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故事ppt

 我来答
世纪网络17
2022-10-20 · TA获得超过59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0万
展开全部

老师是讲哪个学期的故事啊?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世界史1、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少孤贫,有志无力。

钓鱼于淮阴,寄[注:依靠或依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

信曰:“后必重报。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被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持刀杀我;如不能,出我胯下。

”信不得已,俯过胯下,市人皆小信怯。

后萧何[注:刘邦的丞相]三荐于汉王[注:汉王指刘邦],筑坛拜信为大将,佐汉有功,封信为三齐王

2、孙膑与庞涓

这个故事很久远了,发生在战国时候。

故事中,孙膑与庞涓曾同拜于一个师傅的门下,各有所长。

但庞涓,却在出道之后已是魏国的将军了仍猜忌着孙膑,怕孙膑的才情胜于自己。

于是,就生了狠毒的心,骗孙膑赴约,挖其膝盖骨,再墨型刺脸,置于囹圄。

当时,父亲讲述着,如章回小说那样,在紧张处截住,留在第二个晚上继续。

我便一整天的担心,担心孙膑的结局。

这一整天,我就会在放学后奔到与我们住的楼一条马路之隔的小山上,掩在草丛中 *** ,想父亲讲着的故事,任树梢上扑腾着有鸟儿飞过。

天黑了,窗外的小山已看不见,父亲便开始讲述囹圄中的孙膑了。

这一段,听得不轻松啊!那孙膑"疯疯颠颠"的,已站立不起,又破了相,不再是完好的形象。

所以,时月久了,看守的人也不太在意了。

就这么一天一天混着,有了人士相帮,孙膑就暗中见了来访的齐国使者,一吐自己的惨况。

齐国的使者惊讶之后,有了拯救的举动,带孙膑一起返齐。

这一走,孙膑最后的胜就注定了。

我悬了好几天的心便放下,长吐了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较量,庞涓必败。

果然,去齐国,孙膑的智慧与谋略展示出来,终让齐王信任,被任命为军师,为将军田忌谋划,再看着齐军出征。

这时候的孙膑,坐在帷幔围着的战车里,不露真容,但却在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那时父亲的讲述,把一个沉重的故事烙在我与姐姐的心里,为什么呢?父亲没有解释。

也许,父亲的本意就是讲故事,讲他读过的书,讲他自己也感慨的那些人生,让我们懂一段历史,然后,记住它,在以后的成长中有分辨善恶的标准。

最后,马陵一仗,孙膑、庞涓一决胜负了。

情节中,魏国与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于是,齐王便让田忌当大将,前往救韩。

这救韩,田忌率兵就直奔了魏国,捣毁老窝。

庞涓闻讯,只得撤出韩国,赶将回来。

这时齐兵已西去,庞涓穷追三日,见沿途的灶台逐渐减少,大喜,以为齐军懦弱,已逃遁大半,且不知中了孙膑之计。

这计,是孙膑身心遭辱的最后洗涮啊。

所以,那棵大树在被刮掉半块皮后写着:"庞涓死在这棵树下!"然后,孙膑等着,等着这一刻的到来,这时候的孙膑坚决,没有放庞涓一码的念头。

我便钦佩孙膑的分明,不含糊,对敌手狠狠地反击。

接着,听那个结局:庞涓追来了,追进了狭窄的山沟里,在傍晚将黑的夜色中看到那棵大树。

于是,划了火柴,让亮光照着,读那一行字,明白了自己的末日已到。

的确,是庞涓的末日了,那万箭拉开的气势,是孙膑坚定的命令,让燃起的火光告之四面埋伏的将士:是时候了,射!

庞涓倒下了,万箭之中,他自杀而亡。

但自杀之前,他留下的那句话是:"这一仗可让这小子出名了。

"这小子指的当然是孙膑。

由此,庞涓的狭隘、贪名声、容不下别人出色,直至死改变不了。

所以,孙膑的胜,消灭的是邪恶,是邪恶的一颗灵魂。

3、朱元璋

朱元璋,即明太祖。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后率农民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9年)。

尊师赔情

传说朱元璋登基后,在浙江微服察访。

这一天,他去多宝寺进香。

进殿以后,香烟缭绕,鼓钹齐鸣,朱元璋感到心旷神恰。

特别是多宝寺的名称,引起他的兴味,不禁脱口吟道:

“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

这本是朱元璋一时乘兴,信口而出。

谁知一个满身油污、衣着破旧的老秀才,竟不顾左右,昂首拈须,接着吟道:

“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

朱元璋一听,快活得象大伏天扇芭蕉扇似的。

他不仅是赞赏老秀才的才思敏捷,更主要的是他非常满意那个老秀才能把他这位皇帝比作如来,降福于民。

只是他没有暴露身份,只好默默地注视着老秀才;老秀才也仿佛遇到知音,含蓄地望着他笑。

逛罢多宝寺,朱元璋肚子有点饿了,路过山下一家小酒店时,便抬脚踅了进去。

当了天子,自然吃喝要讲究点,瞅了几瞅,小酒店实在没有啥可吃的东西,不禁摇摇脑袋,又吟了一联:

“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谁知老秀才跟在后面又听得一清二楚,随即摇头晃脑地吟出下联:

“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这又似甜酒浇到朱元璋的心窝窝,听了以后好不快活。

待老秀才一走,朱元璋吩咐随从说:“朕马上回都,你给朕把老秀才请到皇宫去。

朱元璋请老秀才干啥呢?原来朱元璋过去少读了书,建国后,感到立国理事,深为不便,他要为儿子请个饱学夫子。

皇太子当然不同于一般孩子,一连换了几个先生,都没有管教得住。

如今无意中发现老秀才才思敏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看来,老秀才不仅肚子有货,为人也有些古怪,朱元璋请他到皇宫去教书,他并不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他也无所谓。

只是冷冷地说:“试试看吧!”

头一天老秀才给太子教书,先是圈讲文章,之后,让太子背诵文章,自己便坐在椅子上闭起双目,摇头晃脑地轻轻吟起诗来。

一会,太子向两个伴读的书僮做起鬼脸,书僮便念道:

“先生教学生——头动;

“学生见先生——头痛!”

老秀才把戒尺一拍:“念的什么?。

“念的文章。

先生还未睁眼,一个书僮已蹑手蹑脚走到老秀才的座位旁边,伸手揪老秀才的耳朵。

这书僮仗着太子一向放肆惯了,好多老师招架不住,只好来个“冷锅贴饼——溜了”。

这样,他们越发胆大。

哪知这位老秀才可不同——说时迟,那时快,书僮的手刚近老秀才的耳朵边,老秀才伸手就抓住书僮的手反拧过来,书憧痛的鼻歪眼斜。

太子也不怠慢,举起戒尺就打,戒尺未落,老秀才伸出另一只手,又抓住太子的手。

喝声:“大胆!”把太子的手也反拧过来。

老秀才喝令:“跪下!”

书僮“扑咚”一声,双膝落地。

太子还倔强地挺身不动。

恰巧朱元璋朝罢回宫,从这里经过,看到儿子一只手被先生反拧着,额上出汗,脸色泛紫,便替儿子求情;“先生,饶他这一次吧!”

老秀才将头摇得象拨浪鼓:“陛下,不行啊!常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老秀才发起傻劲,竟把“万乘之尊”的朱元璋搞火了,喝道:“你放手不放手?”

老秀才直着喉咙说:“不放!”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人敢这样冒犯过他,他脸涨得通红,大声嚷道:“来人哪!”

武士纷纷跑来,朱元璋火头上下了命令,把老秀才抓了起来。

关起了老秀才,朱元璋回到皇宫还气呼呼地骂个不休。

皇后马娘娘一看朱元璋那黑脸胡桑的样子,心想,坏啦,老秀才准没命啦!她忙叫宫女沏上香茶,劝他息息怒:“皇上,昨个把老秀才夸上天;今个把老秀才气下地,为啥呢?”

朱元璋余气未消,就怎来怎去地一说。

马娘娘原是明情达理的人,心想,替儿子护短,罚先生不是,这是“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可是在他气头上劝谏,恐怕劳而无功。

就说:“陛下,跟愚夫子计较啥?你说咋办就咋办。

宫女,快给皇上进御膳!”

三杯两盏落肚,朱元璋脸色舒展开来。

马娘娘说:“陛下,你可记得,在淮西时,你曾说古往今来,世上有两种人没有私心。

“嗯……嗯——”

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

马娘娘接着说:“一个是治病的郎中,一个是教书的先生。

哪个郎中愿意他的病人翘辫子;哪个教书先生不愿意他的学生多识几个字,进学中举!”

“这倒也是。

马娘娘就势追上一句;“那末,太子太傅呢?”

朱元璋语气平和地说:“倒也是为太子好。

可这人太蛮横,连我去求情,他也不开缝。

“陛下,这不开缝好!他那是为大明的天下!”

“咋说?”

“这不开缝,就是教之严,太子才能上路。

玉要琢,方成器。

要是一开缝,往后太子还听他的话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先生哪里还能管得?往日先生脓包,管不好太子,教不了几天就跑了。

如今先生肚里有韬略,手中有武艺,可你竟把人家关起来,弄不好还要杀。

常言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师有师道,你把这些一齐丢了,大明天下不是也要完了吗?”

马皇后一席话,说得朱元璋懊悔起来:“别说了,把他放了,不就得了吗?”

“吃灯草的,讲的轻飘。

人家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关,又不明不白地放,叫我也不愿意!”

“那你说咋办呢?”

“你我领着太子去赔情。

“这个——”

“你要不要大明天下呢?为大明天下,只有这么办。

当时,朱元璋头脑还算清楚,便听信皇后的话,把太子叫来,严肃地责备一顿。

然后由太监领路,皇帝、皇后、太子径赴先生被押的地方。

老秀才还真倔,见他三人到来,竟别转身子,不理不睬。

朱元璋说:“老秀才,勿气嘛!那是寡人一时欠考虑,你还是教育有方的呀!”

马皇后说:“先生,皇帝率领太子向你赔情来啦!”

太子也说:“往后,愿听先生教诲:”

老秀才慢慢转过身子,让狱官去了枷,由太监和太子扶着回到书馆。

路上,老秀才一句话不讲,朱元璋和马皇后微笑着跟在后面。

到了书馆,老秀才在椅子上坐下,动动腿,伸伸手,慢吞吞地活动一下,看皇帝和皇后还是不急不躁,和颜悦色的,这才摊开纸,磨好墨,提起笔来,写了两行字。

写好后双手托起纸,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说:“老臣谢——恩——”

朱元璋拿起纸一看,愣住了,两眼又睁得圆圆的。

为啥呢?因为纸上写的两行字是——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正要发作,马皇后笑嘻嘻地说:“老先生,你念给皇上听听。

老秀才念道: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一听,紧绷着的脸又松弛下来,咧开嘴笑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