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
考研历史,历史考研专业是不是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然后中国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向?...
考研历史,历史考研专业是不是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然后中国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向?
展开
10个回答
2008-09-18 · 知道合伙人养生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2009年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
2008-8-8 13:54
一、考试结构分析
2009年历史考研大纲和2008年的相比,基本没什么变化, 只是在附录部分增加了200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内容,考生可以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来揣摩和把握今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从而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9年的考生有了两年的真题和参考答案就可以分析和总结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这相对于2008年的考生来说,又增加了很多优势。因为2009年历史学考研大纲的考查范围和2008年的一样,这样2008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的考查重点和难点无疑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这为考生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2009年的历史学考研大纲删掉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分析的内容,也没有增加2008年考试分析的内容。因为2009年是历史学统考的第三年,很多考生对统考的概念也清楚了,心理的恐慌也降低了,而且有2007、2008年两年的真题,考生对考研的要求也能把握住了。
2009年考研历史学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仍然沿袭了2008年的形式,试卷内容结构和试卷题型结构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试卷题型结构仍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和简答题。其中简答题占的比重仍然很大,总共4个题,120分,占试卷总成绩的40%. 在试题容量上,各科所占比例和2008年的一样,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两者约占60%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占约40%的内容。
二、考查范围
2009年大纲在考查范围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自在情理之中,反映了考试中心专家在经过去年的实践后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与反思,发现2008年的考试难度和大纲范围适合大部分的考生,也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查意义。新的历史学考研大纲体现了历史学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考生的历史学基础的基本要求,也能体现出对考生公平和规范的原则。
2008年历史考研的难度比2007年有所增加。这就是说,2009年考试的难度和2008年的应该差不多,不会像2007年难度那样低,因为2007年是第一年统考,命题总体表现得比较谨慎,紧扣《考试大纲》,相对而言没有偏题、怪题、难题,重点集中在基本知识点和对考生基本功的考查上。而2008年的考题明显比2007年的难度偏大,由此可见,2009年历史学考试的难度不会比2008年的难度低。
根据2008年的考试真题,我们可以看出,难度上应该不会太大,考生仍要以基础为主,兼顾透彻和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紧扣大纲,平时多练习中等难度试题。大纲里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都要认真掌握,把基础打好,同时要把握住重点,为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做好基础。考生可以参考去年的考题,对自己的实力做个大致的了解。
2009年的大纲没有大的变化,说明各大高校也比较认可2008年的考试难度和范围。现在各大高校对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招生状况没有明显的增加,而考生的总报名数在上升,各大高校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考试的难度来满足自己学校招生的规模。各大高校在选择考生的时候往往更注重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考查的重点,重点知识是材料分析和简答题考试的重头戏。考生复习的时候更要明确范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按照大纲的要求范围来复习,针对性会更强!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2009年中国古代史的比例及重要地位
历史学专业综合考试试卷满分是300分,考试时间是180分钟。答题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在整个历史专业综合考试中,中国通史占50%,其中中国古代史占30%,也就是90分的内容,这个分值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史的分值占了中国通史的60%,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比起来,它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而且中国古代史在大纲中只有八章的内容,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是十五章。由此我们更加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史是内容少而分量重,必须好好把握,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复习。
二、对2009年中国古代史大纲调的宏观分析
2009年新大纲出现以后,对2008年和2009年历史考研大纲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9年中国古代史大纲没有任何变化,这可以看出,2008年历史考研大纲的考试范围和难度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很适合,这也是以后大纲范围的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各大高校在选择考生的时候往往更注重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考查的重点,重点知识是材料分析和简答题考试的重头戏。因为2009年和2008年中国古代史的大纲没有明显的变动,考生复习的时候更要明确范围,不在大纲范围内的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关注了,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按照大纲的要求范围来复习,针对性会更强!
三、对2009年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点解析及考点分析预测
(一)首先,对2008年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及考题的分析
今年是历史学实行专业综合考试的第三年,从去年的考题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去年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就中国古代史来说,大纲里总结出了八个点:分别为,一、中国历史的开端;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五、魏晋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辽、西夏、金、元;八、明清(前期)。从2008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考试题和大纲的联系比较紧密,出现的考题一般都在大纲的范围内,没有太难太偏的题出现。考的内容也都是大面上的,不像统考之前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的时候出现一些很细节的题,让人无法把握。
从出题形式和内容来看:
2008年选择题方面,选择题一共是20个,而中国古代史占了5个,占了总选择题的四分之一,出题范围涵盖整个中国古代史。出题的难度可以看出,都是可以从教材里直接找到答案的。这就很明显看出,一定要把基础的知识点都掌握好,这样才不会在选择题上失分。
名词解释出现两个,第一个是夷陵之战,第二个是“三饷”加派。史料分析题一个,综合性比较强,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里面很重要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一直是考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统考之前,很多学校都把对九品中正制的考查作为重点,无论是简答还是论述还是材料分析,这个考点一直被关注。由此可见,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是考生必须认真做好的工作。对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好笔记。这样冲刺阶段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翻教材的时间。
简答题一个,考查的是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这是大纲上的要求范围内的,是重点知识,对很多考生来说很好把握,所以比较简单,在答题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失分的现象,因为很多教材和海文历史辅导班老师的讲义上都有明确的答案。只是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面,该得的分一定要得分。像这种类型的简答题30分,要做到拿到最好的成绩。
(二)对中国古代史2009年重要知识点分析及考点预测
1、考试方向的总预测
上面我们分析了2008年的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和考试真题,并对两者的联系做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学专业综合考试出现后,新的考题更加注重大面上的东西,不会出现很偏的题,尤其是在简答题方面。2009年历史考试的难度和去年相比,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所以2009年太难太偏太无法下手的考题一般不会出现。大家只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的基础知识点,选择和名词解释题方面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材料分析题一直是考生觉得比较难把握的题型,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只要把基础和重点知识掌握好了,材料分析题也是可以很容易得分的。比如,2008年的材料分析题,我们可以看出第三问里问到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和影响,我们就可以猜测出,第一、第二问的问题也肯定和九品中正制有关,所以答题时的总思路就会出现。简答题出的一般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所以要分清主次,把握住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去年的出题来看,像行省制度这样重要的制度是最容易考查的,一定要重点掌握。这样的题在往年各个学校自主命题时就经常考到。所以在准备2009年历史考研的过程中,可以参看往年一些重点学校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考试真题。对于把握大方面和重要方面的知识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都可以拿来看一下。
中国古代史在综合考试中占的比重仍然为30%,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所以今年在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方面,应该在出题量和具体题型占多大分值上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具体请参照上面分析的关于2008年真题里各个类型的题所占比重)应该指出的是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都是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政治制度要好好把握。
2、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分析及考题预测
因为2009年和2008年中国古代史的考研大纲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所以很多考生按照2008年的大纲来复习是很好的,没有白费功夫。大部分的考生都是先从复习中国古代史开始复习的,所以可以值得肯定的是,考生继续按照原来的复习计划复习就可以。
重要知识点分析:
(1)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这是秦朝时期很重要的内容,有可能会出现简答题。
(2)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汉朝有很多政策和制度是继承了秦朝的,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创新,要注意比较。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时期,和贞观之治同等重要。对于文景之治时期采取的措施及历史意义要好好掌握,最好把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作个比较,可以从背景,具体政策,措施,意义方面来比较。
(3)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在位时的政策和措施要掌握,并且要掌握对汉武的的评价。评价的时候要客观,公正,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评价。
西汉的强盛要注意和唐朝和康乾盛世做比较。这是一个很大面的题,出现简答的机会比较大。而且这是一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在综合复习的时候进行整理,尤其是在初步复习完整本书后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下一些大的方面的总的相通性和相异处。
(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这两个名词解释,第一个是关于战争的,第二个往往很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没有当作重点去把握,所以很多考生反应比较难。以往考试中战争类型的题不容易在名词解释里出现,但是2008年的名词解释里出现了这样的题,我们要提高警惕,这些我们平时忽略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在大纲里的内容,我们都要掌握,不能掉以轻心。
王莽改制是历史上一次很重要的改制,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到什么程度,具体有哪些表现要记住,最后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因为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还有很多很细节的原因,需要在结合具体措施具体来分析。王莽改制的内容也很重要,要熟记!很多学校往年考过王莽改制的内容,失败原因和背景!
(5)魏晋南北朝
这时期的内容可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时间大家自己掌握。但是并不代表这部分的内容不出题。出一些细节上的题还是很有可能的!
(6)隋唐五代
这是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很多重要历史制度。采取了很多重要的政治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也发生了安史之乱。需要仔细复习,重点复习。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是重点内容,要和文景之治进行比较,上面已经说过,不再罗嗦!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也要好好掌握!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两税法是历史上一次很有名的税法改革。对于背景,内容,意义一定要完全记住!关于这个知识点,很容易出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7)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要熟记!最有可能出简答题,关于元的统一及影响,往年很多学校出过大题!
(8)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这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经在简答题里出现过,2009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该属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制度,要重点掌握。
(9)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户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还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大纲里面都有,在此不做仔细分析,有机会和大家继续讨论,给大家提供更多参考性意见。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好好把握。
四、参考数目解读
1、《中国古代史》,朱邵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古代史方面比较权威的书,一般往年中国古代史考研中很多学校的参考书里都会出现这本书的名字!以往有桔黄色皮的是三本,分上中下三册,小本的!但是现在书店里新版本的一般是大卷本。大卷本的价格比较贵,但是看起来舒服!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大家看大卷本的。
2、《国史大纲修订本(上、下册)》,钱穆,1999年9月商务印书馆
此书在主旨和学术上为同辈学人著作之冠。书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及各时期的特点的阐述在中国史学界影响很大。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国史大纲》将中国历史从唐、虞之际到清末民初,以朝代更替为经,学术兴衰为纬娓娓道来,颇多创建。但是这本书往往是竖体,繁体,看起来不会太省心。
3、《中国古代史纲要》上下册,剪伯赞,人民出版社
大体按照编年加记事本末的体例,适当照顾专题,注重前后贯通,史实的考辩很严谨,观点性不特别突出,这是它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深度的内容和学术争鸣、学术动态,则有赖于参考资料选和参考论文选来提供。
4、《中国古代简史》,张帆,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该书是为大学公共选修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编写的教材,在1997年获得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由多年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公共选修课的张帆独立撰著。
5、《中国古代史纲》1991年修订(上、下)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比较简单明了,看起来会很舒服,上面有很多名词解释都是可以作为答案的!比如卫所制度,八旗制度等。有时间的话可以先翻一下这本书。因为它很好读,就是大面上的内容,不会抠的很细致化,语言也通俗易懂!
还有很多关于古代史方面的参考书,就不一一列举了!上面列的一些书都是非统考时各个高校经常用的参考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把哪本作为重点,哪本作为辅助。
五、出题重点
精心研究07、08年历史考研真题,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命题中存在“偏古薄今”的现象。
09年历史考试中,中国古代史地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动摇。07、08年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各占10分,名词解释07年占30分,08年占20分,史料分析各占30分,简答各占30分。07年中国古代史占100分,08年占90分,估计09年中国古代史的分值会在90——100分之间。
中古古代史的分数维持在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考试重心所在。从两年的真题可以发现,先秦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如果出题,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秦汉部分要特别注意,07年出了一道选择题,一道名词解释,虽然08年未考查这部分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在古代史中却是比较重要的,今年有出大题的可能;魏晋和隋唐出题以交叉的形式出现,07年隋唐的考查分值占42分,08年魏晋占44分,没有考查隋唐的内容;风水轮流转,可以看出,今年,隋唐的内容又将成为考查的重点,09年很可能出大题。宋元和明清部分轮流出题,07年明清占42分,而08年宋元占32分,总的来说,宋元明清07、08年的总分值维持在44分,可见,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考查对象,将近占中国古代史总分值的一半,估计09年还会维持在这一水平,宋元部分很容易出料分析题。
下面就每一章节的出题重点做一系统分析: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文明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氏族公社、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章 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
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夏商周的社会经济一般不会考查,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第三章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有可能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不会出简答题,如有考查,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
第四章 秦汉★★★★
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容易考查它的意义;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作答。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的统治政策要全部掌握;
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简答和名词解释;
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秦汉同匈奴之间的关系及对外关系要好好了解;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
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简答题都容易考到。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章 隋唐五代★★★★★
今年将会作为重点考查。
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
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简答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最大。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09年宋朝会作为重点来考查,其中重要的知识就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元代的行省制度已经在08年的考题中出现过,所以暂时不会作为考查重点了。
元朝的民族政策要了解并掌握。
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第八章 明清(前期)★★★★★
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容易出名词解释题。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简答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户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经在简答题里出现过,2009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该属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制度,要重点掌握。
2008-8-8 13:54
一、考试结构分析
2009年历史考研大纲和2008年的相比,基本没什么变化, 只是在附录部分增加了200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内容,考生可以通过对2007年和200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来揣摩和把握今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从而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9年的考生有了两年的真题和参考答案就可以分析和总结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这相对于2008年的考生来说,又增加了很多优势。因为2009年历史学考研大纲的考查范围和2008年的一样,这样2008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的考查重点和难点无疑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这为考生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2009年的历史学考研大纲删掉了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分析的内容,也没有增加2008年考试分析的内容。因为2009年是历史学统考的第三年,很多考生对统考的概念也清楚了,心理的恐慌也降低了,而且有2007、2008年两年的真题,考生对考研的要求也能把握住了。
2009年考研历史学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仍然沿袭了2008年的形式,试卷内容结构和试卷题型结构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试卷题型结构仍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和简答题。其中简答题占的比重仍然很大,总共4个题,120分,占试卷总成绩的40%. 在试题容量上,各科所占比例和2008年的一样,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两者约占60%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占约40%的内容。
二、考查范围
2009年大纲在考查范围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自在情理之中,反映了考试中心专家在经过去年的实践后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与反思,发现2008年的考试难度和大纲范围适合大部分的考生,也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考查意义。新的历史学考研大纲体现了历史学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考生的历史学基础的基本要求,也能体现出对考生公平和规范的原则。
2008年历史考研的难度比2007年有所增加。这就是说,2009年考试的难度和2008年的应该差不多,不会像2007年难度那样低,因为2007年是第一年统考,命题总体表现得比较谨慎,紧扣《考试大纲》,相对而言没有偏题、怪题、难题,重点集中在基本知识点和对考生基本功的考查上。而2008年的考题明显比2007年的难度偏大,由此可见,2009年历史学考试的难度不会比2008年的难度低。
根据2008年的考试真题,我们可以看出,难度上应该不会太大,考生仍要以基础为主,兼顾透彻和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紧扣大纲,平时多练习中等难度试题。大纲里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都要认真掌握,把基础打好,同时要把握住重点,为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做好基础。考生可以参考去年的考题,对自己的实力做个大致的了解。
2009年的大纲没有大的变化,说明各大高校也比较认可2008年的考试难度和范围。现在各大高校对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招生状况没有明显的增加,而考生的总报名数在上升,各大高校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考试的难度来满足自己学校招生的规模。各大高校在选择考生的时候往往更注重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考查的重点,重点知识是材料分析和简答题考试的重头戏。考生复习的时候更要明确范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按照大纲的要求范围来复习,针对性会更强!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2009年中国古代史的比例及重要地位
历史学专业综合考试试卷满分是300分,考试时间是180分钟。答题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在整个历史专业综合考试中,中国通史占50%,其中中国古代史占30%,也就是90分的内容,这个分值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史的分值占了中国通史的60%,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比起来,它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而且中国古代史在大纲中只有八章的内容,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是十五章。由此我们更加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史是内容少而分量重,必须好好把握,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复习。
二、对2009年中国古代史大纲调的宏观分析
2009年新大纲出现以后,对2008年和2009年历史考研大纲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9年中国古代史大纲没有任何变化,这可以看出,2008年历史考研大纲的考试范围和难度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很适合,这也是以后大纲范围的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各大高校在选择考生的时候往往更注重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是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考查的重点,重点知识是材料分析和简答题考试的重头戏。因为2009年和2008年中国古代史的大纲没有明显的变动,考生复习的时候更要明确范围,不在大纲范围内的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关注了,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按照大纲的要求范围来复习,针对性会更强!
三、对2009年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点解析及考点分析预测
(一)首先,对2008年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及考题的分析
今年是历史学实行专业综合考试的第三年,从去年的考题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去年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就中国古代史来说,大纲里总结出了八个点:分别为,一、中国历史的开端;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五、魏晋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辽、西夏、金、元;八、明清(前期)。从2008年的考试真题来看,考试题和大纲的联系比较紧密,出现的考题一般都在大纲的范围内,没有太难太偏的题出现。考的内容也都是大面上的,不像统考之前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的时候出现一些很细节的题,让人无法把握。
从出题形式和内容来看:
2008年选择题方面,选择题一共是20个,而中国古代史占了5个,占了总选择题的四分之一,出题范围涵盖整个中国古代史。出题的难度可以看出,都是可以从教材里直接找到答案的。这就很明显看出,一定要把基础的知识点都掌握好,这样才不会在选择题上失分。
名词解释出现两个,第一个是夷陵之战,第二个是“三饷”加派。史料分析题一个,综合性比较强,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里面很重要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一直是考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统考之前,很多学校都把对九品中正制的考查作为重点,无论是简答还是论述还是材料分析,这个考点一直被关注。由此可见,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是考生必须认真做好的工作。对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好笔记。这样冲刺阶段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翻教材的时间。
简答题一个,考查的是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这是大纲上的要求范围内的,是重点知识,对很多考生来说很好把握,所以比较简单,在答题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失分的现象,因为很多教材和海文历史辅导班老师的讲义上都有明确的答案。只是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面,该得的分一定要得分。像这种类型的简答题30分,要做到拿到最好的成绩。
(二)对中国古代史2009年重要知识点分析及考点预测
1、考试方向的总预测
上面我们分析了2008年的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和考试真题,并对两者的联系做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学专业综合考试出现后,新的考题更加注重大面上的东西,不会出现很偏的题,尤其是在简答题方面。2009年历史考试的难度和去年相比,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所以2009年太难太偏太无法下手的考题一般不会出现。大家只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的基础知识点,选择和名词解释题方面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材料分析题一直是考生觉得比较难把握的题型,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只要把基础和重点知识掌握好了,材料分析题也是可以很容易得分的。比如,2008年的材料分析题,我们可以看出第三问里问到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和影响,我们就可以猜测出,第一、第二问的问题也肯定和九品中正制有关,所以答题时的总思路就会出现。简答题出的一般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所以要分清主次,把握住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去年的出题来看,像行省制度这样重要的制度是最容易考查的,一定要重点掌握。这样的题在往年各个学校自主命题时就经常考到。所以在准备2009年历史考研的过程中,可以参看往年一些重点学校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考试真题。对于把握大方面和重要方面的知识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历年考试真题都可以拿来看一下。
中国古代史在综合考试中占的比重仍然为30%,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所以今年在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方面,应该在出题量和具体题型占多大分值上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具体请参照上面分析的关于2008年真题里各个类型的题所占比重)应该指出的是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都是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政治制度要好好把握。
2、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分析及考题预测
因为2009年和2008年中国古代史的考研大纲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所以很多考生按照2008年的大纲来复习是很好的,没有白费功夫。大部分的考生都是先从复习中国古代史开始复习的,所以可以值得肯定的是,考生继续按照原来的复习计划复习就可以。
重要知识点分析:
(1)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这是秦朝时期很重要的内容,有可能会出现简答题。
(2)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汉朝有很多政策和制度是继承了秦朝的,但是也有一些自己的创新,要注意比较。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时期,和贞观之治同等重要。对于文景之治时期采取的措施及历史意义要好好掌握,最好把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作个比较,可以从背景,具体政策,措施,意义方面来比较。
(3)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在位时的政策和措施要掌握,并且要掌握对汉武的的评价。评价的时候要客观,公正,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评价。
西汉的强盛要注意和唐朝和康乾盛世做比较。这是一个很大面的题,出现简答的机会比较大。而且这是一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在综合复习的时候进行整理,尤其是在初步复习完整本书后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下一些大的方面的总的相通性和相异处。
(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这两个名词解释,第一个是关于战争的,第二个往往很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没有当作重点去把握,所以很多考生反应比较难。以往考试中战争类型的题不容易在名词解释里出现,但是2008年的名词解释里出现了这样的题,我们要提高警惕,这些我们平时忽略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在大纲里的内容,我们都要掌握,不能掉以轻心。
王莽改制是历史上一次很重要的改制,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到什么程度,具体有哪些表现要记住,最后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因为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还有很多很细节的原因,需要在结合具体措施具体来分析。王莽改制的内容也很重要,要熟记!很多学校往年考过王莽改制的内容,失败原因和背景!
(5)魏晋南北朝
这时期的内容可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时间大家自己掌握。但是并不代表这部分的内容不出题。出一些细节上的题还是很有可能的!
(6)隋唐五代
这是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很多重要历史制度。采取了很多重要的政治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也发生了安史之乱。需要仔细复习,重点复习。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是重点内容,要和文景之治进行比较,上面已经说过,不再罗嗦!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也要好好掌握!
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两税法是历史上一次很有名的税法改革。对于背景,内容,意义一定要完全记住!关于这个知识点,很容易出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7)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要熟记!最有可能出简答题,关于元的统一及影响,往年很多学校出过大题!
(8)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这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经在简答题里出现过,2009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该属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制度,要重点掌握。
(9)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户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还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大纲里面都有,在此不做仔细分析,有机会和大家继续讨论,给大家提供更多参考性意见。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好好把握。
四、参考数目解读
1、《中国古代史》,朱邵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古代史方面比较权威的书,一般往年中国古代史考研中很多学校的参考书里都会出现这本书的名字!以往有桔黄色皮的是三本,分上中下三册,小本的!但是现在书店里新版本的一般是大卷本。大卷本的价格比较贵,但是看起来舒服!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大家看大卷本的。
2、《国史大纲修订本(上、下册)》,钱穆,1999年9月商务印书馆
此书在主旨和学术上为同辈学人著作之冠。书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大势及各时期的特点的阐述在中国史学界影响很大。
《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国史大纲》将中国历史从唐、虞之际到清末民初,以朝代更替为经,学术兴衰为纬娓娓道来,颇多创建。但是这本书往往是竖体,繁体,看起来不会太省心。
3、《中国古代史纲要》上下册,剪伯赞,人民出版社
大体按照编年加记事本末的体例,适当照顾专题,注重前后贯通,史实的考辩很严谨,观点性不特别突出,这是它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深度的内容和学术争鸣、学术动态,则有赖于参考资料选和参考论文选来提供。
4、《中国古代简史》,张帆,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该书是为大学公共选修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编写的教材,在1997年获得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由多年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公共选修课的张帆独立撰著。
5、《中国古代史纲》1991年修订(上、下)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比较简单明了,看起来会很舒服,上面有很多名词解释都是可以作为答案的!比如卫所制度,八旗制度等。有时间的话可以先翻一下这本书。因为它很好读,就是大面上的内容,不会抠的很细致化,语言也通俗易懂!
还有很多关于古代史方面的参考书,就不一一列举了!上面列的一些书都是非统考时各个高校经常用的参考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把哪本作为重点,哪本作为辅助。
五、出题重点
精心研究07、08年历史考研真题,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命题中存在“偏古薄今”的现象。
09年历史考试中,中国古代史地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动摇。07、08年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各占10分,名词解释07年占30分,08年占20分,史料分析各占30分,简答各占30分。07年中国古代史占100分,08年占90分,估计09年中国古代史的分值会在90——100分之间。
中古古代史的分数维持在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考试重心所在。从两年的真题可以发现,先秦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如果出题,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秦汉部分要特别注意,07年出了一道选择题,一道名词解释,虽然08年未考查这部分内容,但是这一部分在古代史中却是比较重要的,今年有出大题的可能;魏晋和隋唐出题以交叉的形式出现,07年隋唐的考查分值占42分,08年魏晋占44分,没有考查隋唐的内容;风水轮流转,可以看出,今年,隋唐的内容又将成为考查的重点,09年很可能出大题。宋元和明清部分轮流出题,07年明清占42分,而08年宋元占32分,总的来说,宋元明清07、08年的总分值维持在44分,可见,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考查对象,将近占中国古代史总分值的一半,估计09年还会维持在这一水平,宋元部分很容易出料分析题。
下面就每一章节的出题重点做一系统分析: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文明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氏族公社、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章 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
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夏商周的社会经济一般不会考查,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第三章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有可能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不会出简答题,如有考查,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
第四章 秦汉★★★★
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容易考查它的意义;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作答。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的统治政策要全部掌握;
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简答和名词解释;
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秦汉同匈奴之间的关系及对外关系要好好了解;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
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简答题都容易考到。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章 隋唐五代★★★★★
今年将会作为重点考查。
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
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简答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最大。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09年宋朝会作为重点来考查,其中重要的知识就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元代的行省制度已经在08年的考题中出现过,所以暂时不会作为考查重点了。
元朝的民族政策要了解并掌握。
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第八章 明清(前期)★★★★★
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容易出名词解释题。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简答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户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经在简答题里出现过,2009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该属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制度,要重点掌握。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六个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时期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大发展,从而引发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公元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虽加重了人民的灾难,但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和儒家思想对后世和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
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秦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两汉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西汉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但封国已是地方行政单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拓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快,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活跃起来。
丝绸之路开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有了提高。秦的统一和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有了重要发展。出现了很多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绚丽多彩,史学、哲学成就辉煌。此时,佛教传入,道教产生。这些,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中原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当地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出现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第四阶段:隋唐(581年至907年)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举措。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所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恩威并用,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活跃,超过以往各代。统一局面的实现、统治政策的调整,民族交往的扩大,使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隋唐文化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法、绘画成果卓著。
第五阶段:宋元(907年至1271年)
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没有完成全国性的统一。辽、夏、金、蒙与汉族建立的宋,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伐,但也有和平共处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边疆地区都迅速封建化。
元的统一并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科技有突出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此时。宋词、话本、元曲、史学,是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
第六阶段: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年至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代取消丞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清代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清初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势力的束缚和阻碍,成长十分缓慢。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中国进行了有效的抵抗。
从整体上看,主要实行封闭、落后的闭关政策。元明清的科技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承古萌新,但与西方渐有差距。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思想领域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小说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六个时期。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时期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大发展,从而引发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公元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虽加重了人民的灾难,但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和儒家思想对后世和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
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秦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两汉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西汉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但封国已是地方行政单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拓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快,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活跃起来。
丝绸之路开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有了提高。秦的统一和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有了重要发展。出现了很多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绚丽多彩,史学、哲学成就辉煌。此时,佛教传入,道教产生。这些,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中原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当地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出现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第四阶段:隋唐(581年至907年)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举措。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所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恩威并用,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活跃,超过以往各代。统一局面的实现、统治政策的调整,民族交往的扩大,使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农业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繁荣。隋唐文化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书法、绘画成果卓著。
第五阶段:宋元(907年至1271年)
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没有完成全国性的统一。辽、夏、金、蒙与汉族建立的宋,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伐,但也有和平共处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边疆地区都迅速封建化。
元的统一并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科技有突出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此时。宋词、话本、元曲、史学,是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
第六阶段: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年至1840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代取消丞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清代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清初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势力的束缚和阻碍,成长十分缓慢。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中国进行了有效的抵抗。
从整体上看,主要实行封闭、落后的闭关政策。元明清的科技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化承古萌新,但与西方渐有差距。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思想领域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小说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新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因为你是跨科考研,建议你一开学就应该通读两大通史,即中国史和世界史。我是历史学专业的,这些书加起来一共有11本。不过不要害怕,让你看完,只是有了解,后面复习有专门的辅导教材。
11本教科书是:
《中国古代史》 上下 朱绍侯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上下 王桧林主编 高教版
《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李侃著 中华书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本基本可以不看,因为当朝人不考当代史
《世界史》六卷本 齐世荣 、吴于廑主编的比较好 高教版
参考书目:
推荐你看仝晰刚:《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历年真题解析》+《题型练习与全真模拟》山东大学出的。
这是历史考研的宝典,我是历史专业的,今年考研,《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包含了专业课所考的80%的知识。另外,今年历史考研还添加了一些历史专业的名词解释,你要了解研究历史的名家名作,挺有帮助
考研学校:
分为A区,B区,C区。
A区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
另外,这些省份里还包括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
B区包括陕西,重庆,四川
C类包括广西,贵州,新疆,西藏,内蒙,甘肃,宁夏,青海,云南等
最好建议你考A 或B类,因为考研完了可以调剂,从高往下好调,从下往上不好调。
告诉你一些我知道的好学校:
宋史 :河北大学
隋唐: 山西师范大学
古代史:北大,北京师范,西北大学
近代史:湖南大学,南京大学
美国史:武汉大学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好好复习吧
加油!!!
11本教科书是:
《中国古代史》 上下 朱绍侯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上下 王桧林主编 高教版
《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李侃著 中华书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本基本可以不看,因为当朝人不考当代史
《世界史》六卷本 齐世荣 、吴于廑主编的比较好 高教版
参考书目:
推荐你看仝晰刚:《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历年真题解析》+《题型练习与全真模拟》山东大学出的。
这是历史考研的宝典,我是历史专业的,今年考研,《历史基础学辅导全书》包含了专业课所考的80%的知识。另外,今年历史考研还添加了一些历史专业的名词解释,你要了解研究历史的名家名作,挺有帮助
考研学校:
分为A区,B区,C区。
A区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
另外,这些省份里还包括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
B区包括陕西,重庆,四川
C类包括广西,贵州,新疆,西藏,内蒙,甘肃,宁夏,青海,云南等
最好建议你考A 或B类,因为考研完了可以调剂,从高往下好调,从下往上不好调。
告诉你一些我知道的好学校:
宋史 :河北大学
隋唐: 山西师范大学
古代史:北大,北京师范,西北大学
近代史:湖南大学,南京大学
美国史:武汉大学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好好复习吧
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初试:考三门。1、历史学,通史(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20道选择题,每题2分;8道名词解释,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题30分;4道简答题,每题30分。时间会足够的,不用担心。2、英语。3、政治。英语和政治是公共课,这里不多说了。 复试:1、笔试:你所报的专业内容;2、面试:英语口语和专业问题提问。 顺便提供历史考研的复习方法: 对于第一轮复习,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建议把教材(也就是大学课程的那些教材)通读一遍,积累一些基础,特别是对跨专业的同学。 如果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的话就找来《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07年的也行。先把这本书的目录背下来,因为目录就是线索。然后把整本书看熟,甚至背下来,特别要留意一些很小的知识点,考试有时很变态,专门考你没注意到的。注意,考试的时侯讲究的是你能写多少东西而不是你知道多少东西。所以在背书的时候要注意把得分点背下来(时间、地点、人物或时间的主角、内容概要、意义),答题的时候这些就是得分点,非常关键。吃透了这本书基本上你考研历史就十拿九稳了,希望你能坚持。 当然,准备考试不是单一的,也要配合复习以及跟英语政治的复习来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建议你找找高考专题复习资料看看,还有就是做真题。你可以上网买一些名校的真题或者买一本《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2009年的也行。不光要看,还要背。你什么都懒都可以,千万不能懒得背书,没人敢说自己基础有多扎实的。许多高中学历史的同学都以为自己基础很扎实,但是考出来的成绩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 第三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了,看熟题和之前背过的东西。 最后再赠你四点:第一,要跟同学交流,互相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和学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既然决定考研了就要一心一意准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着找工作。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暗示自己不骄不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第四,安排好复习时间,合理搭配英语政治的复习,及早做好安排,并严格执行。 祝你考研成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以问一下你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建议。我就是先定好了一个专业,然后去网上查的对于这个专业而言哪个学校是最好的。然后就再找找看这个学校历年的资料什么的,对考研应该多少有些帮助的啊。
首先,大家应该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研究侧重与专业水准比较。我们可以从一些表面现象上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或者一个导师一年只招收一至两名研究生。而有些院校的导师一个人可能会带几十个研究生。这些现象与数字都会反映出该院校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水准的某些方面。
其次,还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居于前位,选择考虑那些比较知名的院校当然是首先,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因为考研毕竟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建议那些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也可以考虑、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确定方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详尽收集并分析目标院校及专业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好高骛远。
2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首先要看招生单位的往年录取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最后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1、选择本校还是外校?
其实凡事都有利有弊,当利大于弊时,就是你应该选择的。在报考本校还是外校的问题上,还是要根据考生本人实际情况,以及所掌握的信息为主。报本校信息往往较畅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度大。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可能在所报考院系课题上折戟沉沙。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毕竟在这个学校上了四年的学,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其他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了解相关信息。
2、那种院校类型是适合你的?
一般来讲,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总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又有文化底蕴;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校园文化。
以上几类院校,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题、录取规则,重要的是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倾向于钻研还是应用,一旦认识了自我,再抓住这些院校的录取规则,选择并不是太难。
比较好的考研公共课参考书有:
《写作160篇》第一本考研英语话题写作
《考研真相》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难句图解(注重基础)
词汇:星火的词根+联想+图解
《阅读基础90篇》考研英语阅读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
全
希望可以帮到你!
首先,大家应该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研究侧重与专业水准比较。我们可以从一些表面现象上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或者一个导师一年只招收一至两名研究生。而有些院校的导师一个人可能会带几十个研究生。这些现象与数字都会反映出该院校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水准的某些方面。
其次,还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和能力都居于前位,选择考虑那些比较知名的院校当然是首先,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因为考研毕竟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的。建议那些经济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也可以考虑、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确定方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详尽收集并分析目标院校及专业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好高骛远。
2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首先要看招生单位的往年录取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最后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1、选择本校还是外校?
其实凡事都有利有弊,当利大于弊时,就是你应该选择的。在报考本校还是外校的问题上,还是要根据考生本人实际情况,以及所掌握的信息为主。报本校信息往往较畅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度大。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可能在所报考院系课题上折戟沉沙。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毕竟在这个学校上了四年的学,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其他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了解相关信息。
2、那种院校类型是适合你的?
一般来讲,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总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又有文化底蕴;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校园文化。
以上几类院校,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题、录取规则,重要的是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倾向于钻研还是应用,一旦认识了自我,再抓住这些院校的录取规则,选择并不是太难。
比较好的考研公共课参考书有:
《写作160篇》第一本考研英语话题写作
《考研真相》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难句图解(注重基础)
词汇:星火的词根+联想+图解
《阅读基础90篇》考研英语阅读
《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
全
希望可以帮到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