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我的姐姐》票房破亿,这部电影有哪些看点?
清明档上映的《我的姐姐》这部影片,得到了非常好的口碑,这部电影的票房也相当不错,上映第1天就取得了1亿的票房,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式长女的普遍情况因此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那么这部影片有什么看点呢?
一,这部剧透露了重男轻女的现象
张子枫扮演的安然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对她是一个女孩耿耿于怀,可那时候还没有开放二胎,父母就对外谎称她有残疾,还把他寄养在姑妈家里,二胎政策开放之后,父母也已经人到中年,可还是没有放弃生育二胎,就这样弟弟来到了这个家庭,她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直到父母发生了意外,她的所有想法都被打乱了,因为父母给她留下了一个6岁的弟弟,这就是重男轻女思想带来的,有些父母为了生儿子根本就不顾女儿的想法,只管生不管养,最后责任还是落在女儿头上。
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是因为这部电影把很多细节表达的特别好,在父母去世之后,安然的第1个想法就是把弟弟送去领养,但是当大家得知他这个想法的时候,都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她,可是她也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啊,她也有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理想,难道她为了要赡养弟弟就要牺牲自己吗?
在经过挣扎之后,经过反抗之后,安然还是妥协了他,选择了她不喜欢的护理专业,就是为了挣钱养活弟弟,她那些所谓的理想,所谓的考研都只能放在心里,因为她是家里的长女,所以她没得选,如果她不赡养弟弟,她估计会被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这就是很多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虽然不情愿,但有时候也只能妥协。
在很多家庭中,作为长女的孩子往往牺牲都是最多的,这也是这部剧引起许多人共鸣的原因。
看点二,女主角安然在牺牲自己、追求自我、养育弟弟和放弃弟弟的选择间苦苦挣扎;
看点三,女主安然为了养育弟弟受尽委屈,大家都觉得她的父母去世了,弟弟就是她的责任了,从侧面让人看到了生二胎之后,一胎受到的委屈与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