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为什么不在战机上安装武器来应对咬尾敌机?
因为太平洋战争期间,战机制造水平不高。战机的负重有限,所以不能够装载重型武器。而且大规模空战中,在机尾装上武器容易伤到友军。
1,负重不足
二战时期全球的战机水平几乎在一个档次上,当时基本上都是喷气式战机,或者是活塞式飞机。这些飞机和现在的飞机不一样,他们的动力是严重不足的。既没有新型能源也没有新型的引擎。一架飞机的导弹装载量是有限的,一般都是四到八颗导弹。如果要在机翼的后方装上武器的话,就需要拆卸掉一定量的导弹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但是在战斗中,机枪的射程在高空并不远,更何况空战一般都是超视距解决战斗。两架飞机之间看着近,但实际距离最起码有几十到近百公里,所以说一个射程几公里的机枪根本打不到对面的敌机。一般战斗还是需要导弹。
2,战斗机的机身比较小
二战时期的战斗机机身很小,而且他带前面的航炮是固定的。飞机想要击落敌机,必须要靠飞行员控制飞行方向才能瞄准。所以即使在机尾装上武器,也不能帮助飞行员击落后面的战机。不然就会出现顾头不顾尾或者顾尾不顾头的现象,再说,如果导弹向后发射根本是无法瞄准的。
综上所述,之所以不在战机的后面装上武器,实在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在超视距空战中凭借的并不是肉眼的观察,而是飞机本身的雷达和对于导弹或者是武器的制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