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的文言文
1. “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历
动词义:
1、形声字。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 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2、行;游历。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
遍历名山,博采方术。——前蜀· 杜光庭《李筌》
3、超越;超过。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孟子》
4、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 韩愈文
5、选择;选定。如历吉日:选择吉祥的日子。
6、发出;流露。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楚辞》
7、审视;察看;推算。
历象日月星辰。——《汉书》
8、扰乱;触犯。如历法:违犯法纪。历乱:胡乱;杂乱无序。
副词义:
1、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逐一;逐个地。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形容词义:
1、分明;清晰。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
又如:历然在目。
2、稀疏。
赤垆历强肥。——《管子·地员》
名词义:
1、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2、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3、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4、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6、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2. 陶公性俭厉 文言文翻译
译文:
陶侃性勤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的官史时,命令建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除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
又传说,陶侃曾征调当地竹篙,有一位官员把竹子连根取用,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铁箍,陶侃就把他提升两级加以重用。
原文: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扩展资料:
出处:
本文选自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政事第三》,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六朝时期一部有名的著作,记述汉魏一直到东晋间流传的上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按事情的性质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鉴赏:
陶公生性俭厉,是严肃认真,办事勤勉的人。
本文述说的是陶侃为官节俭、使物尽所用的故事。
体现了陶侃节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