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妖塔,考古时为什么只挖了两层就不敢再挖了?
其实这个古墓是被藏人称作“九层妖楼”,它是考古界探明的热水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取名血渭一号大墓。我国考古界不敢挖的墓很多,建国初期郭沫若倡导的开挖定陵给我国考古界带来了巨大“灾难”,至此国家不再批复主动性的开挖古墓,因此我国后来的考古皆以抢救性保护文物为目的进行。这里的“九层妖楼”也是这个原因,抢救性的开挖了两层已被盗掘的墓室后便停工,当然,一些盛传的灵异事件成为停止开挖的原因,我只想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九层妖楼得名
“途中甚寒,多绕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宋云行记》
血渭一号大墓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这里共计发现了200多个古墓,盛名一时的九层妖楼便是其中最为宏伟的一座。考古学家初步推断出该墓属于唐代早期的吐谷浑王室墓葬,根据6世纪北魏行者宋云的记载,当时的吐谷浑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文明,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成为东西交流的枢纽,此墓中出土的丝绸、东罗马古金币、波斯银币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墓坐北朝南,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的大墓,形势如同一个“金”字,故而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墓冢至上而下,每隔1米就以百年柏木穿过冢丘,以此形式共搭建了9层,由于当地藏族人流传着此墓不吉利的传说,故而称“有妖怪的高楼”,也作“九层妖楼”。专家对这种流传主要解释为公元7世纪的吐蕃灭掉了吐谷浑,藏族人对这个民族称为妖怪,故而对其墓葬称作“妖楼”。
墓穴考古
九层妖楼的考古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整个都兰地区,拥有成千坐古墓,热水墓群也只是其中一个墓葬群,青海省政府在此破获了大量盗墓案件,并追缴回大量古代文物,其中不乏金银器皿、石刻板画、陶器这种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1996年的时候,此墓才正式被考古学家发现,但发现之时,这座大墓以及周边的小墓就已经发现了盗掘的痕迹,故而考古队针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在这一次的考古中,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皮靴、藏文木片、古蒙古族文木牍、彩绘木片、金银饰品、粮食和丝绸残片。发现陪葬的马、牛、狗、羊等动物遗骸700余具。这种规模的陪葬以及粮食牲畜的陪葬,使考古学家推测此墓的墓主人应当是吐谷浑或者吐蕃的王公贵族。但这次考古的目的就是对已经被盗掘的墓室进行保护,对墓穴中遗留的文物进行抢救,故而只挖掘了两层就收尾了,剩余七层保护完好便没有进一步开挖,当然,这也是受制于考古技术受限制,不一定能够保证开挖后文物的保护能够达到万无一失,这一点类似于对待秦始皇陵的态度。
另一种不敢开挖的原因
不得不说,我国从古至今很相信一些超越科学的思维,或是说神学、或是说玄学,不管怎么样吧,古人言风水也好,言鬼神也罢,都是传统文化留下来的精华,不管信与不信,都有他流传至今的理由。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老子》
九层妖楼的形制类似于金字塔,这一点与秦始皇陵有一些类似,秦始皇陵据说是九层夯土为基。此处妖楼也是九层,我觉得此墓也应该是君王墓,“九”乃九五至尊,中国古代讲究一个九九归一,这个“九”也不是乱用的。正如古代门庭前方的石狮子,不是什么人都能请的,镇的住可以请,镇不住就是个灾星!民间对于妖楼的称呼可能真不是空穴来风,也许是一些灵异事件让此地的藏民产生了畏惧心里,又由于无法解释,故而以“妖”称之。
“寻龙十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撼龙诀》
再从风水来看,此墓背靠着两条山脉至东向西绵延而来,如同两条巨龙,大墓位于两条龙嘴之处,宛如一颗宝珠,成“二龙戏珠”之势。加之妖楼地处昆仑山脉,这是中国大地上三条龙脉的龙首聚集地,山前是一大片开阔地,风水绝佳。这让人联想到《撼龙诀》里的寻墓口诀,不经意间倒吸一口凉气。当年的考古行为是突然就停止了,并向外界宣布楼内结构复杂且保护完好,不便再做进一步开挖,这个解释尚且过的去,但突然间的停止挖掘多少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是否楼内真有那么玄乎,我们也不得而知。
综上,我们暂且认为考古活动终止于一二层是出于对古墓的保护,考古条件的限制使得这次挖掘只是针对被盗墓层的维护与抢救,而剩余七层也许待考古技术更为成熟之后才会重见天日,这也给了不少考古迷留下了一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