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音质是什么
展开全部
问题一:人的声音是由什么决定的 为什么声音特别难听呢?只是个人的听觉不习惯而产生的不适感引起的,例如如果一个你很喜欢的人,他的声音不管别人怎么认为难听,你都觉得好听的。所以用另一种方式去缓和这种错误听觉。调整一下就好了。
另外,一个人的声音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问题二:人的声音大小跟什么有关 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
音乐
相关信息
记忆中的儿歌有谁知道 曾经记忆中那个经典......
谁帮我谱曲 在女儿一周岁生日那天,我为她......
记忆中的儿歌有谁知道 曾经记忆中那个经典......
宝宝故意乱唱歌词 宝宝两周岁时开始会唱歌......
各位推荐一下给三个多月宝宝听什么样的音乐......
帮我猜八个字 花飞花落花 满天, 情来......
怎样治疗偏头痛?
想找关于学习方面的儿歌 亲爱的各位妈妈:......
口苦都有哪些分类呢....
急~急~~大家帮帮我!
黄头侧颈龟
好声音张伟
《妈妈的等待》背景音乐
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的形成
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
问题三:声和声音有什么区别?是人能听到的才叫声音吗 声音听觉理论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声音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
问题四:这些音质有什么区别?我们人耳能区分出他们的差别么? 其实标准音质我们普通人听就很好了,就像是我们平常下载的mp3(码率:240-320kbps),高音质的码率更高,超高音质就是没有经过音频压缩,CD级别音质,我们现在买的正版音乐专辑都是CD,CD 的音质是最好,没有任何音质损失。望有所助!
问题五:人的声音频率是多少 童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60-880Hz,低音频率范围为196-700Hz,女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20-1.1KHz,低音频率范围为200-700KHz,男声高音频率范围为160-523KHz低音频率范围为80-358Hz。
问题六:这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有人在用吗?音质怎样?谢谢!!! 50分 吉蓝 N9
问题七:请问人是怎么感受声音频率的? 人类能感受声音的频率为20 Hz~20000 Hz,那么,人类的听力是怎么形成的呢?人类是怎样感受声音的频率的呢?
当中耳传声装置把声波振动顺利地送入内耳后,从读毛细胞的电变化、化学介质释放、神经冲动的产生开始,便进入了生理性感音过程。
人耳不仅是要听取那些单调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听取并识别语言,而语言信息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容,它的各种频率成分和强度,都随着时间而瞬息万变,非常不恒定,听觉系统的功能就是感受和辨别声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这意味着听觉生理活动涉及到对声音频率、强度、方位与时间过程等的分析过程。那么,人耳究竟是怎样完成这一分析过程的呢?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较多关注听觉系统特别是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问题。让我们先讨论一下人耳是如何感受不同声音频率的。
早在1863年,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Helmholtz)提出了“共振学说”,认为耳蜗本身是一个共振器,能对声音进行初步分析,每一个声音频率在基底膜上具有一定的共振部位,并认为基底膜横行纤维是产生共振的结构,横行纤维有一定的张力。但是经过以后的实验证明,基底膜并无张力,而且基底膜对两种频率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振动不完全分开,而是有重叠之处。因此把基底膜横行纤维看作是共振单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赫尔姆霍茨本人后来也放弃了共振理论。尽管如此,他所认为的基底膜不同部位感受到不同的频率的概念,却很有原则性的意义,也是后来共振学说得以继续发展的根据。这种概念,后来发展成为部位学说,即不同部位的声音使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有差别,兴奋部位是频率分析的依据,它遵循部位原则,按照这一观点,有关声音频率的信息主要是靠前庭蜗神经上冲动发放的空间构型来传送的。
另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义,认为人耳所以能分析声音的频率并不取决于基底膜的特定部位,而是不同频率的声音使听神经兴奋后发放不同声音的冲动,冲动频率是声音频率分析的依据,因而称为“冲动频率学说”,它遵循时间原则,按照这一观点,有关声音频率的信息是靠冲动发放的时间构型来传送的。上述两种观点,长期以来意见分歧很大,各的各的实验依据,一强调部位(空间),二强调冲动发放频率(时间)。其实,这两种观点并非互不相容,它们可能是互相补充的。而“行波论”和“排放论”是比较能够代表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说。先分析一下“行波论”。美籍匈牙利学者贝克赛(Bekesy)在显微镜下对耳蜗的细微观察以及在他所设计的耳蜗模型上的研究都发现,当声音作用于耳蜗时它所引起的基底膜波动并不仅限于某一部分,而是一种行波,沿全基底膜进行。什么叫做行波呢?当你将绳的一端系在墙上,手执绳的另一端,迅速地上下抖动时,就可以看见有波从抖动端传出,绳拉得越松,则波前进得越慢,其振幅在行进过程中逐渐消失,这种波叫做“行波。声音从卵圆窗传进内耳的波动,也是一种行波,使全基底膜都产生振动,并从耳蜗基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移动,当振幅逐渐上升到最高峰后,迅速下降。行波在基底膜上移动的过程中,行波的振幅是变化的,振幅最大点的位置以及行波移动的距离都随声音的频率而变。在高频 *** 时振幅最大点靠近耳蜗基底部,频率降低时则靠近蜗顶。在行波振幅最大处,基底膜上盖膜与网状层之间的剪式运动最大,因而螺旋器毛细胞受到的 *** 最强。按照部位学说,行波论认为振幅最大点的位置就是对声音频率分析的依据,说明基底膜靠近镫骨处接受高频声 *** ,靠蜗孔处接受低频声 *** ,当中按频率高低次序排列。
除了对行波的直接观察外,前苏联生理学家安德烈耶夫(Andeiv)通过对动物条件反射的实验......>>
问题八:为什么手机唱歌有许多人的音质那么好?如果是有设备,是什么设备啊 100分 便携话筒,然后就是软件的问题,好的k歌软件自带混音,有了混音你的声音就会带感。
问题九:无损音质和超品音质区别在哪,人耳能感知多少? 我的个人感受是,觉得无损音乐无论是声场,还是高音和低音都比超音质好,至少有的歌曲声场突出明显
另外,一个人的声音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问题二:人的声音大小跟什么有关 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
音乐
相关信息
记忆中的儿歌有谁知道 曾经记忆中那个经典......
谁帮我谱曲 在女儿一周岁生日那天,我为她......
记忆中的儿歌有谁知道 曾经记忆中那个经典......
宝宝故意乱唱歌词 宝宝两周岁时开始会唱歌......
各位推荐一下给三个多月宝宝听什么样的音乐......
帮我猜八个字 花飞花落花 满天, 情来......
怎样治疗偏头痛?
想找关于学习方面的儿歌 亲爱的各位妈妈:......
口苦都有哪些分类呢....
急~急~~大家帮帮我!
黄头侧颈龟
好声音张伟
《妈妈的等待》背景音乐
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的形成
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
问题三:声和声音有什么区别?是人能听到的才叫声音吗 声音听觉理论
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声音三要素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
问题四:这些音质有什么区别?我们人耳能区分出他们的差别么? 其实标准音质我们普通人听就很好了,就像是我们平常下载的mp3(码率:240-320kbps),高音质的码率更高,超高音质就是没有经过音频压缩,CD级别音质,我们现在买的正版音乐专辑都是CD,CD 的音质是最好,没有任何音质损失。望有所助!
问题五:人的声音频率是多少 童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60-880Hz,低音频率范围为196-700Hz,女声高音频率范围为220-1.1KHz,低音频率范围为200-700KHz,男声高音频率范围为160-523KHz低音频率范围为80-358Hz。
问题六:这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有人在用吗?音质怎样?谢谢!!! 50分 吉蓝 N9
问题七:请问人是怎么感受声音频率的? 人类能感受声音的频率为20 Hz~20000 Hz,那么,人类的听力是怎么形成的呢?人类是怎样感受声音的频率的呢?
当中耳传声装置把声波振动顺利地送入内耳后,从读毛细胞的电变化、化学介质释放、神经冲动的产生开始,便进入了生理性感音过程。
人耳不仅是要听取那些单调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听取并识别语言,而语言信息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容,它的各种频率成分和强度,都随着时间而瞬息万变,非常不恒定,听觉系统的功能就是感受和辨别声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这意味着听觉生理活动涉及到对声音频率、强度、方位与时间过程等的分析过程。那么,人耳究竟是怎样完成这一分析过程的呢?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较多关注听觉系统特别是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问题。让我们先讨论一下人耳是如何感受不同声音频率的。
早在1863年,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Helmholtz)提出了“共振学说”,认为耳蜗本身是一个共振器,能对声音进行初步分析,每一个声音频率在基底膜上具有一定的共振部位,并认为基底膜横行纤维是产生共振的结构,横行纤维有一定的张力。但是经过以后的实验证明,基底膜并无张力,而且基底膜对两种频率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振动不完全分开,而是有重叠之处。因此把基底膜横行纤维看作是共振单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赫尔姆霍茨本人后来也放弃了共振理论。尽管如此,他所认为的基底膜不同部位感受到不同的频率的概念,却很有原则性的意义,也是后来共振学说得以继续发展的根据。这种概念,后来发展成为部位学说,即不同部位的声音使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有差别,兴奋部位是频率分析的依据,它遵循部位原则,按照这一观点,有关声音频率的信息主要是靠前庭蜗神经上冲动发放的空间构型来传送的。
另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义,认为人耳所以能分析声音的频率并不取决于基底膜的特定部位,而是不同频率的声音使听神经兴奋后发放不同声音的冲动,冲动频率是声音频率分析的依据,因而称为“冲动频率学说”,它遵循时间原则,按照这一观点,有关声音频率的信息是靠冲动发放的时间构型来传送的。上述两种观点,长期以来意见分歧很大,各的各的实验依据,一强调部位(空间),二强调冲动发放频率(时间)。其实,这两种观点并非互不相容,它们可能是互相补充的。而“行波论”和“排放论”是比较能够代表上述两种观点的学说。先分析一下“行波论”。美籍匈牙利学者贝克赛(Bekesy)在显微镜下对耳蜗的细微观察以及在他所设计的耳蜗模型上的研究都发现,当声音作用于耳蜗时它所引起的基底膜波动并不仅限于某一部分,而是一种行波,沿全基底膜进行。什么叫做行波呢?当你将绳的一端系在墙上,手执绳的另一端,迅速地上下抖动时,就可以看见有波从抖动端传出,绳拉得越松,则波前进得越慢,其振幅在行进过程中逐渐消失,这种波叫做“行波。声音从卵圆窗传进内耳的波动,也是一种行波,使全基底膜都产生振动,并从耳蜗基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移动,当振幅逐渐上升到最高峰后,迅速下降。行波在基底膜上移动的过程中,行波的振幅是变化的,振幅最大点的位置以及行波移动的距离都随声音的频率而变。在高频 *** 时振幅最大点靠近耳蜗基底部,频率降低时则靠近蜗顶。在行波振幅最大处,基底膜上盖膜与网状层之间的剪式运动最大,因而螺旋器毛细胞受到的 *** 最强。按照部位学说,行波论认为振幅最大点的位置就是对声音频率分析的依据,说明基底膜靠近镫骨处接受高频声 *** ,靠蜗孔处接受低频声 *** ,当中按频率高低次序排列。
除了对行波的直接观察外,前苏联生理学家安德烈耶夫(Andeiv)通过对动物条件反射的实验......>>
问题八:为什么手机唱歌有许多人的音质那么好?如果是有设备,是什么设备啊 100分 便携话筒,然后就是软件的问题,好的k歌软件自带混音,有了混音你的声音就会带感。
问题九:无损音质和超品音质区别在哪,人耳能感知多少? 我的个人感受是,觉得无损音乐无论是声场,还是高音和低音都比超音质好,至少有的歌曲声场突出明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