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磁共振成像(MRI)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MRI是利用生物磁自旋原理,收集磁共振信号经计算机重建图像的新一代成像技术,可使某些CT、扫描不能显示的病变成像显影,当前MRI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用途如下:
(1)颅内疾病特别是鞍区、后颅窝和脊髓病变的显像明显优于CT。
(2)直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腔,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可在无创伤条件下进行。
(3)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疾病的显像比CT清楚。
(4)对纵隔、腹部和盆腔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肺部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作用有限。
(5)增强MRI能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造影剂可采用Gd-DT-PA。

2025-03-12 广告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实验是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常用的一种高精度生物分析技术。该技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监测光线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振荡的共振角变化,实时、无标记地分析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包括表面修饰、生物分子固定、流动实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MCE 中国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