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墨家,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为何在后世落寞?
因为墨家宣扬的理念实在是太过于极端了,任何和人性相违背。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有史以来,最空前,最繁荣的一次思想界大运动。当时,有很多的学说,都在旷日持久的论战里应运而生。
比如说,儒家,道家,法家,至今仍然在传统文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当然,除了这三家之外,百家争鸣里还有几大显学,声望丝毫不在它们之下。比如说,墨子墨翟创立的“墨家”。
墨家最巅峰的时候,到了怎样的地步?孟子说,“天下之士人,不归于杨则归墨”。这句话什么意思?天下的文人士子,都不信我们儒家了,要么信杨朱学派,要么就是墨家的门生。好像,儒门都已经“无立锥之地”了。
当然,这估计也是孟子他老人家在发泄怨气,当不得真。但是,这也能充分反映墨家当时如日中天,甚至隐约已经超越了儒家。这样大的排场,可谓是空前绝后;但是,墨家兴起的非常之快,没落的也相当之快。
现在,我们已经查阅不到任何的墨家典籍了。只有一部《墨子》仍然传世,但上面记录的内容,主要都是墨翟本人整理的一些机关术,攻城,守城器械的制造理论,和墨家的政治思想等等扯不上关系。
墨家为什么这么快,从显学就变成“隐学”了呢?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出在他们的精神内核上。所谓“兼爱非攻”,非攻还好说,兼爱,是孟子都忍受不了的,他说,要是天下人人都兼爱,那人类社会就成禽兽社会了。
为啥?血缘亲族的纽带,是我们情感的连接;朋友之间的友谊,也能让我们甘愿为了对方付出。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无差别的爱所有陌生人,那恐怕不美好,听起来很恐怖。
这样的社会,无疑已经“无君无父”了。所以,墨家才会逐渐的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