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俑的功能是什么
俑是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
扩展资料
在战国的楚墓中已经发现有木制的镇墓兽,西晋时期镇墓兽和镇墓俑开始在中原墓葬中流行,北魏后期镇墓俑固定为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各一对。镇墓兽、武士俑摆设于墓室内或甬道内的墓志之后,向门而列,武士俑通常放置在镇墓兽之后。
到唐高宗时期演变为天王俑,天王俑与镇墓兽的配置逐渐取代了武士俑与镇墓兽的组合。墓中放置的两件镇墓兽,两件武士俑或两件天王俑,在唐代被称为“四神”。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便逐步被汉化,天王形象也不例外,最初出现在佛教的寺庙和石窟中,之后逐步改变古印度佛教中护法神的姿容,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护法神,普遍被唐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为墓主降魔伏妖,驱鬼辟邪,保卫墓主的安宁。
盛代的天王俑和唐初以及唐以前的武士俑有许多相似之处。形象和衣饰基本上同武士俑一样,他们都身着由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明光铠演变而来的甲饰。
天王俑和武士俑同样大都面容威猛,神态严峻,呈现出力大无穷的姿态。天王俑是在佛教的影响下,以现实生活中武士的形象为依据,加以艺术夸张创作而成的。
然而,武士俑转变为天王俑的过程中,造型和服饰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初唐时期的天王俑头戴盔,盔檐外卷,怒目张嘴,身穿甲胄,长至膝部,腰束带,双手握拳弯举胸前,两腿分开直立,足下踩一蹲坐的牛或羊,底带托板。
盛唐时期天王俑分两种:一种头戴耸顶盔,右手叉腰,左腿弯曲,足下踩一爬伏小鬼;另一种戴风顶盔,盔檐外卷,脸型丰满,足下踩一蹲坐小鬼,座稍高。
这一时期的天王俑制作精美,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给人一种和谐饱满的印象。晚唐时期,天王俑帽檐外卷,衣饰简化,制作草率,并逐渐在墓葬中消失。
晚唐时期,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用于守护亡灵,震慑妖魔的镇墓兽和天王俑被铁牛和铁猪所取代。
据分析,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之中,精神寄托自然由祈求死后的安宁转为希望现实生活的安定和幸福方面,原来的丧葬习俗已不受重视,天王俑也逐渐在墓葬中消失了。
天王俑作为从初唐至盛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事物,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丧葬文化和社会习俗,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雕塑艺术水平和陶瓷制作工艺,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唐代墓葬的分期提供了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