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病的辨证施治

 我来答
游医明达
2022-10-29 · TA获得超过26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2万
展开全部
  所谓“热性病”,是指以发热为主要症候的一类疾病。热性病的病程可分为以下两期:

  一、实证期

  (1)表证

  1、表寒:

  主要症候:恶寒重,发热,无汗,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苔白,脉浮紧。

  治疗方法:辛温解表,用羌活,防风,荆芥,桂枝等。

  2、表热:

  主要症候:发热,恶寒轻,或仅有恶风,头痛,口渴,咽喉疼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疗方法:辛凉解表,用桑叶,薄荷,菊花,连翘,葱白,豆豉等。

  (2)半表半里证

  1、偏热:

  主要症候:寒热往来,胸闷胁痛,胃脘胀满,口苦,恶心呕吐。舌苔薄黄,脉弦。

  治疗方法:清热为主,用柴胡,黄芩,川朴,半夏,枳实等。

  2、偏湿:

  主要症候:身热起伏,午后热甚,有汗而热不解,胸膈满闷,神情呆钝,苔白如积粉,或白腻,脉濡。

  治疗方法:化湿清热,用草果,厚朴,枳实,知母,黄芩等。

  (3)里证

  1、气分热证:

  主要症候:

  ①身热,出汗,口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②身热或午后发热,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拒按,谵语。舌苔黄或焦黄,脉沉而有力。

  治疗方法:清热解毒。属0)者,用知母,石膏,黄芬,黄连,山栀,金银花,蒲公英等;属(2)则用大黄,芒硝,枳实等攻下药。二者根据具体症候可配合使用。

  2、血分热证:

  主要症候:高热,神昏语乱,身发斑疹,口鼻出血及便血,舌质红绛等。

  治疗方法:凉血解毒,用大青叶,紫草,生地,元参,金银花,丹皮等。烦躁、神昏、惊厥者用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

  (4)虚证期

  1、阳虚

  主要症候:恶寒,四肢厥冷,出冷汗,气短,烦躁,昏迷,或见呕吐,泄泻。脉沉细数。严重者称亡阳。

  治疗方法:温阳救脱,用附子,干姜,党参等。

  2、阴虚

  主要症候:口燥,咽干,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光绛少苔,干燥或干枯,脉细数。

  治疗方法:滋阴熄风,用生地,阿胶,鸡蛋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