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一场修行的旅程

 我来答
新科技17
2022-07-30 · TA获得超过59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3万
展开全部
我认识一位佛友,十几年如一日,每逢星期天去西湖边放生,骑单车来回。她把这里当成了一个菩萨道场,放飞物命。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坚持下来。她把自己的生活降到最低标准,拿出钱来做功德,这份执着的善举实属不易。红尘世界,多数学佛、信佛之人,难免有功利之心,但在我看来她未必是。

三年前的六月六日,她将我领进佛门,皈依三宝。从此人生有了佛法作伴,佛音缭绕。

皈依那天,师傅拿出扇子,扇子背面印着慈悲喜舍四个字。他说:“你们学佛,只要做到慈悲喜舍,学佛就算学到家了。”当时对他的开示一知半解,后来查阅资料,才知这是蕴含“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四无量心的意思。常怀慈悲心,心住平等舍,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是学佛的一种境界。

学佛是一个漫长且要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毅力,也需要信心,更需要智慧。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念物不是累积数字,而是清净心地。合掌不是双手作秀,而是恭敬万物。禅定不是长坐不起,而是心无挂碍。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欲。信佛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践行无我。”如此见地,在我看来就是学佛的智慧。不拘形式,心存恭敬,广种福田!

学佛要做到不做作,不矫情才好。不是身挂佛珠,手戴佛串就算信佛。不披禅衣长衫,照样心静如镜。

学佛之人在学佛后要让自己的言行有所变化,已前不懂的现在要懂,譬如五戒、十善;已前没做好的,现在尽量做好,譬如慈悲、放下。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之人,吃五谷杂粮,用俗眼观世界。情急之下,难免有脾气、难免口不择言,造口业;更难免计较,生嗔痴心。但只要你心存忏悔,真心悔过,每次修正一点点,你还是善良的,你还是有进步的。

在寺院,我看到一位身穿志工背心的70多岁的老奶奶,和颜悦色,一脸的慈眉善目。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整天怨天尤人,戻气十足的人是很难有此面相的。裟婆世界,本来就苦多乐少,七情烦恼如影相随。人身不易,别让贪婪、嗔恨和愚痴束缚于己,名利也好,钱财也罢,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来了接着,去了也不可惜。所以学佛就要记住因果、无常,懂得珍惜,适时放下。守住自己做人的道德良心底线,就会心若菩提、莲花自开。累积功徳,成就道业,如此这般,年老的你也会有一个慈眉善目的菩萨之相!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在因果里。”这话不假!因果里的一半都是缘聚缘散,前世今生业力福报所至。就象你投胎转世由不得你一样,你没有福报就不可能生在富贵人家,但至少另一半的命运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握在自己手里的一半要坚持、要努力;留在因果里的一半就要随缘。

学佛的人,修行永远在路上。心若菩提,口吐莲花,如此这般,不枉佛的教诲!

有人说:旅行是短途的修行,而人生的修行则是一场长途的跋涉。在因果的世界里,修正自己的言行,放下所有的执念,无需走进佛门,心也会轻松自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