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展开全部
曼昆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原理》是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如果受众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的话,可以把之一去掉。
这套教材有三大特点,使其与众不同:1) 深入浅出,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2) 非常全面,我们碰到的绝大部分经济学话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3) 客观,尽可能全面的介绍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以下是书中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论的部分介绍。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我们永远处于选择之中。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破窗谬误”说,砸坏玻璃能刺激消费和生产,类似的道理还有“多难兴邦”什么的,其实这些钱不用来干这个,可以用来干其它的。
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一个人,有没有经济学?有,他仍然面临选择,仍然必须权衡,他选择休息,就没法工作,他去钓鱼,就没法采摘。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是所放弃的最大代价,因为你会放弃很多东西,而有些代价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曾经长期无法解释为什么钻石比水贵,其实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水和所有的钻石之间抉择,而总是在新增的一份水和新增的一份钻石之间选择。同样的,你是选择去看电影还是逛街,选择吃水果还是巧克力,都是在边际上做决定,尽管你并没有意识到。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能用利益激励的时候,绝不强迫,也不用道义和情怀。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交换其实永远都不是等价值交换。你花100块钱买了件衣服,一定是你觉得这件衣服的主观价值大于100块,而卖方的成本一定是低于100块,你们双方都觉得赚了,都产生了交易剩余。交换创造财富。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没有提比较优势和分工理论,其实这两个都和交易或者贸易相关。
国家之间,彼此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创造的价值大于彼此生产所有产品。
分工合作提高生产率。一根针,一只铅笔,如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绝对做不到这么便宜。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产权明晰、竞争充分的市场中,所有的购买者和所有的生产者都按照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动,价格会进行自动的调节,从而达到整体效率最优。任何计划和管制,都不会比这个更优,都有社会损失,短缺、排队等都是损失。
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产权不明晰时,或者由于外部性收益和损失无法界定到个人时,比如国防、污染等公共领域,市场存在失灵(有学者认为不存在失灵,这种 情况是市场无法工作,属于市场缺失),政府干预可以实现改善。
整体最优,并非局部最优,极端的两极分化也有可能是帕累托最优,有时需要政府调节各个群里的利益分配。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个人、企业员工和国家居民收入的最重要因素,通常这是由技术和管理创新带来的。
这既能揭示不同国家人民收入的差距,也可以指导政府的发展政策,尤其是长期政策,教育、鼓励创新等。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物以稀为贵,货币多了,钱不值钱了,反应为价格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短期的货币增发会刺激消费和生产,减少失业,但长期又会抵消收入的增加。
可以部分的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十分复杂,目前尚无确定性的分析)。
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并不是因为它用数学,而是它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一致:观察现象,提出理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的真伪。
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化学,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但是经济学这方面比较困难,比如你要验证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不可能在任何国家做一个操纵货币发行的实验的。所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天文学、生物进化论一样,必须在真实世界里收集数据。
经济学研究都非常重视历史事件的价值,以此来检验理论的解释力。比如,中东战争中断了原油供给,就给了经济学家一个研究自然资源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绝佳机会。
理论都是简约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假设,比如需求定律,说的是其它条件不变,仅仅价格变化时对需求量的影响。在现实世界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场景是其它条件不变的,这也就是同样作为科学,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并不能如牛顿定律一样准确的预测未来的原因。
当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图去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
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而政府或者政客在制定政策时,也倾向于听取经济学家的建议。但是,现实中,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
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找到正确的政策有时十分困难。但,这对于政客来说,却往往是其决策时最容易的部分。政客听取了经济学家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政策的建议以后,他/他们往往还需要听取其它方面的建议,包括:1)如何向公众解释;2)新闻如何报道;3)议会如何通过;4)哪些利益集团会支持和反对,会否影响支持率和选票。
大概不会有其它任何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学科,有这么严重的内部分歧了。迄今为止,经济学还存在着众多的流派,尤其宏观经济学领域。
1、科学判断不同
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一如天文学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经济学家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以及衡量经济变量的参数的权重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对按收入还是支出收税、市场对经济危机的调节能力、公共领域政府要不要干预等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而且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动态性、验证的困难性,不同的观点并不容易被证实或者证伪。
2、价值观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实证分析仅仅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但规范分析则要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了某种结果必须做出特定的选择。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但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尤其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这些并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
比如,设立最低工资会提高中等技能者的收入,但会导致低技能者和青少年的失业增加,这在实证分析时容易达成一致,但在规范分析时,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要不要照顾低技能者和青少年的利益就有了不同的判断。
3、感觉和现实的不统一
经济学家们的分歧有时被夸大了,在大量的领域,尤其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各种管制的危害、通货膨胀的成因等,经济学家其实是有着高度共识的。
经济学家的分歧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尤其研究方法论和基本假设不同,比如先验分析还是后验分析,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或者部分理性的,均衡能不能达到,经济周期长还是短等等。
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经济周期这个术语给人以误解,因为可以预测。现实世界里的波动,无法预测。
小到股市,大到金融或者经济危机,从历史来看,并没有现成的办法能做出确定性的解释和预测。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GDP是最容易监测的,但实际上,在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期,其它指标,比如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支出、投资、工业生产、住房消费、汽车销售额等,都会同步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同。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当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当衰退结束,GDP开始增加是,失业率逐渐减少。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还为经历过经济危机,即没经历过严重的社会危机。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这或许是所有经济学家争论的话题中,最重大也是最激烈的 一个。经济危机了,政府需要干预吗?
支持者认为,不甘于会造成更大的波动和破坏。反对者认为,应该让其自愈,干预政策的批准和见效都需要时间, 往往实际效果无法和现实合拍,甚至会引发更大的波动。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背后的分歧是危机的主因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
增加支出的作用力更加直接,但很难公平和高效。减税的作用相对间接,但是把决策充分分散化了。
3、货币政策应该按照规则这自定还是相机抉择?
货币超发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因,而政府无法靠自觉来抑制发放货币的冲动,从而造成政治性周期波动,因此应该制定规则,甚至把货币发行量写到宪法里。
但是反对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波动是十分复杂且不可预测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决定,不能僵化行事。
4、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但是控制通货膨胀也是有成本的。
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是好是坏?
5、政府应该平衡预算吗?
支持者认为负债和赤字早晚会加在子孙后代头上,而且会纵容政府不负责任的支出,甚至影响经济周期。
反对者认为政府需要考虑养老、教育、环保等在未来发生的事情,过度压缩开支会造成政府的短视行为。
6、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支持者认为一国储蓄是维持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因素,应该变所得税为消费税,减少遗产税。
反对者认为这些变化的作用十分微小,反而使富人受益,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减税。而降低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公共储蓄是更有效的方法。
这套教材有三大特点,使其与众不同:1) 深入浅出,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2) 非常全面,我们碰到的绝大部分经济学话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3) 客观,尽可能全面的介绍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以下是书中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论的部分介绍。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我们永远处于选择之中。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破窗谬误”说,砸坏玻璃能刺激消费和生产,类似的道理还有“多难兴邦”什么的,其实这些钱不用来干这个,可以用来干其它的。
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一个人,有没有经济学?有,他仍然面临选择,仍然必须权衡,他选择休息,就没法工作,他去钓鱼,就没法采摘。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是所放弃的最大代价,因为你会放弃很多东西,而有些代价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曾经长期无法解释为什么钻石比水贵,其实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所有的水和所有的钻石之间抉择,而总是在新增的一份水和新增的一份钻石之间选择。同样的,你是选择去看电影还是逛街,选择吃水果还是巧克力,都是在边际上做决定,尽管你并没有意识到。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能用利益激励的时候,绝不强迫,也不用道义和情怀。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交换其实永远都不是等价值交换。你花100块钱买了件衣服,一定是你觉得这件衣服的主观价值大于100块,而卖方的成本一定是低于100块,你们双方都觉得赚了,都产生了交易剩余。交换创造财富。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没有提比较优势和分工理论,其实这两个都和交易或者贸易相关。
国家之间,彼此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创造的价值大于彼此生产所有产品。
分工合作提高生产率。一根针,一只铅笔,如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绝对做不到这么便宜。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产权明晰、竞争充分的市场中,所有的购买者和所有的生产者都按照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动,价格会进行自动的调节,从而达到整体效率最优。任何计划和管制,都不会比这个更优,都有社会损失,短缺、排队等都是损失。
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产权不明晰时,或者由于外部性收益和损失无法界定到个人时,比如国防、污染等公共领域,市场存在失灵(有学者认为不存在失灵,这种 情况是市场无法工作,属于市场缺失),政府干预可以实现改善。
整体最优,并非局部最优,极端的两极分化也有可能是帕累托最优,有时需要政府调节各个群里的利益分配。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个人、企业员工和国家居民收入的最重要因素,通常这是由技术和管理创新带来的。
这既能揭示不同国家人民收入的差距,也可以指导政府的发展政策,尤其是长期政策,教育、鼓励创新等。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物以稀为贵,货币多了,钱不值钱了,反应为价格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短期的货币增发会刺激消费和生产,减少失业,但长期又会抵消收入的增加。
可以部分的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十分复杂,目前尚无确定性的分析)。
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并不是因为它用数学,而是它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一致:观察现象,提出理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的真伪。
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化学,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但是经济学这方面比较困难,比如你要验证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是不可能在任何国家做一个操纵货币发行的实验的。所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天文学、生物进化论一样,必须在真实世界里收集数据。
经济学研究都非常重视历史事件的价值,以此来检验理论的解释力。比如,中东战争中断了原油供给,就给了经济学家一个研究自然资源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绝佳机会。
理论都是简约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假设,比如需求定律,说的是其它条件不变,仅仅价格变化时对需求量的影响。在现实世界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场景是其它条件不变的,这也就是同样作为科学,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并不能如牛顿定律一样准确的预测未来的原因。
当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图去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
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会影响政府的决策,而政府或者政客在制定政策时,也倾向于听取经济学家的建议。但是,现实中,经济学家的建议并不总是被采纳。
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找到正确的政策有时十分困难。但,这对于政客来说,却往往是其决策时最容易的部分。政客听取了经济学家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政策的建议以后,他/他们往往还需要听取其它方面的建议,包括:1)如何向公众解释;2)新闻如何报道;3)议会如何通过;4)哪些利益集团会支持和反对,会否影响支持率和选票。
大概不会有其它任何可以被称之为科学的学科,有这么严重的内部分歧了。迄今为止,经济学还存在着众多的流派,尤其宏观经济学领域。
1、科学判断不同
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一如天文学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经济学家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以及衡量经济变量的参数的权重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对按收入还是支出收税、市场对经济危机的调节能力、公共领域政府要不要干预等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而且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动态性、验证的困难性,不同的观点并不容易被证实或者证伪。
2、价值观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实证分析仅仅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但规范分析则要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了某种结果必须做出特定的选择。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但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尤其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这些并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
比如,设立最低工资会提高中等技能者的收入,但会导致低技能者和青少年的失业增加,这在实证分析时容易达成一致,但在规范分析时,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要不要照顾低技能者和青少年的利益就有了不同的判断。
3、感觉和现实的不统一
经济学家们的分歧有时被夸大了,在大量的领域,尤其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各种管制的危害、通货膨胀的成因等,经济学家其实是有着高度共识的。
经济学家的分歧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尤其研究方法论和基本假设不同,比如先验分析还是后验分析,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或者部分理性的,均衡能不能达到,经济周期长还是短等等。
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
经济周期这个术语给人以误解,因为可以预测。现实世界里的波动,无法预测。
小到股市,大到金融或者经济危机,从历史来看,并没有现成的办法能做出确定性的解释和预测。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GDP是最容易监测的,但实际上,在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期,其它指标,比如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支出、投资、工业生产、住房消费、汽车销售额等,都会同步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同。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当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当衰退结束,GDP开始增加是,失业率逐渐减少。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还为经历过经济危机,即没经历过严重的社会危机。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这或许是所有经济学家争论的话题中,最重大也是最激烈的 一个。经济危机了,政府需要干预吗?
支持者认为,不甘于会造成更大的波动和破坏。反对者认为,应该让其自愈,干预政策的批准和见效都需要时间, 往往实际效果无法和现实合拍,甚至会引发更大的波动。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背后的分歧是危机的主因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
增加支出的作用力更加直接,但很难公平和高效。减税的作用相对间接,但是把决策充分分散化了。
3、货币政策应该按照规则这自定还是相机抉择?
货币超发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因,而政府无法靠自觉来抑制发放货币的冲动,从而造成政治性周期波动,因此应该制定规则,甚至把货币发行量写到宪法里。
但是反对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波动是十分复杂且不可预测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决定,不能僵化行事。
4、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但是控制通货膨胀也是有成本的。
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是好是坏?
5、政府应该平衡预算吗?
支持者认为负债和赤字早晚会加在子孙后代头上,而且会纵容政府不负责任的支出,甚至影响经济周期。
反对者认为政府需要考虑养老、教育、环保等在未来发生的事情,过度压缩开支会造成政府的短视行为。
6、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支持者认为一国储蓄是维持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因素,应该变所得税为消费税,减少遗产税。
反对者认为这些变化的作用十分微小,反而使富人受益,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减税。而降低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公共储蓄是更有效的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