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常用药

 我来答
夕志画5204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353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3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4.5万
展开全部
鼻病是五官科之一,有一部分应在外科手术治疗。故而内服中药的已不很多了,根据本人经验作一介绍。

一、急性鼻炎

1.风寒型

常见症状:鼻塞,流涕清稀,喷嚏,言带鼻音,咳稀白痰,可伴微热恶寒、头疼。

治疗:祛风散寒。辛夷散加减。

方药:辛夷、白芷、薄荷、藁本、荆芥、防风、白前、桔梗、生甘草、鱼腥草、蝉蜕。

2.风热型

常见症状:鼻塞,流黄涕,质黏稠,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吐黄痰。

治疗:散风清热。桑菊饮加减。

方药:桑叶、菊花、薄荷、苍耳子、辛夷、白芷、桔梗、生甘草、杏仁、桑白皮、蝉蜕、鹅不食草

二、慢性鼻炎

1.肺经郁热

常见症状:鼻塞呈间歇性,语声重浊,涕黄浊,头晕胀,咽干,咳痰黄少。

治疗:疏风清热,通窍化湿。苍耳散加减。

方药: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藿香、菊花、桑白皮、黄芩、蝉蜕、鹅不食草。

2.气滞血瘀

常见症状:鼻塞呈交替型,晚间侧卧时下侧鼻塞加重,有时可出现黏性鼻涕、头胀痛,经常须以口呼吸,易致咽干,咳吐稀痰。

治疗:活血化瘀通窍。四物汤加减。

方药:当归、赤芍、川芎、郁金、姜黄、苍耳子、辛夷、白芷、鹅不食草。

3.湿浊阻滞

常见症状:鼻塞呈持续性,遇寒加重,涕稀薄或呈黏液性,反复发作或伴头痛,胸闷便溏。

治疗: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扁豆、陈皮、山药、莲肉、砂仁、生薏苡仁、桔梗、白芷、辛夷、苍耳子、石菖蒲、蝉蜕、鹅不食草。

三、急性鼻窦炎

中医习称鼻渊,或脑漏、脑崩、脑渊等。鼻窦有几种: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等,但中医并不强分。重点即在头额、面部的疼痛与压痛以及脓性分泌物。

常见症状:

鼻塞常张口呼吸,初起流稀白涕,渐变黄稠,黏结成块。可见眉间、额前、颞侧、颌面、头顶及后枕部等处压痛。

治疗:疏风通窍。芎菊茶调散加减。

方药:川芎、菊花、苦丁茶、薄荷、白芷、苍耳子、辛夷、荆芥、防风、生甘草、黄芩、鹅不食草、蝉蜕。

四、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由急性失治或治不得当,迁延时日而致,其特点是头胀痛虽较急性期为轻,但头昏明显,鼻涕臭秽,甚则呼出臭气,嗅觉减退。

常见症状:

鼻流浊涕,长时不断,一般以上午为多,黏稠涕与黄臭涕可交替出现。涕多时鼻塞,出涕后可暂通,并前额胀闷亦可缓解,头昏脑胀,思维退钝,鼻根酸胀,嗅觉和记忆减退,遇风寒则鼻塞甚而涕多。

治疗:益气排脓。玉屏风散加味。

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薏苡仁、熟附片、败酱草、辛夷、白芷、苍耳子、生甘草、桔梗、枳壳、赤芍、蝉蜕、鹅不食草。

五、萎缩性鼻炎

常由慢性鼻炎转致。鼻窍黏膜、骨膜,干燥枯萎,鼻窍宽大,鼻干咽燥,有大量黄绿色鼻涕积存,结痂恶臭,嗅觉障碍,严重的可成鼻臭症,令人难近。

治疗:养阴润燥。增液汤加味。

方药:玄参、生地、麦冬、首乌、龟板、牡蛎、川贝母、赤芍、桔梗、枳壳、生甘草、鹅不食草。

六、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最多见的是:对风寒过敏,接触风寒便鼻痒鼻塞、频打喷嚏、流清涕,阵发或反复发作。

治疗:消风脱敏。消风散加味。

方药:

羌活、防风、荆芥、川芎、厚朴、陈皮、生甘草、僵蚕、蝉蜕、藿香、苦丁茶、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