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展开全部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在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衣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