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中的羯族到底是什么人?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表里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郊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地点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这里边“班令表里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应该就是网友伪托冉闵的《杀胡令》史料依据了,确实在邺城杀了,还杀了不少,老少男女总共20多万人。
这一段,《十六国春秋》、《魏书》都有记载,工作自然是实在的,至于有没有皇汉们所期望的杀绝羯胡,前史已有答案。
在后赵政权溃散后,羯人仍有很多遗种留存,并且一个比一个生猛、暴虐。
险些被冉闵杀光的“羯族”到底是些什么人?
比方尔朱荣、侯景,都是鲜卑化的羯人,前者镇压了六镇起义后覆灭了北魏,后者渡江后将江浙一带化为焦土,间接摧毁了南梁。
羯人作为“五胡乱华”中的主力之一,登上前史舞台的过程却与大漠无关,而是始自中原,切当地说,在上党郡武乡县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
我国的史书,在石勒这个“胡匪皇帝”进场之前,对羯人毫无重视。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简直将北我国杀戮殆尽的时间,才从石勒身上追根溯源,了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种中“羌渠种”的小部,早在东汉时期即已内迁到今日山西省境内。
内迁的羯人尽管保存着部落安排,仍有巨细酋帅,但和他们的宗主南匈奴人相同,早已不再游牧为生,主要从事农业,又由于战乱和被贩卖为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独自呈现。
但是,以羯人为控制民族的后赵政权,最强壮的时分,地盘也没能深化草原,而是在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活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高鼻、深目、多须,归于高加索人种。
简单地总结,羯族是随南匈奴南下的“羌渠”别部,这个“羌渠”又是什么呢?长辈学者的定见纷歧,有说是羌人与匈奴混血的,有说是呼揭国的,有说是小月氏的,陈寅恪先生和蒲立本先生的定见附近,也是比较有语言学依据的解说,以为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汉魏时期西域古国,边境在今日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北部是游牧区、南部是农耕的粟特人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