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7-0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5万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发展(也叫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侠义的仅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包括:不平衡性(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

2.纵向研究设计

3.纵横交错交叉设计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1.跨文化比较研究

2.跨学科、夸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3.研究方法的整合

4.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

创始人——高尔顿

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三、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关于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三个问题:其一是最近发展区,其二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其三是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第二,相互转化,先天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因素下可以改变遗传  第三,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动作是认识的源泉;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他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最初来自遗传 是一些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通过同化和顺应进行。

同化: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顺应: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顺应则是质的变化,创立了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

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

三、心理发展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1.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2.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3.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4.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皮亚杰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岁至六七岁)

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及以后)

以人格特质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埃里克森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即是连续又各不相同的八个阶段:

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克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内动力是指人类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是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印刻现象:将出生后看见的第一个对象的形象映入头脑中,并对其产生追随反应,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具有获得食物,得到安全的生存价值。这种印刻现象只在出生后一定短时期才能出现,所以把这段有限的时间称为关键期。

敏感期: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错过了敏感期,儿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缓慢。

宽窗口,窄窗口形象说明敏感期和关键期的异同

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定者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四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智通华宇
2024-08-29 广告
北京智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人类基因工程领域。专业提供专业的实验室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规划布局,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人员培训,实验设计及流程管理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智通华宇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