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工资,你最想从事哪种职业?
如果不考虑工资,我想自己开家小店,卖一些精致的饰品。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梦想吧,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深入慢慢都被风化了,偶尔的那点痕迹可能因为某些时候的某些事情触动波澜,可能很少在内心掀起巨浪了。
第一点,这个问题问的就是很美好,美好到此时此刻我真的在想象如果不考虑工资自己可以去干啥,但是好像真的只是用来想想,不到几分钟就拍出脑海,因为对于我来说太不符合当下的实际,但是我还真的想象有那么一天。
第二点,实际生活中真的是有很多人是可以不需要考虑这个工资问题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好像只是调剂生活而已,或者可以说是打发时间,所以他们所选择并从事的工作可能真的只是出发于兴趣爱好,或者是工作可以增长他们自身见闻之类的,没有什么硬性要求。
第三点,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明明可以不需要考虑工资来选择工作了,可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促使他们继续工作,可能是家人的不赞同,也可能是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也或许是不想自己失去斗志等,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活法,工作也是相同的,我们为了工资工作也好,为了兴趣而工作也好,甚至只是单纯为了工作而工作也好,归根究底都是为了获得更自由快乐的人生,所以开心点就好,如果真的不开心那就想办法改变,如果真的改变不了的话,那就只能从不开心里创造开心了,一定可以的。
希望每个人都早日实现为了兴趣开心的工作。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360行,行行出状元!暂时实在无事做,也在可以网上找点事先做着
一直喜欢安静,如果不考虑收入,有一份安静的地方,最好是依山傍水。
“有生之年,尽量低消耗地让肉身活着,享受简单本真的喜悦,接纳一切发生。尽量高消耗地让灵魂活着,学习、劳作。然后干干净净离开。”这应该是理想的生活。”
朝看白云暮看霞,听听小鸟鸣叫,种些花花草草的给自己作伴,读书读累了就看看花草,看看游鱼,听听小鸟的叫声。也会养只可爱的小狗,出门的时候就让它跟在身边,就是如李子柒视频中所表现的那样原生态生活。
现代的生活太累太累了,每年每月每天几乎每个人一个模子。早出晚归,两点一线,世界那么大,却几乎都被禁锢到一个固定地方。每天面对熟悉的几个人,熟悉的几座建筑。想一想以后的生活大抵也是这样,真有点窒息的感觉。
我突然间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作者宽宽写的《36,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
27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质朴静美的文字,以简单包容复杂,以天真启示世故,流泻“人生半熟”之美。面对众多困扰时代众人的谜题,始终坚持本心,选择将障碍看作生活的历练,珍惜生命中的已拥有,逃离不必要的欲望,努力去过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如此,才会在一地鸡毛的真实中,“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真”;如此,也才能“心中常得静水流深,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作者在大理生活的社区,很像这个时代的一个乌托邦。
作者刚搬来时的新鲜和兴奋退去,住了两年,对周围的观察有了一点相对客观的定见,大概可以算安居乐业了。
新的社交圈,从全国各地移居来的家庭。北上广深最多,成都、重庆、杭州过来的,也不少。
甚至居住的小区,因北京来的极多,被坊间戏称为北京“第九区”。小区里停泊的车辆,大多是外地牌照。
大家的背景、价值观多元,却又在许多方面极其相似,大概集中在几个点:
——注重生活品质。
——愿意在天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消费,钱花在真正影响生活品质的、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花极多时间陪伴孩子,享受家庭生活。
——90%以上亲自带孩子,而不会全权交给老人,少见专门雇用育儿保姆的家庭。
——大都有爱好和特长,以此为生,或为此花费掉大量时间。
——大概50%以上可称为“小业主”(即经营民宿客栈、咖啡馆、书店、工作坊等)。
女儿上的学校,上百个家庭,集中呈现了上述特征。
每一个家庭都是父母需以特长立足。
在大城市生活,每个人外在的社交标签,更常见是他的职业身份。隐形而又极重要的标签包括:曾经就读的学校、有无房产/有几套房产、是否创业、是否在某个圈层中有话语权。
而如今作者的生活圈,目之所及,烹饪、烘焙、摄影、写作、设计、软陶、跑步、登山、中医、茶道——诸如此类的特长爱好,是人们通用的社交标签。
每个人都有至少一项爱好,大量时间花费其上。
孩子们普遍对你爸爸会什么、我妈妈会什么更为自豪,而不太有你家房子多大、我家开什么车的概念,尤其职业身份是极淡化的。
作者以为以特长在人群中立足,相比以外在的财务和身份标签立足,更接近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质。
而我们普渡众生中,又有几个人可以实现外界的束缚,真真切切为自己而活着呢?
至少我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
美国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发现:“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现象在今天来看,有过之无不及。
开始走上以舍弃、不做、减法为关键词的道路,背后是找到了稳稳的航向,和值得灌注心意的生活,这姑且算作阶段性看清了自己、做了自己吧。
近年我们见到“做自己”这几个字的频率十分高,我时常会想,这种对于“做自己”的执着追求,是否是我们八〇后一代的矫枉过正。
我们这一代,少有从小是按照兴趣选的专业方向,高中时学艺术的学生,大多被看作学习不好才走这条路的。
这样的教育结果是,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没有一项突出的长处。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先天不足”。
毕业工作,又在现实的压力下一路谋生存、谋好生活、谋一官半职、谋财务自由,人近中年,或已经实现了物质生活的理想,或依然没有足够的物质安全感,才想起来,脱离了某个平台,某个人设,半生过去,竟没有一项能与世相对的长处。
即便此时觉醒,想要从头开始,谋一条由衷喜欢的路,成本也十分高了。
一部分人奋力去寻找与尝试,目之所及,一蹴而就的幸运儿少而又少。
大多是反复试错,花掉大把光阴去开始一件起初兴致勃勃、逐渐意兴阑珊、终至索然无味的事。
更多人,安于虽不喜欢却也算舒适的现实,做出一种兢兢业业过日子的假象。
这便是我们这代许多人的今日现状,大多数在二十几岁已经活完了一生。
王小波伤感地写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想来,“做自己”是这奢望里从前以为最容易、后来发现顶难的一项。
许多人陷在“不知何事是自己最爱”的困境里,只好在不爱的事情、不爱的工作间飘荡。也有一些,本意是为了做自己,弄到最后,倒成了什么也不做。前一种,在大城市多见;后一种,在三线城市可见的活法。
依我看,做自己的过程,包含三个层面:想做自己,见到自己,能做自己。
想做自己,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几乎是时代性的突出诉求。
若你要问,竟还有人不想做自己吗?
嗯,去看看我们的父辈一代,生长于物质匮乏和阶级斗争的环境下,他们的时代诉求是安全与富足。
当子女的总想劝他们做自己,可后来明白他们从没有过自己。
少年时要体谅父母,尽力帮衬家里;青年时为集体;中老年后为孩子,为孙子。落落一生,“自己”如浮云飘过,风吹而逝。
想做自己,之后呢?
得见到自己!听上去有什么难的?
其实这真是旷古难题,古希腊要将“认识你自己”刻在神殿上。中西哲学研究几千年,不过围绕一个谜题“我是谁?”
我们大多数,在“见到自己”这个阶段便几乎费尽一生时光。
见自己和做自己有什么不同?
有人总结:“这世上,有人做了自己,却未必见自己,有人见了自己,却未必做得了自己。这是人生的尴尬。见了自己而做不了自己,是福气不够;做了自己却见不到自己,是机缘不到。”若没有见自己,那所谓的做自己,不过海市蜃楼。
有人依赖自然,有人更喜欢在人群中的归属感,这都无可厚非。
更多的时候做不做自己都是我们自己能说的算的事情,所以在世俗里努力寻找自己的热爱而活着吧。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需求服务的行业是越来越多的人才。
轻松的行业。
如果在不考虑公司的时候,我们会随时从事一些对自己身体健康有帮助的,轻松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