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三国演义:吕布为什么杀李儒?蔡邕为什么哭董卓?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7-17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8万
展开全部
一个人做坏事,坏不到那里去。有人帮凶那就倍加厉害,事态严重。李儒是董卓的谋士,由于足智多谋,给董卓出了很多坏主意,甚得董卓的常识。董卓的所有动听借口,几乎都是李儒想出来的。吕布跟在旁边,当然十分明了。李儒劝董卓不必为貂蝉而失去吕布,这一段吕布并不知悉。吕布在受禅台前,刺杀董卓后,从怀中拿出诏书,大呼“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然而话刚说完,马上想起李儒。其余不问,显然不包括李儒。这时候李儒的家奴,已经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下令斩首,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帮凶,大快人心。

蔡邕原本任职议郎,由于把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解释为妇女干政得罪了宦官曹节,这才辞官回归故里。后来董卓专权,又把他找回来。居于这种知遇之恩,听到董卓被刺,尸体弃于闹市,百姓经过那里,莫不手掷其头,足踏其尸。独有蔡邕一人,伏在尸体上大哭。

王允骂他身为汉臣,反为贼而哭,岂有此理?蔡邕说自己颇知大义,不致背国而向董卓示好。

只是一时想起往事,不觉哭了起来。大家为他求情,王允也不答应,一定要处死蔡邕。还说当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把他留下来乱写历史。看来他是害怕蔡邕记他一笔,才下此决心。蔡邕和王允,都是公私分不清楚,混淆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乱,以致因私害公,最后难免害自己。蔡邕若是不再复职,也不会遭受迫害。乱世不一定要出头,能隐即隐,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