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是什么?
以前有赤豆打鬼的风俗,为了应对疫鬼作祟;相传西晋一个青年人好吃懒做,后来痛改前非;腊八粥也代表健康好运,大户人家或寺庙会煮粥施舍散发给穷人。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2024-11-07 广告
腊八粥寓意着和谐温暖,幸福美满、家和万事兴等,盛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1、腊八粥是祭祀的供品
腊八是祭祀神灵祖先的重要日子,祭祀用的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变成腊八粥。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准备好腊八粥来祭天拜地、祭祀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的恩泽庇佑,祈求来年万事如意。
2、庆祝丰收
腊八粥是采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各种食材汇聚了一年中每个季节的收获,具有合聚万物、调和千灵的含意,也是向天地神灵展示了一年来的收获,庆贺大丰收,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好收成。
3、积德行善
古时候富人家会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施舍给乞讨者、穷人等。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还可以抵御冬天的寒冷,这是喝腊八粥珍贵的地方。
各地腊八粥:
陕西:腊八粥熬好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北京: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腊八节
根据史料记载,“腊祭”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每年岁末古人会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腊祭”,他们祭祀的对象不是祖先,而是与农业活动有关的四方“神祇”。在祭祀活动中规定“八蜡以祀四方”,也就是用八种谷物来祭祀四方的八种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因为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认为生活中最根本的就是“吃饱穿暖”,所以对掌管农业相关的神灵非常敬仰。
直到现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依然盛行,而且煮粥所用的食材也不只限于8种。腊八粥用料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用料和做法也会有所区别,但不论哪一种都饱含了人们期盼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传统的腊八粥是有讲究的,其中5类食材不能少,寓意“五福俱全”,老传统别忘记。
第一类
为谷类,像常见的大米、糯米、小米、玉米糁、黑米等。
第二类
为豆类,像常见的赤小豆、黄豆、绿豆、芸豆、豌豆、扁豆等。
第三类
为药食类,像百合、枸杞、芡实等。
第四类
为坚果类,像核桃、莲子、花生、杏仁、葡萄干等。
第五类
为果蔬类,像红枣、桂圆、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