中国古代服饰特点
要从成语的视角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首先要以服饰为切入点对这些成语进行细化分类:
(一)根据服饰本身面料的不同:
从所有有关服饰的成语中筛选,我们大体可以发现以下几种制衣面料:
布:“布”现在一般是制衣材料的统称,但在古代含义有具体化倾向。例如“齑盐布帛”,“布”是指棉织品的意思。
裘:“裘”是大衣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成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仅次于“衣”,例如轻裘缓带、集腋成裘等等。这个词的高频出现也体现了它作为古代服饰的常用面料,应该是古人驱寒保暖的重要途径。
葛:“葛”是指葛麻做的衣服,这个词出现在“冬裘夏葛”中,与“裘”相对,适用于夏日,可见是单薄透气的面料。
锦:“锦”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衣锦还乡、膏粱锦绣等。“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是一种上乘面料,“锦绣”就是精美华丽的丝织品的意思。
帛:“帛”是丝织品的意思,见于“齑盐布帛”,从释义上可见“锦”应该是“帛”的一种。
麻:“麻”在成语中出现了两次,即“披麻戴孝”和“披麻救火”,都是指粗麻布孝服和麻绳。
褐:“褐”在成语“被褐怀玉”中出现,泛指粗布衣服。
纨: “纨”是指细绢,何为“绢”?一种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因此“纨”应该也是“帛”,这个词出于“纨袴子弟”这一成语。
(二)根据穿者身份地位的不同:
从成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服饰具有身份地位的辨别作用,或者说标志性作用,衣服的品质是身份地位的外现。在这一点上特别体现为官员与平民的服饰差异。
古人常用“布衣”一词,布衣,即布做的衣服,古代为平民所穿,故借指平民。反之,在服饰层面,平民大多用“衣”来指代。
而在生活上、官场上,王公大臣们的服饰就非常绚丽多彩了;
在生活上,冬裘夏葛,肥马轻裘,膏粱锦绣,侯服玉食,锦衣玉食,席丰履厚,物质充沛为基础的生活,服饰质量很高,冬暖夏凉,采用“锦”等高品质柔软舒适的面料。
在官场上,有以下几个成语典型地描绘了官场服饰:
峨冠博带:这个成语是说头戴高高的帽子,腰系宽大的衣带,形容儒生或士大夫的装饰。士大夫们“冠”高“带”宽,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身份特征。
冠冕堂皇:“冠冕”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礼帽。这个成语和“峨冠博带”都体现古人重视帽子的挑选,而且往往是知识分子才戴的,平民一般不使用。
袍笏登场:“袍”指古代的官服。“笏”即音户,古代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手板。这个成语描绘了朝廷之上的服饰文化与特定礼仪,而且是中国独有的官员们议论政事的穿着规范。
披发左衽:衽,衣襟。左衽,衣襟向左掩。这个成语展示了一个衣领的地域文化,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而中原一带人民则右衽穿衣。这里“左衽”暗指外族入侵。
拖紫垂青:和“袍笏登场”一样,“拖紫垂青”展现的也是朝堂之上的官场服饰。拖,下垂。紫、青:古代高官系印用的绶带颜色。汉制规定:诸侯为紫色,公卿为青色。这一成语是有时代特征的,展现了汉代官场服饰的颜色象征。
(三)根据服饰用途的不同:
衣:“衣”一般是泛指服饰的,但组成新词时,就具备特定含义,如“白衣”,“白衣秀士”是指尚未取得功名官位的读书人。这时,“衣”和“布”的功用就相似了。
衫:衫,上衣(注:“衫”的组成部分:袖、襟;袖:衣袖,如“长袖善舞”;襟:衣襟,如“掣襟露肘”)。“衫”见于成语“不衫不履”。
冠:“冠”即帽子,“冠”在古代被士大夫及儒生所重视,它在成语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如峨冠博带、衣冠楚楚(衣冠齐楚)、张冠李戴、正冠李下、怒发冲冠等。
带:这里的“带”指腰带,王公贵族的衣服常常是一袭拖到脚上方(就是后面所说的“袍”),因而衣带成为他们重要的配件。“带”见于成语“峨冠博带”、“轻裘缓带”、“衣不解带”。
履:“履”是鞋子。见于“不衫不履”。这个词出现得很早,(秦)《吕氏春秋》中便有“郑人买履”的故事。
屣:“屣”也是鞋子的意思,见于“弃如敝屣”。
袍:袍是指古代的官服,见于“袍笏登场”,袍: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四)关于制衣工序:
体现制衣工序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
青出于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个词语某种程度交代了染料的形成,是制衣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饰中颜色的象征性密切相关。
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这个成语介绍了织布工具的细节结构,描绘了织布技术发达后制衣程序的新画面。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战国)《墨子•鲁问》:“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面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从先秦时期,人们便开始剪裁衣服,至今人们仍然必须这么做,这是制衣文化历史最悠久的步骤之一。
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这里“裁”便和“量体裁衣”的过程一致。
还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成语可以侧面体现古人服饰的制作,即“天衣无缝”。天衣:天上神仙穿的衣服。(宋)《太平广记》卷六引《灵怪录•郭翰》:“……翰问之,谓翰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这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侧面说明当时人们制衣以针线缝制为主,并且针线的产生必然在宋以前。
四、成语中服饰的年代特征
成语中服饰体现的年代分期是明显而又复杂的,这里仅列出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布衣
以“布衣之交”为例:此成语最早可见于西汉的《战国策》和《史记》,《战国策·齐策三》云:“卫君与文布衣交。”三国时期诸葛亮名篇《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既可指平民之间的交往,也可指显贵者与平民之间的交往,可能因为其借代性质,相对于其他一些典型的古代服饰,它的出现还是比较晚的。
(二)长袖
以“长袖善舞”为例:(战国)《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衣服的袖子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当然这也体现了古代人的审美特征。由此可见,“长袖”之风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三)裘
不管是“冬裘夏葛”,还是“肥马轻裘”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东不裘,夏不葛。”“裘”是由动物皮毛制成,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非常原始的,它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袍
见于成语“袍笏登场”,《论语》云:“衣敝縕袍”,可见“袍”不仅在古代服饰中地位很高,而且这一服饰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
(五)冠
以“衣冠楚楚”为例:《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诗歌又是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的,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冠”是中国古代最悠久的服饰之一,但是“冠”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非必需品,就能这么早出现,必然是文化发达的产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从先秦时期就非常发达了。
总的来讲,在常见成语中,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有近百个,用粗线条划分,这些成语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一)作为衣服的总称出现与具体服饰的出现;
(二)在成语中单纯用作服饰本身含义与借服饰之词而言它;
(三)未出现服饰字眼却是与服饰相关的成语;
如果我们把线条描细,从不同侧面挖掘,则可以找出更多组成规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规律分析:
(一)衣与食连用:
“衣”作为服饰的泛称,当然是服饰文化研究的首要关注词汇。
有个成语叫“衣食父母”,认为衣与食是维持生活必备的两件事物,近代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则提到了一个新词也被纳入成语,即“衣食住行”,说明到了近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住与行也占据了生活的重要位置,但衣、食仍然是最重要的、人们生活最依赖的事物。以上可见衣与食是人们从古至今一直重视的话题,并重的地位使二者常常同时出现。
以下是衣与食连用的成语之汇总:
弊衣箪食 弊衣疏食 布帛菽粟 布衣蔬食 褐衣蔬食 侯服玉食 拣衣挑食 解衣推食 节衣缩食 觅衣求食 锦衣玉食(玉食锦衣) 觅衣求食缩衣节食 宵衣旰食 衣食父母 衣食住行 昃食宵衣
(二)褒贬的侧重点所在:
与服饰有关、特别是以服饰为视角传达生活状态的成语大多寓意褒贬。
倾向于褒义的一般褒寒士清简生活及人格、才学等,例如:弊衣疏食、节衣缩食、被褐怀玉,但也有反例,如“白衣秀士”指尚未取得功名官位的读书人,是中性词,而“鹑衣百结”指衣服破烂不堪,是中性词、甚至倾向于贬义。
这些成语中明显含有贬义的并不多,倾向于贬义的一般用来形容官场阴暗腐败,例如:弹冠相庆。当然与官场有关的服饰成语也有褒义的,例如“宵衣旰食”,而“冬裘夏葛”指高贵华丽的衣服,是中性词,“膏粱锦绣”、“侯服玉食”等词也只是描述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不可强加其以斥责类贬义。
不过,总的来说,与服饰有关的成语大多是中性词,这些词汇常常是描述性质的,不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三)男女服饰的数量悬殊:
在所有此类成语中,提及的服饰一般以男子服饰为主,只有极少成语有明显的女子服饰类描述:如“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显而易见,这里“舞长袖”者必然是女子。还有个成语叫“荆钗布裙”,意思是荆枝作钗,粗布为裙,用来形容妇女装束朴素,这个成语则描述了旧社会普通妇女的家庭形象。
但总结时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大部分成语中男女服饰的辨别意识很淡,绝大部分成语在于借服饰而言他,因此它们并不会刻意去描绘服饰本身的特征。
二、与服饰相关成语的描述内容
从内容上来讲,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有明显的几大类,每一类都描述着同一阶级的生活状态及情感品质,以下便是几个典型分类:
(一)寒士的困窘生活
在有关服饰的成语中常常描绘出一些衣服破旧的场景,例如:
白衣秀士 筚路蓝缕 弊衣箪食 弊衣疏食 不衫不履 布衣蔬食 掣襟露肘 鹑衣百结 褐衣蔬食 节衣缩食 荆钗布裙 缩衣节食 衣不蔽体齑盐布帛
这些描绘大多赞扬了文人寒士的简朴生活与独立人格,但从感受上讲,这些词语还是不可避免地倾诉了贫寒之士的清苦与生活困窘,体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一些不利处境。与服饰相关的成语所传达的各种感受中,这种寒士之苦是占绝大多数的。
(二)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
除了描绘寒士清苦生活,服饰成语描写的最多的则是达官贵人之奢靡生活,例如:
冬裘夏葛 肥马轻裘 膏粱锦绣 冠冕堂皇 侯服玉食 锦衣玉食 席丰履厚
观察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发现服饰的描述并不是单一出现的,或者两类服饰共同出现,或者服饰与“马”、“食”等事物一同出现来描写达官贵人充裕的物质生活。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这类成语极少有贬义色彩,它们大多只是描绘生活情况,不带有主观褒贬倾向。
(三)与官场相关的服饰文化:
为官者的服装在成语中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的,例如:
白衣秀士 峨冠博带 冠冕堂皇 袍笏登场 披发左衽 拖紫垂青
这类成语在之后的服饰分类中会有更加详细的阐述。
三、就成语中的服饰分类漫谈中国古代服饰特点
要从成语的视角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首先要以服饰为切入点对这些成语进行细化分类:
(一)根据服饰本身面料的不同:
从所有有关服饰的成语中筛选,我们大体可以发现以下几种制衣面料:
布:“布”现在一般是制衣材料的统称,但在古代含义有具体化倾向。例如“齑盐布帛”,“布”是指棉织品的意思。
裘:“裘”是大衣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成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仅次于“衣”,例如轻裘缓带、集腋成裘等等。这个词的高频出现也体现了它作为古代服饰的常用面料,应该是古人驱寒保暖的重要途径。
葛:“葛”是指葛麻做的衣服,这个词出现在“冬裘夏葛”中,与“裘”相对,适用于夏日,可见是单薄透气的面料。
锦:“锦”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衣锦还乡、膏粱锦绣等。“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是一种上乘面料,“锦绣”就是精美华丽的丝织品的意思。
帛:“帛”是丝织品的意思,见于“齑盐布帛”,从释义上可见“锦”应该是“帛”的一种。
麻:“麻”在成语中出现了两次,即“披麻戴孝”和“披麻救火”,都是指粗麻布孝服和麻绳。
褐:“褐”在成语“被褐怀玉”中出现,泛指粗布衣服。
纨: “纨”是指细绢,何为“绢”?一种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因此“纨”应该也是“帛”,这个词出于“纨袴子弟”这一成语。
(二)根据穿者身份地位的不同:
从成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服饰具有身份地位的辨别作用,或者说标志性作用,衣服的品质是身份地位的外现。在这一点上特别体现为官员与平民的服饰差异。
古人常用“布衣”一词,布衣,即布做的衣服,古代为平民所穿,故借指平民。反之,在服饰层面,平民大多用“衣”来指代。
而在生活上、官场上,王公大臣们的服饰就非常绚丽多彩了;
在生活上,冬裘夏葛,肥马轻裘,膏粱锦绣,侯服玉食,锦衣玉食,席丰履厚,物质充沛为基础的生活,服饰质量很高,冬暖夏凉,采用“锦”等高品质柔软舒适的面料。
在官场上,有以下几个成语典型地描绘了官场服饰:
峨冠博带:这个成语是说头戴高高的帽子,腰系宽大的衣带,形容儒生或士大夫的装饰。士大夫们“冠”高“带”宽,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身份特征。
冠冕堂皇:“冠冕”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礼帽。这个成语和“峨冠博带”都体现古人重视帽子的挑选,而且往往是知识分子才戴的,平民一般不使用。
袍笏登场:“袍”指古代的官服。“笏”即音户,古代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手板。这个成语描绘了朝廷之上的服饰文化与特定礼仪,而且是中国独有的官员们议论政事的穿着规范。
披发左衽:衽,衣襟。左衽,衣襟向左掩。这个成语展示了一个衣领的地域文化,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而中原一带人民则右衽穿衣。这里“左衽”暗指外族入侵。
拖紫垂青:和“袍笏登场”一样,“拖紫垂青”展现的也是朝堂之上的官场服饰。拖,下垂。紫、青:古代高官系印用的绶带颜色。汉制规定:诸侯为紫色,公卿为青色。这一成语是有时代特征的,展现了汉代官场服饰的颜色象征。
(三)根据服饰用途的不同:
衣:“衣”一般是泛指服饰的,但组成新词时,就具备特定含义,如“白衣”,“白衣秀士”是指尚未取得功名官位的读书人。这时,“衣”和“布”的功用就相似了。
衫:衫,上衣(注:“衫”的组成部分:袖、襟;袖:衣袖,如“长袖善舞”;襟:衣襟,如“掣襟露肘”)。“衫”见于成语“不衫不履”。
冠:“冠”即帽子,“冠”在古代被士大夫及儒生所重视,它在成语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如峨冠博带、衣冠楚楚(衣冠齐楚)、张冠李戴、正冠李下、怒发冲冠等。
带:这里的“带”指腰带,王公贵族的衣服常常是一袭拖到脚上方(就是后面所说的“袍”),因而衣带成为他们重要的配件。“带”见于成语“峨冠博带”、“轻裘缓带”、“衣不解带”。
履:“履”是鞋子。见于“不衫不履”。这个词出现得很早,(秦)《吕氏春秋》中便有“郑人买履”的故事。
屣:“屣”也是鞋子的意思,见于“弃如敝屣”。
袍:袍是指古代的官服,见于“袍笏登场”,袍: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四)关于制衣工序:
体现制衣工序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
青出于蓝:《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可以用于制做靛蓝染料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个词语某种程度交代了染料的形成,是制衣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服饰中颜色的象征性密切相关。
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这个成语介绍了织布工具的细节结构,描绘了织布技术发达后制衣程序的新画面。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战国)《墨子•鲁问》:“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面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从先秦时期,人们便开始剪裁衣服,至今人们仍然必须这么做,这是制衣文化历史最悠久的步骤之一。
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这里“裁”便和“量体裁衣”的过程一致。
还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成语可以侧面体现古人服饰的制作,即“天衣无缝”。天衣:天上神仙穿的衣服。(宋)《太平广记》卷六引《灵怪录•郭翰》:“……翰问之,谓翰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这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侧面说明当时人们制衣以针线缝制为主,并且针线的产生必然在宋以前。
四、成语中服饰的年代特征
成语中服饰体现的年代分期是明显而又复杂的,这里仅列出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布衣
以“布衣之交”为例:此成语最早可见于西汉的《战国策》和《史记》,《战国策·齐策三》云:“卫君与文布衣交。”三国时期诸葛亮名篇《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既可指平民之间的交往,也可指显贵者与平民之间的交往,可能因为其借代性质,相对于其他一些典型的古代服饰,它的出现还是比较晚的。
(二)长袖
以“长袖善舞”为例:(战国)《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衣服的袖子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当然这也体现了古代人的审美特征。由此可见,“长袖”之风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三)裘
不管是“冬裘夏葛”,还是“肥马轻裘”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东不裘,夏不葛。”“裘”是由动物皮毛制成,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非常原始的,它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袍
见于成语“袍笏登场”,《论语》云:“衣敝縕袍”,可见“袍”不仅在古代服饰中地位很高,而且这一服饰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
(五)冠
以“衣冠楚楚”为例:《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诗歌又是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的,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冠”是中国古代最悠久的服饰之一,但是“冠”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非必需品,就能这么早出现,必然是文化发达的产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从先秦时期就非常发达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