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理论研讨论文
课程与教学理论研讨论文
一、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在一些学科领域中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基本理论,以及影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确定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最为有效的信息来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学者劳顿的理论基础界定。他明确指出课程的基础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心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体系,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对教学论产生着影响,其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成熟对课程与教学有着重要的贡献。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认为课程与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吻合。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样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不同的,应该揭示出其隐含的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使课程与教学改革更好地根据确定的目标展开。课程与教学受社会认知方式的影响,对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的认知受到社会学思维的制约。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在哲学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课程与教学是哲学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哲学能引导和支配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几乎所有学校的课程设计都隐含着设计者的哲学思想和观念。社会学提供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意识形态和权力变更等方面的思想。哲学史提供知识来源、认识过程、知识类别、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观念。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来源于哲学,心理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都从哲学观念出发,以哲学假设为基础。
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纵观课程与教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人们对教学思想的系统研究要早于对课程的研究。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古代教学经验总结阶段、近代教育教学思想形成阶段以及现代教学理论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古代西方的学者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的教学思想,中国古代董仲舒、韩愈、朱熹等的教学思想,为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迅猛发展,近代教学理论逐渐形成,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其中,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在17世纪上半期出版,系统地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广泛普及教育的思想,构建了系统而连贯的学校教育体系,从而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卢梭在18世纪中期进一步发展了自然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发现教学和活动教学。赫尔巴特于19世纪初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明确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有着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且系统提出了四阶段教学过程理论,从而把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紧密统一起来,使教学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20世纪的教学论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理论:其一是以认识论和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其二是以心理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探讨教学的程序、人们对课程的系统研究相对较晚。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这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并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中应该实现哪些教育目标?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如何组织教育经验实现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将如何确定?对于这些问题的阐述,已经达到了课程开发理论的最高水平,从而标志着课程开发的最经典模式的产生。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在现代教育中存在着的二元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造成二者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从内容与过程独立的二元论思想出发,课程被看作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教材,教学就是知识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指导。教材与方法、内容与过程的关系是分离的、独立的。内容与过程关系的这种二元论思想的实质是把知识和知识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分裂开来,使原本相互统一的整体分裂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
(二)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指课程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后,教师和学生不再只是既定的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设计者。课程也不再只是制度课程,而是学生体验课程。课程与教学过程的进行总是包含着对内容的某种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美好期望,更加有效地传递社会希望学校所传递的内容。当今,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实施问题,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真正的课程改革也是教学改革。如果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时不更新教学观念、不改变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就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改革。课程改革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应该相辅相成。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互相促进,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2024-12-11 广告
课程与教学理论研讨: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Writehelp论文写作步骤如何使用:
1、登录http://www.writehelp.cn/微信一键扫码登录
2、好友助力即可免费使用AI一键生成论文功能,每个用户只能享受1次免费写作权益
3、输入论文题目(5-50字内或20个单词内,生成效果最佳)
4、点击一键生成,AI一键自动生成论文,10-30分钟内完成
5、知网和维普查重报告支持真伪验证,检测结果与学校一致
6、论文查重重复率超过30%,免费升级AI智能降重助力达标
7、内容逻辑连贯性、语句通顺度、结构完整性均在95%以上
一、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与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对于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当前课程与教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课程与教学理论面临的挑战
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理论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构建出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与教学理论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个体差异的日益突出
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理论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然而,如何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是当前课程与教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未来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这要求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未来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强化教师角色与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理论实施的关键。未来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应该更加关注教师的角色和专业素养,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论
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对于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教育领域的挑战和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课程与教学理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强化教师角色与专业素养等方向的发展,我们可以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专科毕业论文(含查重报告)
writehelp
¥28.8
本科毕业论文(含查重报告)
writehelp
¥38.8
硕士毕业论文(含查重报告)
writehelp
¥58.8
博士毕业论文(含查重报告)
writehelp
¥88.8
查
看
更
多
- 官方电话
- 在线客服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