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用斑鸠来体现敬老之意,有什么来源呢?
斑鸠是一种常见的鸟类,擅长飞翔,上下跳跃,动作敏捷。它的身体是灰褐色的,脖子后面有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主要以田里的粮食为食,属于有害鸟类。但是,古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它是尊老的象征。后汉礼记中有一句话:“鸽不噎,老鸟不噎”,古人认为斑鸠是不噎而咽的鸟。用乌龟棒敬老,就是希望老人吃饭时不要噎住。
另一种说法见于后汉英绍的《风俗通俗》。据说刘邦和项羽在兴阳打仗,被打败后逃进了丛林。项羽的追捕者想进去寻找。突然,森林里有鸽子。楚军以为丛林里没有人,刘邦得以逃脱。王位后的刘邦珍视这只鸟,假装是斑鸠送给老人。后汉蔡邕的《秦操》中还有一句话:“舜在骊山耕耘,思念父母。看到鸽子和它的妈妈在互相喂食,感觉和歌唱。”这是因为小斑鸠和母斑鸠的感情。
因为这样的故事和传说,斑鸠逐渐与孝敬老人联系在一起,它们身上笼罩着美丽的光环,也承载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人认为忠孝密不可分,忠臣必在孝之门。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官员在父母去世后辞职,回到家乡孝道三年的重要原因。
当时的人才观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他的品格和素质如何保证他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因此,孝敬老人被摆在首要位置,作为道德修养和高质量的出发点和首要标志。
斑鸠,是一种常见的鸟,善于飞翔,窜高俯低,动作矫捷,身体呈灰褐色、颈后有白色或黄褐色斑点,以田间谷物为主要食物,属于害鸟。但古人对它的看法却不同,把它当成了尚齿敬老的象征物。
一种说法见于《后汉书·礼仪志》:“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古人认为斑鸠是一种吞食不噎之鸟,以鸠杖表示敬老,是希望老人进食不噎。
另一种说法见于后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作战,战败逃入丛林中,项羽的追兵欲进去搜寻,忽林中有斑鸠鸣叫,楚军认为丛林中无人,刘邦得以脱身。刘邦即帝位后,器重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人。
还有一种说法见于后汉蔡邕的《琴操》:“舜耕于历山,思念父母。见小斑鸠与其母相哺食,有感而作歌。”这是有感于小斑鸠与母斑鸠的亲情。
因为这样那样的故事和传说,斑鸠慢慢与孝亲、敬老联系到了一起,被披上了美丽的光环,也承载着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
古人认为,忠、孝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数量的官员在父母亡故后辞官回乡守孝三年的重要原因。
那时候的人才观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人品、素质又怎么能够保证他忠于皇上、忠于国家呢?所以,将孝亲敬老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道德修养、品质高尚的起点和首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