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口结舌的意思
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像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例句:罪证俱在,他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近义词;
拙嘴笨舌
[zhuōzuǐbènshé]
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
出处:清·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例句:她也想不到~的东方汉阳,在这样节骨眼的时刻,居然也有一套完整的生活哲理。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口若悬河
[kǒuruòxuánhé]
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释义:听郭象说话,就好像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2、侃侃而谈
[kǎnkǎnértán]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例句:小明在讲演比赛时,不拿稿子,侃侃而谈。
意思: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例句:他这一席话说得我~,无言以对。
语法:“张口结舌”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补语;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含贬义。
近义词:
一、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
例句:王庆被范全说得~。
二、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例句:妈妈几句话就把他说得~了。
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
张口结舌(拼音:zhāngkǒujiéshé)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补语;亦作“钳口结舌”。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吱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有名的学者,名叫公孙龙。
他早年曾游学魏国,魏国公子魏牟非常崇拜公孙龙的学识,后改学庄子学说,才知学海无涯。一天,公孙龙又遇见了魏牟,便说道:“我自幼聪慧,学识渊博,能够使百家智土困惑不解,能够使众多善辩之人理屈词穷。如今我听了庄子的言谈,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论辩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学识不如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