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什么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指在爱情中不愿意和对方直接发脾气的人,在他们生气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会保持什么,不会和对方发生争吵。
一、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不太会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即使他们很愤怒,也会用保持沉默的方式提醒对方的注意。这种人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他们平时内心里非常依赖自己的另一半,但又不敢在行动上表达出来,所以只会把这些情绪深深的埋在心底。这种人在生气以后也不会用一些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会把所有的情绪埋藏在心里,不被别人发现。他们也觉得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这方面性格的人往往得心理疾病的人数居多。因为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即使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他们都不愿意分享,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当中也会让他们的心理发生改变。
二、判断依据。想判断这个性格的人还是比较简单的,你可以试图让他生气,看一下对方的表现。如果对方在生气以后对你大喊大叫,还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绪,那就证明他不属于这个性格的人。但如果对方在你惹怒了他以后还继续保持沉默,并且用冷战的方式和你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在你们冷战的过程中他不会主动和你说话,即使未来你们和好了,他也不会再提这件事。
回避型依恋人格心理非常脆弱,当他们发现周围有不好的事情,就会感觉到很恐。他们不愿意把这样恐惧的心理与分享,只能默默一个人承受着这些情绪。在和这种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开导,避免长时间负面情绪让他们的心理发生。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 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等。成年以后这些问题对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这类患者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扩展资料:
许多学者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训斥造成的。他们发现,如果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孩子就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也不相信会真正得到他人的爱。
在一项研究中,具有这种障碍的病人比控制组的被试更多地回忆起在童年时使自己感到受挫的家庭气氛,以及不会认为父母爱自己或为自己感到骄傲(Barlow,1995)。但对这个研究结果的解释需小心,因为这是一个回溯性的研究,是依靠被试的回忆报告所得到的结果。也许病人正是由于对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非常敏感,所以其回忆报告的情况可能距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距离。但这个研究结果对于我们今后更多地了解这种障碍的原因还是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
回避型依赖人格也就是既有回避型人格的问题,也有依赖型人格的问题。
回避型人格的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当中,特别是亲密关系当中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拒绝亲密的关系;
甚至没有亲密关系的需要,往往表现的很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兴趣以及追求,总是在生活当中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会在亲密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当中受到很多挫折。
扩展资料:
研究表明,在0~3岁,是婴儿情感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对父母产生依赖,并渴望得到回应。在这个时期,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离开婴儿一段时间,婴儿会变得敏感、不安,并通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父母回来时,婴儿会变得更加粘人。
但对于具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群来说,在他们的婴儿时期,父母离开一段时间时,他们会表现的漠不关心,将关注点放在手中的玩具上,在父母回来后,也不会表现出亲近、欢喜,用冷漠、抵触、不在乎的态度来使自己不受伤害。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类型,指的是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回避情感和亲密接触的倾向。具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通常害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能避免或抵制与他人产生情感联系,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或依赖他人。
以下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一些特征:
回避亲密关系:倾向于回避或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和亲近的关系。可能会避免表达情感、依赖他人或与他人分享个人的内心体验。
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决策,不喜欢过度依赖他人。可能会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于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持保留态度。
情感压抑和隐蔽性:倾向于将自己的情感压抑或隐藏起来,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或展示脆弱的一面。可能会避免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避免承诺和接近:在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时,可能会避免承诺和稳定的关系。可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多的接触和接近他人。
冷漠和疏离:对他人的情感需求可能表现出冷漠和疏离,对他人的情感表达和需求不够敏感或关注。可能会避免与他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
回避型依恋人格可能源于个体早期的经历,例如在童年时期缺乏可靠的依恋关系,导致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和不安全。这种依恋样式可能会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若感到困惑或担忧,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的帮助,以获得更详细的评估和支持。
指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很讨厌这种情感,甚至不再喜欢他。我们常说“注孤生”就是这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