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位多少年后,又将唐代还给了李家?
武则天在位时间为15年,从公元690年至公元705年。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废除唐睿宗李旦皇帝位,宣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改洛阳称“神都”。此时武则天已经67岁,她是中国历史上登上皇位最年长的人。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扩展资料:
武则天执政期间功绩如下:
1、整顿均田制
关中地区地狭人稠,均田制难以推行,农民受田不足收获少,一旦发生灾害,就容易产生饥荒,则天皇帝于天授二年颁布诏书,令各地官吏在百姓自愿的情况下,组织关中居民移民河南道。
当时共移民数十万户,上百万人,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压力,也为洛阳以东的地旷人稀的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对这一地区的开发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2、开武举、重人才
武则天称帝后,比较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病死,享年八十二岁。按照她的临终遗愿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在位15年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