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浅谈这部电影即为生活的影片,为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 我来答
吃瓜小能手17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60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3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文|小爽姑娘吖

“你为什么要起诉你的父母?”,法官问道。

“因为他们生了我。”,一个12岁的小男孩一脸真挚的回答。

父母生育之恩却成为了被起诉的缘由?这样一个引发社会热议的案件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镜头转入小男孩所在的家庭:在拥挤不堪的屋子里,是小孩子交相的哭声,父亲一边气急败坏地骂骂咧咧一边没轻没重地推搡着小男孩,仿佛那不是一个孩子,而只是他的一个工具亦或是一个发泄物。母亲似乎忙于自己的事务,顾不上管任何人。破旧的餐桌腿上栓着一个铁链子,链子这头是哭声不止、撕心裂肺的妹妹,而母亲却似乎听不到一般对此无动于衷。

而此时,小男孩最关爱的妹妹因为来了经事,不得不面对被父母强行卖给商贩的现实。对承担了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生活重担的小男孩赞恩来说,这个家庭中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愤怒和无望;对不停生育却只生不养的父母,他更是心生愤恨。压迫和无奈之下,他走上法院,起诉了自己的父母。

这个让人不可思议、难以释怀的故事源自电影《何以为家》,它是根据黎巴嫩真实社会现状编制而成的。

不同于大部分电影场景的虚构化,《何以为家》实地取材,影片中的场景的是黎巴嫩贫民窟人民真实的水深火热的生活。整部电影不仅是取景,就连演员都来自于这片土地的实实在在生活的人们,电影的情节大部分都真实发生在他们身上,因此,它被称为“半纪录片”式电影。没有过多渲染,将最真实的生活景象展示在观众的眼帘,而最打动人心的恰恰是这种真实。

整部电影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赞恩在原生家庭的生活及待遇,另一条是赞恩离家后与单亲妈妈拉希尔的生活及待遇。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很多展示社会背景的暗线,比如:赞恩第一次发现妹妹来月经时,想方设法地帮助她隐藏,因为他知道女孩子一旦有了经事就会被嫁人,实际上是被卖掉。一个12岁的小男孩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呢?因为这是他身边的普遍现象,他告诉妹妹如果被发现,就可能像朋友艾丽娅的下场一样永远不能和家人见面,而且过的很不好。“艾丽娅”虽然是一个镜头中从未展示过的人物,但这个名字的出现就让我们意识到“艾丽娅”不是开始,妹妹也不会是终结,包括赞恩的母亲,她们都不是个例,而是社会普象。

今天,我将从家庭、社会及对个人的思考等方面来分析《何以为家》背后的展现的本质问题。在我看来,《何以为家》所承载的内容不仅仅是“生而不养”,更是一种含有教育意义的呼吁,同样的社会现象值得被社会、国家、家庭乃至每一个个体重视。

赞恩的原生家庭:12岁的赞恩,是除狱中的兄弟之外,家中最大的孩子。他的家中大约有六七个孩子,大孩子出去卖果汁挣钱,小孩子由大孩子带或者被铁链子拴住。

在本该享受童年读书玩乐的年纪,这些孩子早早地当了家,必须自己想尽办法活下去。他们明明拥有双亲,却和孤儿没有两异:自己工作、自己赚钱、照顾比自己更小的孩子,他们甚至比孤儿更可怜:还要忍受被父母使唤、殴打、辱骂,甚至一旦有了成人征兆就会被父母卖掉。

影片中赞恩的妹妹被发现来例假之后,商贩就上门提亲,狠心的父母仅仅用几只鸡就同意将女儿送走了。妹妹不乐意走,赞恩竭力地阻止父母,但还是无法避免的父亲扔上摩托车后座,强制送走的命运。仅仅十来岁的孩子,就因为结婚失去了生命。

妹妹过世,其父母是执刀的刽子手!当赞恩将他们告上法庭时,他们泪眼婆娑地去辩解,在他们身上并未展示出女儿过世应有的激动悲伤情绪:萨哈过世不久,母亲就不再穿黑了。也许在他们心里妹妹不过是很多孩子中的一个,也许他们内心的想法是大不了再生一个。为人父母,他们从未真正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至于12岁的赞恩在法庭上说:我想让大人们都听一听我的话,我想要那些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是暴力、虐待、侮辱或殴打吗?

对比之下,单亲妈妈拉希尔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父母,她给予孩子的是温暖、是爱、是家。

拉希尔是赞恩离家出走后遇到的一个善良的单亲母亲,她在一家餐厅努力工作,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黑娃。她的生活也相当窘迫,没有身份证件,买了一份伪造的证件以便工作;无法专职抚养孩子,只能偷偷的将孩子带在身边藏在购物车里;每个月还需要给母亲寄钱。即便如此,遇见赞恩之后,她还是收留了他。拉希尔,她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下班之后和孩子玩乐,陪伴孩子成长。

她想要把好的东西带给自己的孩子。有一天,拉希尔偷偷将顾客剩下的多半个蛋糕带回去给孩子和赞恩吃,虽然是剩的,但能吃上蛋糕对穷人家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而拉希尔深切明白这一点,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也想要孩子们尝一尝鲜。

对自己孩子,拉希尔爱之深。即使再困难也没有想过把他送人,因无证被拘留之后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孩子。在监狱看到赞恩后,更是担心,撕心裂肺地哭泣、叫喊,迫切想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了。母爱真切伟大,在她身上展示地淋漓尽致。

在被遣送回国之前,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她眼神黯淡、神情淡漠;但当她看到小黑娃时,眼里瞬间充满了希望和爱,奔跑着拥他入怀,给他爱吻,生怕再失去他。这才是一个母亲,一个有血有肉真实有爱的母亲。

赞恩一家和拉希尔一家一样,都是在社会上没有真正的身份的人。他们都迫于生计,有着无尽的苦楚、无奈。拉希尔选择用生命爱护自己的孩子,尽全力去爱他保护他,困难重重也不出卖他;而赞恩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去承担生活的苦楚,把他们当劳力、商品,无节制地生,却不养育他们、不尽责,只知道辱骂和殴打。

让我们对比一下:在拉希尔的爱和温暖下与赞恩父母的辱骂下,哪家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活着呢?没有爱、没有温暖的家,何以称之为家?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生而不养、没有爱、没有温暖、没有希望。那些被铁链子拴住的孩子们的人生悲剧,归根结底在其父母!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得到的一定是与之对应的回报。

《何以为家》原名叫《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的一个地名,耶稣曾经传道的地方。它的释义含有混乱无序的意思,和影片中的场景十分相符。

在影片中没有身份的移民被抓,现实拍摄中,就有家庭就遭遇了逮捕。小黑娃的一家在停止拍摄后就被遣送了。影片中饰演拉希尔的女人在被逮捕后伤心流泪,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因为那就是她曾亲身经历的事情。影片中的主角赞恩经历的所有的苦难,演员赞恩全部真实经历和承受过。剥削、责骂、饥饿、无助、误解……这都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导演娜丁·拉巴基在拍摄前曾进行过为时3年的深入调查,她到监狱、劳教所和福利机构采访过很多很多孩子,她问他们一个共同的问题:“生而为人,你快乐吗?”,几乎全部的回答都是:“不,我不快乐,我希望我没有被生下来”。

这些孩子们过着极端被忽视的悲惨人生,他们就像寄生虫一样活着,没有身份,没有童年,没有教育,没有被爱,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他们的周围充斥着无知、暴力和饥饿,身体上的折磨加心理上的遭遇让他们感到绝望: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这些难民孩子们是社会的一道“伤疤”,如何让他们受到应有的保护是值得让人思考的深刻社会问题。在影片结尾处,赞恩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件。现实生活中,他也因这部影片受益,举家搬迁到了挪威。他是幸运的,但还有许许多多的“赞恩”们,他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活又该如何继续呢?

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娜丁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世界开始“看见”。看见黎巴嫩难民区的现状,看见这些孩子们的悲惨,看见社会这道痛彻心扉的伤疤。

只有先看见问题,看见社会的“伤疤”,这些问题才可能会被重视、被抬到桌面上讨论,才可能有随之而来的法律的变革,最后有被解决、被治愈的可能。

我们知道这很难很难,大概需要很久很久,但谁说没有希望呢?

《何以为家》通过现实主义题材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法庭案件,赞恩起诉父母一案背后不仅是赞恩的事、父母的事,更是家庭的事、难民的事、孩子的事、律法的事、社会的事。影片结尾处,赞恩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件,他笑了,这个笑容温暖而又充满希望,那是无数孩子生的渴望、活的希望。

下面,我谈一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思考和现实意义:

电影中赞恩的父母生了很多个孩子,却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而是让自己的幼儿上街乞讨以求生存。他们只管生,不管养。有了男孩,就是苦力、劳力;有了女孩,就是商品,卖掉换钱。为人父母,他们本该身负重责,为孩子遮风避雨,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做到为孩子们遮蔽,还把他们推入水深火热之中,让弱小的孩子去面对生活的血雨腥风。

实际生活中,也时常会听到一些父母不负责任的、令人瞠目的行为举止,比如抛弃婴儿的社会新闻不断:四川绵阳的公共厕所弃婴案,因为24岁的妈妈的未婚先孕,担心被发现就想要将孩子丢到公共厕所;河北邢台的男婴遗弃案,男婴出生不到24小时被遗弃,被发现时身上还有血迹等。

类似的案件让人胆战心惊,我国命令禁止弃婴,但相似的事情却频频发生。想要问问这些父母:如果不想要孩子,又为什么要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来呢?!每个孩子是无辜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爱惜的,既然选择了他们,那就要对他们负责,承担养育他们的责任。如果生了孩子却做不到养育他们,那就不要生!那些生了却不养,不负责任的人,妄为父母!

正如赞恩所说的,生了他们,你让他们将来长大以后回忆起来能回忆的是什么呢?是如何遭受父母抛弃,还是如何赤条条地来、孤零零地去?为人父母,尽职尽责,这是本分,不是情分。

12岁的赞恩把父母告上法庭,站在和父母平等的高度和他们对话,并发声:希望他们不要再生孩子了。影片中对于这个案件带来的社会反响并没有重点描述,但通过监狱的人们看到电视上的赞恩的沸腾程度和一些背景的新闻采访声音来看,这次发声是成功的。

电影中的赞恩被判刑5年,出来之后他的生活还会和原来一样吗?肯定不会了,因为他懂得反抗、勇敢发声,在这个社会上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而且这样的案件必然会掀起一波浪潮,他永远不会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生活中似乎有无数个“赞恩”,他们都经受着和“赞恩”一样的苦难、一样的不幸,但他们又都不是“赞恩”,因为生活会磨平他们的脾气、挫败他们的勇气、让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不敢反抗不敢发声,在生活的折磨下人可能一步一步变得惨淡绝望。

娜丁·拉巴基的《何以为家》、柴静的《看见》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发声,她们把生活的真相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样的展示可能为她们带来麻烦,但勇气让她们敢于站出来,让人们看见伤疤,从而得到寻求治愈的方式。与此同时,勇敢发声也成就了她们,让她们开始发光发亮、与众不同。

所以,学会发声、学会反抗,当某些东西侵袭到你的底线时,勇于去面对,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影片中单亲妈妈拉希尔为天下母亲作了一个榜样,她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的。为人子女,她有孝心,按期给母亲寄钱;为人母亲,她尽职尽责,养育爱护自己的孩子;为人员工,她踏实能干,在一家店里曾经干过6年,努力工作,老板也对她很认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她为人善良,即使遇见了陌生人赞恩,在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也收养了他,给他吃住。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点不体现在言语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不仅是吃喝,还有教育和爱。父母是孩子来到世界上最先见到也是最信任的人,你们的一举一动也会成为孩子眼里的教学样本。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寄托到孩子身上。自己不读书,希望孩子爱书如命,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孩子做到,这不是奢望吗?实际上,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明白:小孩都会学样儿,父母读书潜移默化的也会影响孩子爱上读书,以此类推。

每个孩子出生来都是一张白纸,环境造就着他们的成长,而环境中他们最熟悉的就是家,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成长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也希望父母们都能明白:养育孩子,不只是填饱肚子,还要填充他们的精神。给予他们该有的教育和爱,让孩子真正有归属感,有精神或心灵的填充,才能更好地成长。

《何以为家》通过倒序的记录方式,让观众从不可思议、疑惑的情绪中一步一步代入到缘由之中,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难民生活场景。12岁的赞恩演绎出的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懂事和担当,令人心疼不已。也更让人对其生而不养的父母谴责,对同类社会普象感到质疑。同时,导演也通过这样一部影片,让世界人民去关注活在水深火热的难民小孩们,关心他们,呼吁教育与和平。

无论如何,生活都要继续。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依旧热爱生活。 我不奢望小“赞恩”们能够在如此惨淡的生活下依旧热爱它,但我真心渴望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每一个生活在困难中的人儿都能怀揣希望去活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2020-06-01 广告
性价比高是我们选择或购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价格、质量、服务、口碑、是否合适自己的情况等都需要一起考虑。这方面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其实可以找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可提供投影显示产品和视觉解...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