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达成一个什么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合约内容:
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臣民不愿改宗者限期迁出;其中归正宗加尔文宗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为标准年,凡在1624年1月1日之前占有的教产可以保留(在普法尔茨及其联盟地区,以1619年为标准年)。
4、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帝国皇帝及皇室宣战;而帝国皇帝依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等。
5、正式承认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6、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
其中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三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阿尔萨斯;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勃兰登堡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哈尔勃斯塔特、卡明、明登等主教区;
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
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巴伐利亚因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第八选帝侯),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7、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8、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9、瑞典还获得神圣罗马帝国500万塔勒的赔款。
扩展资料: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语:ThePeaceofWestphalia,德语:WestfälischerFriede)是指1648年5月至10月间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
签订的历史背景:
1618-1648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战时和战后的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条约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一统”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上:一个是罗马天主教无所不在的宗教统治;另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改变了欧洲的面貌,使得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大一统”的局面不再。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