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是干什么的
定义
管理学研究管理规律、探讨管理方法、建构管理模式、取得最大管理效益的学科。 [1]
释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2]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 它有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3]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历史发展
工厂管理
古典管理阶段
工厂管理理论基于科学管理, 以生产管理为主, 旨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 强调工厂应该以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工人则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取代过去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这种效率观被爱默森提升为以组织手段来提高效率, 又被库克进一步推广, 在非工业组织中传播效率主义。 [4]
随着统计方法、数量模型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或普及, 以生产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开始向着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产生了决策理论、运营管理、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 [5] 这些理论的形成, 为管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决策理论与过程理论之间存在很多重合的观点 , 两者的结合又为组织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运营管理把管理的内容从生产管理扩展到商业管理; 而系统论与控制论作为分析工具促进了管理学的整体发展。 [4]
在把工人的个人效率转化为组织效率的过程中,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对科学管理理论进行了补充, 从而形成了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关于管理原则的观点被厄威克归纳为八项原则, 关于管理职能的原则被古利克进一步发展为(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七职能论。韦伯提出的科层制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必不少的组织形式 。 [4]
组织管理
当代管理阶段
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梅奥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对金钱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满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谐、归属 。既然人是一种社会人,并且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那么, 管理就必须着眼于社会和人的技能, 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达成平衡, 而且应该关注人际关系。于是, 人际关系学说应运而生。 [4]
但人际关系学说出现了一种极端的观点, 即把人际关系看成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根据这种观点, 只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产率的提高便是自然而然的事。这种极端的人际关系观混淆了管理的起点与目的,为了还原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而来的行为科学理论沿着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马斯洛把人看成是心智成熟的自我实现人, 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对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观点进行了初步的融合,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了剖析。在群体层次, 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对非正式组织的团体行为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 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利克特的领导四系统模型等对领导行为及领导类型进行了探讨。 [4]
在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有关组织、群体和个体间冲突的研究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冲突研究和行为研究的融合促成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理论又把人际关系学说涵盖其中。 [6] 福列特关于冲突的建设性论述把组织看作是一种协作系统, 并据此认为组织管理不应该只重视人际关系的构建, 更应该注重员工间的合作状态;而且, 这种协作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福列特又提出了参与式管理。受梅奥、福列特等人的影响, 巴纳德将社会系统观点引入了正式组织研究, 并且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把组织看作一种社会系统, 而不是韦伯所说的科层制。在组织管理的具体方式上, 阿吉里斯的个性管理、麦格雷戈的人性管理、利克特的群体交互及适应行为研究、汤普森针对组织的系统研究方法都对传统的过程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而德鲁克注重实践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在如何整体提高组织效率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进入了现代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特别是德鲁克所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已经包含了后现代管理思想的参与式管理和自我控制。 [4]
组织间管理
现代管理阶段
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作为组织人来看待。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已成为知识的载体, 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7] 在后现代哲学的影响下, 管理学也向着后现代发展, 企业员工不只是简单的被管理者, 更应该是自我管理者。面对复杂的组织情境,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具有所谓的普遍适用性, 这就要求管理学运用不同的社会历史因子来考察在不同语境下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 [8] 人被看成是符号动物, 管理学也开始强调人的非理性, 而否认人的理性, 从而形成了后现代管理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把人视为文化人。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抛弃了传统人性的理性观, 主张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组织效率。因而, 人性得到了充分的解放,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宰, 并且谋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4]
在后现代时期, 单一组织研究正逐渐被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所取代, 网络打破了原有组织的空间范畴, 迫使学者重新界定组织的边界 。于是, 网络理论成为解释组织间关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 , 一些复杂的组织也相应被称为网络组织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本身就是多元关系的集合 , 并且又嵌入在庞大的网络之中。组织间关系能够帮助企业突破自身疆界的束缚, 不断与外部组织和环境进行互动, 并且从外部获取自己所缺乏的资源, 相对低成本地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学术界和企业界也越来越重视组织间关系管理问题。摩根和亨特曾提出过网络组织管理的五个基本条件, 它们分别是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并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建立合作伙伴间的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冲突管理系统、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而甘拉迪则认为,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时, 应该遵循兼容性、能力和承诺三个原则, 即所谓的3C原则。在具体探讨组织间关系的研究中, 学者们从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社会逻辑观和学习理论四个视角对组织间关系进行了探讨。 [9] 此外, 学者们还总结了基于市场的管理控制模式、科层制管理控制模式和以信任为基础的控制模式, 分别从市场交易、合同条款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来建构组织间管理控制系统。 [4]
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因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理不仅是决定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现代生产力的首要构成要素。管理学的教育将会更加普遍,管理学的重要作用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10]
第二,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化、哲学化趋势。纵观管理的发展史,由管理活动而管理学,由管理学而管理学原理,由管理学原理而管理哲学,这表明了人类对管理认识深化的历程,也正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总趋势。管理学的理论化趋势,表现在对各类管理之共同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并对这些规律进行了一般性的概括与抽象。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把管理与哲学沟通,终使一般管理学得以完整地建立。 [10]
第三,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管理学分支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正在面临巨大的结构变革,进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管理工作将会要解决许多全新的课题,如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的组织结构,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组织适应性的管理等,都将形成一些新兴的管理学分支,繁荣年轻的管理学。管理学发展的今天已经呈现出这样一些趋势。 [10]
第四,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地结合。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的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其他相近学科的发展,其中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运用。今天,这些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发展十分迅速。由此可以预测,未来的管理学在管理方法上将更多地借鉴这些学科发展的成果,表现出与这些学科发展更紧密结合的特征来。 [10]
第五,管理学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地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 [10]
第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管理学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是管理的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管理活动的创新,将会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和案例,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管理学理论。另外,人们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管理中的失误,将更多地把管理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管理理论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不仅仅是科学的研究会吸引更多的理论工作者的兴趣,而是管理工作者将更加重视管理理论的作用,更加自觉地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由此不难推知,管理学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10]
基本职能
计划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包括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协调各种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简单地说计划工作就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干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11]
组织
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它是计划工作的自然延伸,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的变革等。 [11]
领导
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当管理者激励他的下属、指导下属的行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途径或解决组织成员间的争纷时,他就是在从事领导工作。 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 ·一是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 ·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 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它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11]
控制
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它也是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职能。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这四个方面,使之形成前后关联、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11]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问题的学科。是数学、社会科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并在它们的边缘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因此它既有理工类学科的属性,也有社会学科的属性。
一、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管理科学是指,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行为科学等。
二、特点
1、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
三、方法
①运筹学,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大型规划,排队论,库存论,网络分析等。
②生产计划和管理。
③质量管理。
④决策分析。
⑤计算机仿真。
⑥经济控制论。
⑦行为科学。
⑧管理信息系统等。
首先,说说我们学什么的。先看看官方的说法:(百度百科,西大官网专业介绍那也有,基本一样)
主干学科: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组织行为学、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运营计划和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观、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
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基础、运筹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运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随机过程、电子商务、ERP软件应用、商业预测、市场研究、CRM数据挖掘、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理财、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统计质量控制等
(其中有些我们貌似没学,或者暂时没学,暂时不深究)
再说说做什么的:
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英语。
1.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具有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3.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4.熟悉有关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管理科学的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再看就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以及在相关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咨询工作。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的产业分析和政策管理部门;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中的战略研究、市场分析、运营计划、信息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读研、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说实话,这些说的蛮动人的,看着就有一种很牛x的感觉。到底牛不牛,鬼知道。废话了半天,进入正题。
由课程设置(根据我们暂时学过的),我们可以看到,大致非为两类,一类是工具类,比如高数、运筹学、线性代数、管理决策分析、数学建模、spss、lingo等;另一类是就业领域类的,比如管理学、投资学、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经济等等。再看就业范围,几乎什么单位都可以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本专业确实什么行业都会涉及到,至于为什么,后面再讲。
那么为什么学这么多?干嘛不学精一点?
这里,我先反问一下,我们专业为什么要学精?学的精一点,比如,工商管理的,我们把管理方面的东西学多一点,花两年来专门学各种理论,各种涉及到的知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比得了别人花4年来学的东西了?4年都未必学的好,何况两年。而且,就算比得了别人,那干脆学工商管理去,何必学管理科学。其他专业也一样,什么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方面的,我们都学过了,可依然样样比不过别人。这是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往往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
所以,首先改变一下思维,我们专业的特点就是泛而不精,为什么?因为没必要。为什么没必要呢?这就要说说我们这专业到底是干嘛的。
我们专业的核心,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两个词: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怎么理解?数据分析好说,就是用各种数学方法去分析处理数据。决策支持不好理解,那么就反过来,支持决策,还不好理解,就举个例子,有人要爬树摘苹果,爬不上去,怎么办?我们就弯下身子当梯子,支撑他上去,摘到的苹果分我们一半就行,就这么个作用。说官方点,就是为别人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让他的决策更有效,更科学。
那我们的专业为什么要泛而不精呢?首先,我们所学的工具类的课程已经够多了,基本够用了,再深点的就要自己找最新的文献自学,什么神经网络啊,灰色,模糊啊神马的。实际上,现实问题中,这些往往用不到。其次,就业范围方面的课程,我们也学了不少了。那么我们学完这些就可以合格毕业了么?就可以找工作就业了么?做梦。有没有发现,我们每学一门课,特别是就业范围方面的,比如,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学等等,学了之后我们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觉得不精。因为我们学的都是些基础,基础的东西本来就是最不切实际的。那么,为什么要学这么基础呢?其实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倒不是老师教的不好。我们本应该重点培养运用工具类课程,去解决就业领域类课程的问题的能力,而这方面在我们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两类课程的并没有结合起来学。我们不需要像会计专业那样,去做报表,去做账记账,去干学会计专业的人才能干的事。我们只需要了解会计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什么账户、借贷、资金流动、各种账目的意思等等,了解会计行业的基本东西,然后用数学手段去分析这些东西,为决策者提供定量或定性的分析结果。再比如,投资人要投资一个商场,那么我们就要为他寻找最佳地段,最佳投资组合,以达到最好的回报。我们用数学的手段去分析各种问题,各种数据,然后提出我们的建议。就像我们写过的论文那样,什么AHP法作决策、排队论处理服务台的设置问题等等,只不过我们目前做的比较简单,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复杂很多。(其实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些对于别的专业来讲,也算蛮难了,实际中会应用也算不错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将工具应用到所学的就业领域的知识中,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并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去为投资、会计、财务管理、金融这些方面的问题去做决策。缺少这样类似的案例,所以我们就以一种错误的思维在学,以为学会计就要学的跟会计专业的人一样好,学财务管理就要会管理财务。我们所需要掌握的仅仅是其中的基础知识,对这些领域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产生山么影响、受什么影响等。以方便我们去定量的分析它。我们的老师只是专注于将课本知识传授给我们,而没有想过我们这专业,我们这些所谓的高等人才该怎样去培养。整个学院都缺乏对管理科学这个专业的最基本本了解,因为他们是老师,并不是从企业实际工作中来对我们进行培训的(当然这里不是喷学院,仅仅是我个人的体会)。所以我们要学的很广,涉及到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领域我们都要学习。但不是一定要样样学精,我们要学精的是这些工具课程也就是数学方法,和涉及到的一些软件,这些才是我们的核心。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是在数信学院,而不是管理学院的原因。
所以别人再问我们学什么的,我们可以这样讲:学的管理科学专业,搞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对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支持。我觉得这些基本传达出了我们是干嘛的。
其实我们所能做的并不仅仅是这些领域,什么社会统计,经济分析等等很多跟数据有关系的,我们都能做。当然,有些要求更深的知识,要自学。另外,对于一些数据分析软件,比如spss、管理软件如sap等,都要有所了解,也得自学。
其实吧,官方的关于就业那一块,(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以及在相关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咨询工作。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的产业分析和政策管理部门;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中的战略研究、市场分析、运营计划、信息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读研、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就是做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