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明白,什么才是你最重要的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01
《逻辑思维》有一期节目,题目叫《成大事者不纠结》,讲的是曾国藩如何在晚清乱局中腾挪辗转、明哲保身的故事。罗胖在节目最后对纠结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纠结就是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两个矛盾的结果放在了现在,而专注于当下,就是破解纠结最好的法门。
罗胖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朋友与一个女孩网恋,但是父母坚决反对,要是跟女孩子一起,就是对父母的不孝;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又断送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所以很纠结。
罗胖给出的建议是,爱这个女孩就去爱,该结婚就结婚;该孝顺父母就孝顺父母,哪有父母会一辈子记恨子女的?
我想罗胖给的建议还是太武断了,真的就没有记恨子女一辈子的父母么?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按辈分算是我表姨。80年代末恋爱结婚,对象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的穷小子。当时表姨家里还算富裕,看不上那个乡下来的小子,对两个人的恋情百般阻挠。可是两个人爱的非常深厚,冲破重重阻拦,结为伉俪。结婚的时候,女方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去,表姨的父母从此和她断绝了关系。即使20多年过去了,表姨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完全和解。每当提起这件事,表姨的话语里都充满了怨恨。
所以,要是知道后果没有那么严重,谁还会在那里纠结呢?
02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架天平,每当需要做出取舍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衡量哪个更重一些。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天中午,同事招呼你去吃饭,虽然你肚子已经饿了,但是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干完,你马上要做的决定,就是先去吃饭还是先完成工作。这时,你就把工作和吃饭放在天平上开始衡量了。当然,这取决于你工作的性质和饥饿的程度,在不同情况下,你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第一种情况,工作没有那么急,而你又非常饿,你极有可能选择先去吃饭,然后回来继续工作;
第二种情况,工作非常急迫,而你也没有那么饿,你可能会选择先完成工作,再安心的去吃饭;
第三种情况,工作非常急迫,但是饿得已经头昏眼花了,这种情况极易让人产生纠结的心理,不过纠结过后,到了最终需要下决定的时候,不同的人会往天平的不同端压上重量。有的人会把工作推到一边,冒着被领导很批一顿的风险去吃饭;有的人就会选择忍着饥饿,先把工作完成,然后再去吃饭,或者通过让同事带饭、叫外卖等方式解决吃饭问题,甚至干脆就不吃了,饿上一下午。
所以,破除纠结的方法很简单,选择其中一个,并承担后果。
03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在面临两难的选择时,会向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心理咨询师征求意见,其实这也是为了给天平增加重量而已。
《活得明白》的作者贾杰说,答案就在你心里。
其实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得有失。 纠结真正的代价,不在于选择的错误,而在于纠结时浪费的时间。
无论你多么纠结,最终仍然需要作出决定的,谁也躲不过。有的人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难事;还有些人谨小慎微,犹犹豫豫,每做一次决定都像唐僧取经那么难。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除了性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前者清楚地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所以做任何选择都会以这件事为基础来衡量,往往可以快速地做出决定;后者显然内心中没有这样一种事情,很多事情在他们眼里的重要性都相差无几,他们不愿承担放弃的后果,所以需要不停地比较、衡量。
不用说,你也知道前者与后者相比,更有可能得到精彩的人生。因为后者把太多的时间都消耗在了比较之中,即使做出决定也会不停地后悔。
要想获得更高的人生质量,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事,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呢?
04
最重要的事,其实是你最关心和在乎的事。
每个人最重要的事都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不断改变的。孔子说,四十不惑,就是说人要到四十岁才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立足于当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最重要的事情。小孩子会觉得糖果最重要的;上学时会觉得成绩最重要;恋爱时爱情最重要;生病时健康最重要;为人父母之后,孩子又成了最重要的。
如果立足于长远,用远方的愿景来衡量现在的事情,有些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韩信之所以能够容忍胯下之辱,就是因为在他心里未来的功成名就比现在争一时之气更加重要;司马迁之所以能忍辱负重,就是因为在他心里完成《史记》的撰写,比自己的名誉更加重要。
如果你要说,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啊?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参考,想像你独自坐着小船在海上漂流,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的船破了个洞,需要你不断把自己的行李扔到海里,才能坚持到最近的小岛。你的行李里放着各种你认为都很重要的东西(金钱、事业、家庭、尊严、健康、美貌等等),最开始扔掉的,往往是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东西,而留到最后的,就是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事。
好的,如果你把重要的事都排好了顺序,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05
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小孩子可以选择当时得到实验人员的棉花糖,或者选择放弃当时的棉花糖,等待一段时间,得到双份的棉花糖。
不同的小孩子有不同的选择策略,无论是选择马上吃到棉花糖,还是选择等待之后得到双份的棉花糖。他们内心的天平上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等待的痛苦,一种是多出的快乐。
通过这些孩子的跟踪的研究,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能为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成绩、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等等。
但是参加实验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些。很多孩子包括成年人都认为即时的享乐要远远重于未来的成功。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王牌贱谍》,写的是一个精英特工和足球流氓哥哥一起完成特殊任务的故事,虽然这个电影污的可以,情节也比较滥,但是它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放在一起碰撞,还是能引发一定的思考。那个精英特工,虽然思维敏捷,身手矫健,但是孑然一身;他那个足球流氓哥哥,虽然呆头呆脑,醉生梦死,一家人度日艰难,但是夫妻恩爱,儿女满堂,引得特工先生好生羡慕。
从一个角度来看,那个足球流氓哥哥简直过得一塌糊涂;换个角度来看,他又成了人生赢家。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一个好的社会,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而是包容各类人的不同选择,在不违反公共道德和法律规定的大前提下,鼓励大家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明白了自己最重要的事,并愿意为之承担后果,也许人生不一定会变得多么伟大,但至少不再会被纠结绊住双腿。
《逻辑思维》有一期节目,题目叫《成大事者不纠结》,讲的是曾国藩如何在晚清乱局中腾挪辗转、明哲保身的故事。罗胖在节目最后对纠结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纠结就是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两个矛盾的结果放在了现在,而专注于当下,就是破解纠结最好的法门。
罗胖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朋友与一个女孩网恋,但是父母坚决反对,要是跟女孩子一起,就是对父母的不孝;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又断送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所以很纠结。
罗胖给出的建议是,爱这个女孩就去爱,该结婚就结婚;该孝顺父母就孝顺父母,哪有父母会一辈子记恨子女的?
我想罗胖给的建议还是太武断了,真的就没有记恨子女一辈子的父母么?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按辈分算是我表姨。80年代末恋爱结婚,对象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的穷小子。当时表姨家里还算富裕,看不上那个乡下来的小子,对两个人的恋情百般阻挠。可是两个人爱的非常深厚,冲破重重阻拦,结为伉俪。结婚的时候,女方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去,表姨的父母从此和她断绝了关系。即使20多年过去了,表姨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完全和解。每当提起这件事,表姨的话语里都充满了怨恨。
所以,要是知道后果没有那么严重,谁还会在那里纠结呢?
02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架天平,每当需要做出取舍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衡量哪个更重一些。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天中午,同事招呼你去吃饭,虽然你肚子已经饿了,但是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干完,你马上要做的决定,就是先去吃饭还是先完成工作。这时,你就把工作和吃饭放在天平上开始衡量了。当然,这取决于你工作的性质和饥饿的程度,在不同情况下,你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第一种情况,工作没有那么急,而你又非常饿,你极有可能选择先去吃饭,然后回来继续工作;
第二种情况,工作非常急迫,而你也没有那么饿,你可能会选择先完成工作,再安心的去吃饭;
第三种情况,工作非常急迫,但是饿得已经头昏眼花了,这种情况极易让人产生纠结的心理,不过纠结过后,到了最终需要下决定的时候,不同的人会往天平的不同端压上重量。有的人会把工作推到一边,冒着被领导很批一顿的风险去吃饭;有的人就会选择忍着饥饿,先把工作完成,然后再去吃饭,或者通过让同事带饭、叫外卖等方式解决吃饭问题,甚至干脆就不吃了,饿上一下午。
所以,破除纠结的方法很简单,选择其中一个,并承担后果。
03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在面临两难的选择时,会向亲戚、朋友、同事,甚至心理咨询师征求意见,其实这也是为了给天平增加重量而已。
《活得明白》的作者贾杰说,答案就在你心里。
其实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得有失。 纠结真正的代价,不在于选择的错误,而在于纠结时浪费的时间。
无论你多么纠结,最终仍然需要作出决定的,谁也躲不过。有的人处事果断,雷厉风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难事;还有些人谨小慎微,犹犹豫豫,每做一次决定都像唐僧取经那么难。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除了性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前者清楚地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所以做任何选择都会以这件事为基础来衡量,往往可以快速地做出决定;后者显然内心中没有这样一种事情,很多事情在他们眼里的重要性都相差无几,他们不愿承担放弃的后果,所以需要不停地比较、衡量。
不用说,你也知道前者与后者相比,更有可能得到精彩的人生。因为后者把太多的时间都消耗在了比较之中,即使做出决定也会不停地后悔。
要想获得更高的人生质量,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事,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呢?
04
最重要的事,其实是你最关心和在乎的事。
每个人最重要的事都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不断改变的。孔子说,四十不惑,就是说人要到四十岁才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立足于当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最重要的事情。小孩子会觉得糖果最重要的;上学时会觉得成绩最重要;恋爱时爱情最重要;生病时健康最重要;为人父母之后,孩子又成了最重要的。
如果立足于长远,用远方的愿景来衡量现在的事情,有些看上去很重要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韩信之所以能够容忍胯下之辱,就是因为在他心里未来的功成名就比现在争一时之气更加重要;司马迁之所以能忍辱负重,就是因为在他心里完成《史记》的撰写,比自己的名誉更加重要。
如果你要说,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啊?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参考,想像你独自坐着小船在海上漂流,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的船破了个洞,需要你不断把自己的行李扔到海里,才能坚持到最近的小岛。你的行李里放着各种你认为都很重要的东西(金钱、事业、家庭、尊严、健康、美貌等等),最开始扔掉的,往往是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东西,而留到最后的,就是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事。
好的,如果你把重要的事都排好了顺序,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有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05
很多人都听说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小孩子可以选择当时得到实验人员的棉花糖,或者选择放弃当时的棉花糖,等待一段时间,得到双份的棉花糖。
不同的小孩子有不同的选择策略,无论是选择马上吃到棉花糖,还是选择等待之后得到双份的棉花糖。他们内心的天平上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等待的痛苦,一种是多出的快乐。
通过这些孩子的跟踪的研究,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些能为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成绩、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等等。
但是参加实验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些。很多孩子包括成年人都认为即时的享乐要远远重于未来的成功。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王牌贱谍》,写的是一个精英特工和足球流氓哥哥一起完成特殊任务的故事,虽然这个电影污的可以,情节也比较滥,但是它把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放在一起碰撞,还是能引发一定的思考。那个精英特工,虽然思维敏捷,身手矫健,但是孑然一身;他那个足球流氓哥哥,虽然呆头呆脑,醉生梦死,一家人度日艰难,但是夫妻恩爱,儿女满堂,引得特工先生好生羡慕。
从一个角度来看,那个足球流氓哥哥简直过得一塌糊涂;换个角度来看,他又成了人生赢家。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一个好的社会,不应该要求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而是包容各类人的不同选择,在不违反公共道德和法律规定的大前提下,鼓励大家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明白了自己最重要的事,并愿意为之承担后果,也许人生不一定会变得多么伟大,但至少不再会被纠结绊住双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