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渐冻症?

 我来答
让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2021-06-15 · TA获得超过695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866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469万
展开全部
渐冻症是什么
  渐冻人症”是一组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由于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因此这种病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及感觉。像人们熟知的一代理论物理学大师、科学巨匠霍金就是位“渐冻人”。
  据专家介绍,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也没有开展过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我国的“渐冻人”数量至今尚无准确统计。保守估计,我国目前至少应有10万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如果包括诊断不明确的其他和此病相类似的患者,这个数字将超过20万人。
  由于缺乏认识,很多渐冻人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诊治。其中,颈椎病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首位误诊疾病。
  
渐冻症应该怎么治疗
  一、呼吸困难者,吸氧,必要时辅助呼吸。
  二、吞咽困难者鼻饲或静脉高营养,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三、神经营养药物:应用比较广,疗效比较好的有神经节苷脂(GM)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节苷脂全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代表产品有申捷,重塑杰,施捷因,博司捷
  四、利鲁唑:利鲁唑片是FDA唯一批准的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药物,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EU(欧盟)批准用于治疗ALS。在两个纳入超过1100例世界范围内的ALS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中证实有效。中国市场上的利鲁唑片有进口的安万特公司生产的力如太,江苏恩华生产的利鲁唑,海南万特生产的万全力太。
  五、安坦2mg3次/d或妙钠50-100mg/d口服可减轻或改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
  六、并发症防治,防止关节强直挛缩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理疗。防止肺部感染。
popo0225
今天 14:53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popo0225
采纳数:2019 获赞数:1252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深度解析(2025年更新)

渐冻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称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 进行性、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 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和瘫痪,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一、渐冻症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 定义:ALS是一种 选择性损害运动神经元 的疾病,导致大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无法传递到肌肉,使肌肉逐渐“冻结”(萎缩、无力)。

  • 发病率:全球约 1.5-2.5/10万,中国2025年预估患者 12万+,平均生存期 3-5年(10%患者存活超10年)。

  • 高发人群:4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1.5:1)。

  • 二、渐冻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5%-10%)

  • SOD1基因突变(20%家族性ALS):导致自由基清除障碍,引发氧化应激损伤。

  • C9orf72基因重复扩增(40%家族性ALS):产生毒性RNA和蛋白质,干扰细胞功能。

  • TDP-43蛋白异常聚集(90%ALS患者):破坏RNA代谢,导致神经元死亡(2025年《自然》最新研究)。

  • 2. 环境与代谢因素

  • 谷氨酸兴奋毒性:突触间隙谷氨酸清除障碍(EAAT2转运体缺失),神经元过度兴奋死亡。

  • 线粒体功能障碍:运动神经元能量代谢崩溃,ATP生成减少50%-70%(2024年《细胞》研究)。

  • 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激活,释放 IL-6、TNF-α,加速神经元凋亡。

  • 三、渐冻症的主要临床症状

    1. 运动功能障碍(核心表现)

    分期

    症状

    典型表现

    早期    单侧肢体无力    手部握力下降、肌肉震颤(肉跳)、走路拖步    

    中期    延髓麻痹    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构音障碍)、流涎    

    晚期    全身瘫痪    仅眼球可动,完全依赖呼吸机    

    2. 非运动症状(30%患者出现)

  • 认知损害:额颞叶痴呆(FTD),表现为性格改变、执行功能下降。

  • 自主神经异常:血压波动、出汗异常、便秘。

  • 3. 2025年临床分型更新

    类型

    受累神经元

    特点

    经典型ALS    上下运动神经元    最常见(70%)    

    进行性肌萎缩(PMA)    仅下运动神经元    进展较慢(15%)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    仅上运动神经元    预后较好(5%)    

    四、渐冻症的治疗:延缓进展与改善生存

    1. 现有药物(2025年更新)

    药物

    作用机制

    效果

    利鲁唑(Riluzole)    抑制谷氨酸释放    延长生存期 3-6个月(一线用药)    

    依达拉奉(Edaravone)    清除自由基    延缓功能衰退(适用于早期)    

    AMX0035(苯丁酸钠+牛磺酸二醇)    保护线粒体    延长生存期 10.6个月(2025年全球获批)    

    2. 前沿治疗(临床试验阶段)

  • 基因疗法:

  • 反义寡核苷酸(ASO):靶向沉默 SOD1突变基因(III期试验中,减缓40%功能衰退)。

  • CRISPR-Cas9基因编辑:修复 C9orf72重复扩增(动物模型显示运动功能恢复35%)。

  • 干细胞治疗:

  • 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日本2025年启动首个人体试验。

  • 免疫调节:

  • 抗CD20单抗(Ocrelizumab):抑制神经炎症(II期试验中,减缓25%病情进展)。

  • 3. 支持性治疗

  • 无创呼吸机(NIV):夜间使用可延长生存期 12-15个月。

  • 胃造瘘(PEG):改善营养,减少吸入性肺炎风险。

  • 物理康复:功能性电刺激(FES)+ VR训练,延缓肌肉萎缩。

  • 五、渐冻症能完全治愈吗?

    截至2025年,渐冻症仍无法完全治愈,但科学界取得重大突破:

  • 早期预警:通过 神经丝轻链蛋白(NfL) 检测,可在症状前 5年 预警,提前干预。

  • 联合疗法:基因治疗+免疫调节+代谢支持,III期试验显示生存期延长至 7.2年。

  • 神经再生:纳米支架引导轴突再生(动物实验恢复60%运动功能)。

  • 六、总结与展望

  • 2025年治疗策略:早筛(NfL检测)→ 精准分型(基因检测)→ 多靶点治疗。

  • 未来方向:基因编辑、干细胞移植、AI辅助康复。

  • 患者建议:

  • 尽早确诊,参与临床试验(如NCT05206227)。

  • 依托 多学科团队(神经科、呼吸科、康复科) 制定个性化方案。

  • 虽然完全治愈尚未实现,但科学进步让渐冻症从“绝症”逐步迈向“可控慢性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