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六年级读的文言文
1. 适合六年级小学生读的文言文有哪些
比较容易懂的古文有:《论语》《世说新语》《淮南子》《韩非子》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
六年级古诗文中的千古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5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 文言文一则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望采纳\(^o^)/~
3. 适合小学五到六年级的古文(带备注、名称)
课外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昔①我往矣,杨柳依依②。今我来思③,雨雪霏霏④。
行道⑤迟迟⑥,载⑦渴载饥。我心伤悲,莫⑧知我哀。
注释: ①昔:指出征时。②依依:茂盛貌。③思:语末助词。④霏霏:雪大。⑤行道:走路。⑥迟迟:走路缓慢。⑦载:又。⑧莫:无法,不能。
大 铁 椎 传[节选] 〔清〕魏禧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狼 [清]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4. 要尽量少的古文五篇,适合小学五到六年级的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