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 我来答
百度网友3f9290d
2019-04-09 · TA获得超过22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54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60.5万
展开全部
性、命二字,在晚唐以来的内丹学中,被作为内炼的纲要,并有其独特的解释。性,指人心的本性或“本来面目”。在道书中,性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天心、道、天命之性、本来一灵、一点灵光等别名。

命,指属物质身体方面的气、元气。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性、命实际上是神气的代称。《玄宗直指万法同归》谓“道在太极前谓性”“炁之付物之命。

宋元以来的内丹书,对性、命道、太极,性与命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哲学探讨。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始的道、太极是个人性、命之本。

在性命双修的方式、次第上,宋元以来的内丹派大抵有三种主张:

第一种主张,先命后性,从炼化精气入手,循序渐进,不可躐等。这是南宗一派的基本倾向。如翁葆光《悟真篇疏》强调“了性了命,循序各修,性命俱了,方能双融”。《青华秘文》说:“先性则难用功,先命则有下手处。”所谓先命后性,是从钟吕系传统内丹法则入手,守窍调息,依次炼精炼炁,至炼炁后期及炼神阶段,则参禅宗,了彻性源。

第二种主张,先性后命,此乃北的基本路线。先性后命,即先澄心遣欲,识心见性,至见元性后,再炼化精炁。

第三种主张,是从性命一体、性主命从的观点出发,认为只要了性,便会自然了命,未必要专门去修命。如《玄宗真指万法同归》卷二谓“从性宗入者性为主命为应,从命宗入者,命为主性为应”,认为两种途径皆可,都是性命双修,不过是分主从罢了。

性、命,原为先秦儒学的重要范畴,性,个人心理、精神方面的禀赋、个性;命,天命,即天的给予或决定、命令。《周易参同契》述内外丹修炼,有“养性”“延命”之语,以后炼养一类道书如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以“性命”指人的生命。《太上老君内观经》解释说从道受生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
21岁的阿乡
2019-04-09 · TA获得超过6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8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89.7万
展开全部
性命双修”的普遍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道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互渗互动,相得而益彰。虽然正式出家的道教信徒为数不多,但道教文化远远超出教门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和普通民众。例如从信仰的层面说,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东岳大帝、真武大帝、关圣帝君等,既是道教的崇拜物件,也是中国民间普遍祭祀的高位神灵。从文学艺术的层面说,道教仙话,如黄帝铸鼎、八仙过海、老君炼丹、吕祖点化、邱祖济世等,均成为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也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从修道炼养的层面说,道教的炼养与中医密不可分,它的内丹功法衍生出成百上千种气功功法,流传在社会上,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做出积极贡献。道教根植於中国社会肥沃的文化土壤,这正是它的生命力能持久的原因所在;把道教文化的合理内核推广到社会民间,也是教内外道教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道教文化中最具有现实价值并能济世利人的内容,便是它的养生文化。除了它的医药学具有较强专业性质以外,它的内丹学中能够治病强身、净化心灵的部分功法,经过重新解释,显露其普遍价值,比较容易普及於社会,对於民众的身心健康会有莫大补益。我以为内丹功法的炼养原则,即性命双修,是一种普遍性原则,不仅是道教徒的炼养要旨,也应该成为一切追求健康人生的人们的炼养要旨。 三、按照道书的说明,性是指人的灵明慧觉,命是指人的气血生身,性即是心性,命即是生命。《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性命说》)陈撄甯大师说:“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可谓既深刻,又生动。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 内丹家无一不主张性命双修,也就是既重视心理的炼养,也重视生理的炼养,只是在先后次序和比重上有所差异而已。 四、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佛、道三教。儒家追求成圣,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从早期的情况说,儒家注重修养道德人格,佛教注重解脱人生痛苦,两家皆偏重於心性,而忽略於身体;道教则偏重於健身长生之道,而忽略於心性。后来道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学说,又发扬了自家传统的养生学说,遂形成性命双修的炼养理论。性功是道教与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不讲命功,不是道教。陈撄甯大师认为,仙学乐生、贵生、重生、追求长生,所以它是生本主义,这正是道家仙学最具特色的地方。他认为性命相依,命为重。他用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充满光辉。 五、道教关於性命双修的理论,就其一般原则而言,既可以用於道教信众,亦可用於世俗人群,既可以用於古代社会,又可以用於现代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非教徒和现代人更应该重视性命双修,因为现代社会相当数量的人,性与命两个方面都出现严重的病态,如不加以解决,将危及人类的身心健康。心性生命即精神生命方面的病态主要是缺乏信仰和理想,趋向功利实用和短期行为,生活日益浅薄化和狭隘化。形体生命即生理生命方面的病态主要是环境恶化、不良嗜好以及过度享受造成生理损害、生命力脆弱和恶性疾病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固然要靠环境改善,同时也要靠人的主观修炼,并且去改造环境。若多数人懂得并且去努力实践性命双修,人生与社会的健康化进程会大大加快。 六、性命双修作为一种普遍性原则的要点有: 1.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时并重。不但要追求强壮体魄,也要追求健全的心理素质,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两个方面都得到活泼的发展,这才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性命圭旨》的说法是:“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 2.以生理变化心理,以心理变化生理。体弱多病者先从命功入手,炼精化气,去病健身,然后心神安定,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提高精神境界。心理脆弱或行为不良者,则先从性功入手,炼己筑基,排除私心杂念,调整平衡,提高追求层次,开拓心胸情怀,然后配合服药和炼气,性能得到良好的效验。性功与命功可以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侧重,但要互相带动,共同长进。 3.性命双修要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内丹家有“初关、中关、上关”之说,有“得窍、炼己、和合、得药、脱胎”之说,有“先摄心修性,次炼化精气修命,最后粉碎虚空”之说,要不出初级、中级、高级三大阶段,次弟而上,不可躐等。无论心灵的净化、境界的提升,还是气血的调适、体质的强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勤学苦练,长期坚持,不断体悟和反省,才能渐入佳境。当然渐中有顿,这是自然得来,不可强求。 4.性命双修是一个综合的修习过程。它至少包括以下几项活动: ①①理性认识活动,读书、请教、反省,对於自己的状态和追求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清醒认识。 ②①道德修养活动,树立远大思想,养成利他习惯,协调人际关系,增强仁爱之心。 ①①形体锻炼活动,包括治病、气轼、运动、营养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制度等,不必求难贪高,只求简便易行,适合自己。 ①①社会实践活动,内丹家强调“内外双修”、“功行两全”,不仅要修性功、命功,还要利物济生、苦己利人、参与社会、积累功德,使性命双修在社会生活中见到实效。以上几项活动事实还是结合在一起,彼此穿插进行的,不可机械分割。 ①①作为教外之士,很难理解和体会内丹家的具有宗教神秘性的高级修习状态,但一般人仍然可以从性命双修的理论中吸收做人、做事和健身的生命智慧,使人生变得更健康、更美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鱼儿KvX7M

2019-04-09 · TA获得超过16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7%
帮助的人:373万
展开全部
男的命和女的命,人人的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应元思og
2019-04-09 · TA获得超过3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万
展开全部
 首先说什么是“性”“命”。
  周易正义说:性者天生之质,命者人所秉受。
  说实话,我不想引用这些文言文,可是总得给自己的话找个出处,没办法。大家要是不喜欢,可以跳过这句。我用个小例子来说明。
  好比说,植物生长,他们的趋势都是向阳光的,花草树木都是越长越高,这个就是“先天的”,可以称为“性”;当我们去仔细观察的时候,会发现每个植物都会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因素,生长的形状不一,枝枝杈杈各不相同,这是“后天的”,叫做“命”。
  三
  人也一样啊,每个人都有个“本来面目”,就是“性”,一辈子有没有去找这个“本来面目”,找到什么地步,这就叫“命”。
  儒家讲“天命之谓性”,佛教讲“明心见性”,老子说“道”(人应该怎么做)“德”(你实际做的什么样),不都是这个意思吗?
  看见一个小孩在井口上,人所生出的恻隐之心,就是善的本性;你上去是救他,还是去推一把,这个后天的决定,就是命的范畴。
  四
  所以易传上有句著名的话:“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今天人来看,大部分人是理解不动的。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然后完善自己的命,使之符合自己的本性”。
  这个也就是学习易经的意义所在。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是善的,而且大部分人的先天的本性都是善的,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慢慢发生了变化。有的人趋于善的本性,有的人反之。
  (什么?这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吗?)
  五
  前几天,小哥的一个朋友来诉苦:为什么我的运气那么差?刚刚错过了一次机会,少赚了多少钱!
  讲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他经常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否则他也是马云,也是王健林。而且他认为,马云、王健林之所以成功了,都是因为运气好。
  小哥是这么跟他说的:成功的人固然运气不差,但是一定是有实力的,二者兼而有之;而不成功的人呢,要么是没有运气,要么是没有实力。我也没有成功,但我认为是自己实力不够,而你认为是运气问题。这也就是为啥我没有烦恼,而你有烦恼的原因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