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比较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老一辈的人所接触的事物与年轻人不一样,受思想以及眼界局限性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会被骗。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容易上当受骗的反而不再是老年人,而是一群懂得高科技的年轻人。比如网络诈骗的受害人、情感诈骗案件的受害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年轻人之所以更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接触网络更多,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特别是网络诈骗,导致很多年轻人上当受骗。
一、年轻人接触网络较多。
年纪大一些的人,接触网络较少反而不容易上当受骗。当代的年轻人大部分会使用网络,不管是用手机还是电脑上网,不可避免的会遇见网络诈骗。比如一些诈骗网站、网络贷款、网络招聘、以及电信诈骗等等。还有些犯罪分子,制定各种诈骗方案专门针对网络上的各种年轻人。在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中,年轻人防不胜防,更容易上当受骗。
二、年轻人过于自信。
还有些年轻人是过于自信,面对网络诈骗或者电信诈骗,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但是相信自己不会上当受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终被犯罪分子欺骗。还有一些网络骗局,是利用年轻人的感情进行诈骗,对于这样的骗局,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年纪大一些的人,因为阅历较深反而不容易上当受骗。
三、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虽然犯罪分子使用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年轻人只要提高警惕,依然可以防止被骗。不要相信任何需要转账的陌生电话;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点开陌生网站等,提高警惕才能避免被骗。
据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在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中,18岁以下占比2%,18至35岁占比65.5%,36至59岁占比31.3%,60岁以上占比1.4%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年轻人被诈骗的概率是最大的,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止被欺骗?
一、诈骗的手段有哪些?
建立各种兼职群,通过刷单做任务的步骤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一开始让你觉得有利可赚,给你点甜头,最终让你上头赔进自己的心血或透支信用卡。
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让你绑定自己的信息,银行卡,最终信息泄露,等你发现时钱已经被转移,只能追悔莫及。
这个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以微信,qq等伪装成你的朋友,说自己这段时间急需用钱,周转不开,需要你的帮助。
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谎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了问题,需要你填写银行卡号和密码,当你将这些尽数告诉骗子时,钱瞬间就被转走。
通过伪装自己想要谈恋爱,从而欺骗感情,获得你的信任后,欺骗你的钱财,真的是让人十分可气。
通过抖音吸引你的注意力,免费做原画,修图等,加上你的微信。接着他又转行做代理,说你是幸运儿,购买商品就能够抽奖获得现金,百分百中奖率。
各种诈骗方式层次不穷,我们无法将各种案例铭记于心,只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警惕,防止自己入坑。
二、诈骗犯利用受害者什么心理?
利用我们想要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取高额的心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当大家觉得一件事情过于简单轻松的时候,不妨先反思一下。
利用我们恐惧的心理,很多骗子会伪装成警察,快递员,大家害怕信息泄露或者商品丢失,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利用你生活中的盲区,比如面对贷款,征信等问题,因为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被骗子一步步引诱到陷阱中。
利用我们贪小便宜的心理,比如公众号充值话费,充50给100,充100给200,看着十分诱人,殊不知,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福利。
对于我们在校学生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骗局的诱惑十分庞大,毕竟我们都想在这个年龄段做出一番成就来,可是代价也是十分惨痛。所以有一颗警惕的心十分重要!
而我,作为一名受害人,给大家最真心的忠告:
不要脸皮薄,面对那些使你疑惑的事情,一定要多琢磨。我当时被骗有几点也十分疑惑,但是那时面子薄,没好意思开口,反而成了自己被骗的最重要原因。同样面对生活,我们有疑问也该及时提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向自己的长辈朋友寻求建议,那些你上头的瞬间,他们的一句话可能马上就点醒你,我当时也很后悔,没有找朋友分析。而且当时家里遇到困难,为了摆脱困境,急功近利,反而雪上加霜。
当你遇到你不懂的事情时,一定不要碰,停下来,好好思考。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切不可因小失大。即使我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也不应放松警惕,每年都会有新出的骗局,但只要我们不为所动,骗子的手就一定伸不到我们的口袋!
提到被诈骗,很多人可能觉得老年人是被诈骗最多的群体,但根据统计,实际上被诈骗的案件年轻人要比老年人更多,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年轻人要更容易被诈骗,很多人可能会对此感到意外。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 年轻人被骗最多的诈骗类型是什么?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其次是80后19.6%。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
今年3月份,中南政法大学一博士生遭遇诈骗,损失近10万元。在诈骗面前,年龄、学历都不是挡箭牌,只看你能不能识破诈骗犯罪的千层套路,及时脱身。
第一,为什么电信诈骗普法教育做了10多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被骗,甚至高学历受害者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简单来说,这都是因为科技水平日益发达。近几年,电信网络诈骗已经从传统的“广撒网模式”全面进化为“定制化脚本”时代。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两个后遗症,一是加剧了隐私的泄露。10年前,我们能泄露的还只有手机号,如今需要输入我们更多隐私信息的软件越来越多,仅通过一串手机号,就能将姓名、身份证、家庭关系,甚至平台注册密码连根拔起,再利用最基础的黑客手段,用一个平台的密码击溃更多平台防线,进而得到你的消费习惯、人脸信息、声纹信息等更多隐私,并且,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已经越来越低。
有了这些隐私信息,骗子就有办法建立信任,得到恐吓你的第一个杀手锏。
第二个后遗症则是人工智能开始被不法分子利用。 和科幻电影里进化出个人意志的AI不同,现实中人工智能最大的威胁并非替代人类的工作岗位,而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和深度学习后,计算机已经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喜好、心理状态,甚至模拟人类做出的决策。
诈骗犯有了大量精确到我们每一根汗毛的隐私信息,再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千万个定制化的诈骗脚本。 今年2月,广州抓获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中,技术骨干5人,有3人是研究生学历,2人是本科学历,专业都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高学历在诈骗团伙中的占比已经越来越高。
现如今,电信诈骗的套路已经发展到10个大类、上千种手段。据中国信通院等单位的统计,仅2020年1到10月就出现了260多种新的诈骗手法。
你支持国货鸿星尔克,骗子就能冒充官方粉丝群发福利;你没接种第二针疫苗,诈骗犯开始发放限定疫苗资格;疫情反复宅家网购,能遇到包裹感染需要配合销毁;工作岗位上负责业务往来,还有人冒充领导骗你的业务款;研究数字货币,就有人伪造交易平台;还没退个人所得税,内部操作高额退税的团伙又找上门来……
这些还只是诈骗定制化时代的冰山一角。他们每一秒钟都在更新迭代,你永远无法预知专属于你的诈骗脚本,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接近你。
年轻,不代表能识破一切骗局。
临近毕业,求职是大多数学生踏足社会的第一道难题,不少学生为了找到满意工作,加入了各地的春招秋招群,关注各行各业招聘公众号,使用多个招聘APP,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让人看花了眼。
但就我个人的体会,学校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就业时,常常考虑的是如何修改简历,如何提升自身形象,以及教学生如何在面试中展现更好的自己,却往往忽略了第一关,如何辨别看到的招聘信息?
从各个渠道多方验证,借助网络广泛搜寻信息,或者像此案的办案检察官所说的,还未签订合同便要求交钱的,一定要警惕,必要时当面确认是否有办公地址,是否为合法合规的企业。
没钱,也有可能上当受骗。
大多数被害人并无多少积蓄,想获得这份高薪工作只能接受贷款,稀里糊涂地便被送上了整容手术台。手术过后,承诺负担手术费用的“总裁”就再也见不上面了,贷款却还得自己还。
骗子的各种套路往往还附带很多细节。例如,出手阔绰的“总裁”当着求职者的面给招聘中间人5万元现金做好处费,中间人不断提醒求职者不要迟到,注意着装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他们也有不同的应对方案,有个40岁的求职者担心自己年纪大,不适合,骗子便说她更有生活经验,做助理能把“总裁”照顾得更好。
贷款类诈骗是从空的钱袋子里掏“明天”的钱,被害人被骗后,不仅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个人征信还有可能受到影响,生活雪上加霜。像此类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的贷款类诈骗也在提醒我们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
不是大富大贵,手头也没什么余钱就不会被骗。
反诈势在必行
这几年,反诈成了一个热词,反诈的手段多种多样,短视频、直播或者短剧反诈屡见不鲜,反诈宣传、教育和预警机制已成为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纵观全球,反诈手段大同小异,核心理念是将反诈工作分为预防、检测、响应以及最后的监控、评估和报告。同时,要想实现全民反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021年2月,国家反诈中心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抖音、快手5家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政务号。6月,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推出,集反诈预警、身份验证、APP自查、风险查询等核心功能于一身,面向民众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学习防诈骗知识。“1107全民反诈日”直播活动在国家反诈中心视频号上线,3个小时里有百万网友参与其中。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反诈宣传深入千家万户,人们的反诈意识已经大大加强。人们常常调侃说,刚挂了骗子电话,警察的电话就打了进来,生怕晚了几秒自己就上当受骗。而这种及时响应的背后是无数基层干警的努力,代表了国家反诈的决心。
可喜的是,反诈工作已初见成效。10月底,公安部通报称,2021年6月至9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下降,日均下发预警指令9.6万条,避免1260万名群众受骗,
拦截诈骗电话13.8亿次、诈骗短信15.7亿条。
巨大的数字背后可能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可能是师长同学,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反诈工作很难做到将诈骗案清零,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让它变得更少,让骗子绞尽脑汁也骗不走一分钱。
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吗?显然是的。
说起诈骗,很多人都会觉得老年人才是最容易受诈骗群体,其实不是。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受诈骗。
我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正是年轻人觉得自己足够警惕,自认为不会被骗,从而才更放松了警惕。而老年人最害怕被骗,反而时刻都警惕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所以不容易被骗。再加上年轻人对于当今社会的新鲜事物都比较了解,有时候诈骗团伙的说辞让更能让年轻人信服,因为年轻人了解这些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确如此。而老年人不懂那些东西,他们被诈骗时会因为听不懂而结束对话,就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而很快的能断定对方是诈骗。
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年,我接到一个诈骗电话,他说他是某个购物软件的客服,我的账号被他们新来的员工不小心开通了一个会员,每个月需要扣取一定的费用。我是一个没那么有钱的大学生,肯定不会同意莫名其妙的被扣取那些费用。我开始怀疑是诈骗,但是他能准确地说出我的所有个人信息,叙述的整个事情也很能让我信服,我便轻信了他。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在一边接听电话时一边用购物软件问客服情况,才知道是诈骗。于是我立刻挂断了电话,才没有被诈骗。
还有一点,诈骗团伙会抓住年轻人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去骗取年轻人的钱财。这也是我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有一天她刚从银行存完钱出来,这时候有两个人过来跟她搭话,最开始只是搭讪,后来开始卖惨。他们说自己的银行卡现在不能用,身上没有一点钱,是外地人,一天没吃饭等等,还有一系列说辞都成功让我朋友对他们放松警惕。最后他们说想让我朋友去银行取一点现金给他们急用,然后他们在手机转账给我朋友,他们在手机上操作了一会儿,就出现了我朋友的个人信息,显示转账成功,他们还说可能有延迟所以我朋友手机上一直没收到。我朋友很快就相信了,于是去银行取了现金给了他们。最后过了好几天,都还没到账,我朋友才后知后觉被骗了。
所以,在面对一切陌生人和陌生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诈骗方式映入眼帘,经过统计调查可以发现,被诈骗的都是一些年轻人,而在老年人中却很少发现被诈骗的行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后果呢,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被诈骗呢?
✿从时代潮流上来说: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上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注意。网上兼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层出不穷,往往年轻人更容易参与其中,更适合这些网络潮流,从而增加被诈骗的几率。
✿从生活经验上来说:
大多数年轻人还处在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生活中的经验不足,经历的事情还比较少,在生活方面考虑得比较少,导致了被诈骗的结果。人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些年轻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品尝到了甜头,从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进去被诈骗的深渊之中。
✿从自我能力上来说:
年轻人步入社会生活比较晚,明辨是非的思想还不完全,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某些事物上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利弊,看待其是否有什么不良的后果,思考的比较少。仅仅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却忽略了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明辨是非的能力薄弱,为被诈骗提供了机会。
✿从家庭教育上来说:
一部分年轻人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等人很少讲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使年轻人缺乏了社会意识,为被诈骗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现的科技时代,网络技术为诈骗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在日常的生活中,擦亮自己的眼睛,正确明辨是非,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从根本上防止诈骗行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