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李鸿章和“儒臣”张之洞,两个人有啥不同?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外逃,我们一般称之为“庚子事件”,众所周知,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李鸿章是最为耀眼的一位大臣,当时机会所有的外交事务都是他负责,最后还签订了《辛丑条约》。可是还有一位大臣做了很多事情,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他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的表现如何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不主张慈禧回京,主张让其奔赴陕西
1900年6月17日,大沽炮台沦陷之后,李鸿章等人就预感,慈禧太后很可能会西迁,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于是立即组织人手,并向慈禧太后尽言,一定要“护使”“剿匪”,以防西方列强趁机进攻北京。
然而,结果很明显,八国联军还是打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再一次携带光绪皇帝西逃。
由于消息被切断,一直到6月22日,朝廷的各个督抚,才知道慈禧出逃的消息。
俄国是庚子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为了保住已经获得的利益,急切的需要与清政府合议。于是俄国驻清大使,立即通知李鸿章,俄国将撤兵到天津。
然而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建议让张之洞,制定合议事宜。
其实从客观条件来说,当时慈禧回京,进行合议,是对大清政府最有利的一个决定。可是结果相反,慈禧继续西逃,甚至想迁都西安,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9月29日,得知慈禧准备西迁之时,袁世凯等人就上奏阻止,由于张之洞力主赴陕西,盛宣怀只能拟稿奏折,让李鸿章转奏。
可是张之洞看到之后,情绪反应十分的激烈。
正是由于张之洞的反应,导致东南各个督抚,对时局的判定和应对,出现了延缓。
张之洞为什么这样做,其真实的目的,没有人知道。只是留下了一句话“专在惩办之轻重,不在巡幸之远近也”。
惩治祸首,阻止慈禧返京
大清和世界列强在议和之前,就达成一个协议,那就是必须惩治罪魁祸首——义和团。然而德国为了避免外交上的孤立,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允许大清朝廷先回京。
其实,列强都知道,大清朝廷是不会回京的,只是在利用一切可能对其施加压力,从而迫使大清满足列强的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鸿章等人,急切的请旨,确定回京的时间。
而张之洞等人,则要求列强,必须惩治祸首——义和团之后,再回京都。
在这之后,用了很多的变通之法,积极寻求日本的帮助,然而结果很悲惨,并未得到回应。11月3日,张之洞再一次请旨,用必须惩办“祸首”,用来抵制列强要求回京议和的恐吓。
张之洞一共四天发布上谕,必须惩办祸首,然而就实际效果而言,反而加速了和谈的进程,并没有接触列强要求大清政府回京的威胁。
建立行都,阻止回京
1900年10月,各国的和谈开始进行,经过一番艰难的协商,12月24日,大清政府向各国公使,递交了议和大纲。
可是张之洞这个时候,对议和大纲中,撤台炮、使馆驻兵等等款项,提出了异议,并直接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寻找一个合适的城市,当作暂时的行都。
根据张之洞的说法,建立暂时行都之事,是英国倡导的,并且坚信议和大纲中的要求,决难以实施,如果那样的话,慈禧等人回京之后,就会被列强挟持。
张之洞这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张之洞也是一代名臣,有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其具体的说法的。
1,担心列强强迫慈禧,将朝廷政权,交还光绪皇帝。
2,除了列强挟制大清朝政之外,朝廷外的满汉之争,也让其十分的顾忌。
3,张之洞只能称之为“儒臣”,所有的建议,都可以商讨言语,可是在行动上十分的困难。
张之洞以朝廷安稳为第一要务,而李鸿章则以政治得失,防止大清被瓜分为首要任务,从政治的高度,危局的处理能力,张之洞要比李鸿章,相差好几个档次。
庚子事件期间,列强与大清政府,在是否回宫,惩治匪首等事情上,进行相互挟制,从而不断的推动局势的发展。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张之洞,他们的一切决策,已经处于下筹,都受到列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