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发展史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根据上述地层与构造的特点,为探讨本区地热资源的形成与演变,本节 重点追溯与其关系密切的晚侏罗世早期以后的地质发展史。
印支运动以后,区域性北东向构造已形成,燕山运动早期,又形成了北北东向构造。这些构造的强烈活动,导致岩浆沿构造带运移,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北北东向、北东向展布的火山岩带。
区内此段地质发展史可分为3个时期。
1.燕山运动早期
这是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区内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晚侏罗世早期):该阶段早中期,火山活动强烈;晚期火山活动由喷发转为爆溢,岩浆从火山口溢出,在霞浦、柴桥、白峰及大榭西部等地冷却凝固,形成厚度巨大的貌似花岗岩的晶屑熔结凝灰岩(J3g)。与上覆砂砾岩假整合面的存在,显示该阶段火山活动强度渐弱,暂告结束。
第二阶段(晚侏罗世晚期):经过第一阶段火山活动后,区内相对宁静,处于剥蚀状态,在河流、湖泊等低洼区内首先堆积了该阶段的底部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它代表湿热氧化的环境,标志第二阶段的开始。此后,由于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带再次强烈活动,岩浆急剧上升,在构造有利部位发生中心式多口火山爆发。此后,火山活动又经历了岩浆喷发—宁静—岩浆喷溢—岩浆超浅成侵入—再次岩浆超浅成侵入—火山活动止息的过程。同时,先后形成了分布在灵峰山火山穹窿、太白山火山机体四周的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x)火山碎屑流相的火山碎屑岩、茶湾组(J3c)火山沉积岩、九里坪组(J3j)喷溢相流纹斑岩、灵峰山石英霏细斑岩、四顾山潜火山岩,显示出火山活动由强变弱,直至止息。
2.燕山运动晚期
经过早期强烈火山活动后,燕山运动晚期岩浆活动进入较为宁静的时期,运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伴随构造带的继续运动,区内有微弱的火山活动、较弱的岩浆侵入和明显的垂直差异运动。
第一阶段(白垩纪早期):温州—镇海北北东向断裂带由挤压转为拉张,其东西侧下降,接受沉积。在蛤蟆山一带出露的紫红色砂岩夹安山岩、安玄岩层,显示该阶段以河湖相沉积为主,有微弱中基性岩浆喷溢,标志着新火山活动开始。
第二阶段(白垩纪早期):区内处于全面隆起剥蚀状态,未留下堆积产物。而伴随隆起的垂直运动,导致岩浆多次侵入,先后形成白峰石英闪长岩、三山二长花岗岩、卢郑钾长花岗岩、育王寺花岗斑岩等小岩体。区内的铅锌矿、铁矿、萤石矿、黄铁矿等是这一时期岩浆期后气液活动和有用元素富集作用的结果。
3.喜马拉雅运动时期
进入新生代后,新构造运动控制了区内的地质发展。
新近纪时区域应力场发生重大变化,处于近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地壳全面隆起,遭受剥蚀,一直延续到第四纪早更新世,从而缺失了新近系和下更新统地层。第四纪中期起,由全面隆起转为隆起与下陷交替进行,垂直差异运动明显。灵峰山—四顾山继续处于隆起状态,新碶—大碶则出现下陷,形成新凹陷,并延续到全新世。在构造运动和气候条件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凹陷内出现四次海侵,沉积了厚达百余米的海相、河湖相产物,大碶平原形成;在山麓部位则由冲洪积、坡洪积和坡积组成,形成沟谷小平原。
2023-10-12 广告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