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与注册资金不一致,怎么来做?
在注册公司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如何填写职业的注册资本金。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注册资本金在哪里?
普通行业的注册资本金是认缴制。那么注册资本金在哪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
股东没有出资的完全就是“空头支票”“欠条”
举个栗子:还是巴兔先生和泰迪熊,成立巴兔餐饮公司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从朋友那里借的钱,承诺公司挣钱了就还给朋友。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实缴资本为0。过了一年公司挣钱了,两个人都把欠朋友的钱还清了。公司的实缴资本依然是0。后来由于经营不善注销了,实缴资本依然是0。
所以注册资本金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这个钱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公司账上,只是那只“薛定谔的猫”。
注册资本金大小有什么区别?
注册资本金实际代表的法律责任是公司股东对于公司的责任额度,公司在发生破产清算的时候,如果公司没钱了,股东需要按照出资的注册资本进行赔付。
虽然大多数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但是隐含的法律责任不能忽视。
举例:本人亲身接触的案例,一个环保公司承接了市政的河道清淤项目。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2名工人不小心掉下去了,结果导致死亡。环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当时是300万,结果一个公司赔付150万,就按照注册资本金的最高额度来赔偿的!
简单点总结就是公司注册资本金大,按照人民币计价的额度就越高!
如何确定公司注册资本金?
注册资本金确定的最重要的依据是企业的经营需求。
企业注册资本金表征的是企业股东根据出资比例能对外偿付责任的上限,也就意味着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需满足能覆盖上下游正常的业务往来的潜在风险。
如果企业注册资本金太小,显然是不符合企业的经营性需求的,因为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对手方会根据对方企业注册金大小得出最高能承担的责任上限,如果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都不能覆盖合同的违约金,这显然不是一个有保障的合同。
如果企业的的注册资本金太大,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重大风险发生时,企业的责任上限明显超出股东的可支配财产,导致企业从有限责任变成了“无限责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企业因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结合有关部门、网络平台等对于行业的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并参考同行业的竞对企业来确定注册资本金数额。
一般建议采用合理注册资本金的下限,并以此来保障股东的潜在风险权益。
2024年即将实行新的公司法,注册资本金需要在5年内进行实缴到位。对于注册资本金的确定,我们应该更加谨慎,以免影响企业实际经营。
企巴兔上海地区的18年的企业服务平台,我们能根据您的潜在需求、业务模式为您的创业之旅提供从企业注册、财税托管、股权优化、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匹配不同的财政政策,助力企业的常远健康发展。
如您有任何业务需求,可以关注并私信企巴兔公众号或点击下方联系企巴兔服务人员!
区别一、两者的概念不相同。
注册资本是指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是合营各方已经缴纳的或合营者承诺一定要缴纳的出资额的总和。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区别二、两者的组成不相同。
注册资本中医合营企业为例,成立之前必须在合营企业合同、章程中明确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并向登记机构登记。而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
区别三、两者的法律依据不相同。
认缴出资额主要由《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66263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和规定执行。而注册资本主要由《公司法》中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执行。
区别四、两者的计算方法不相同。
如果法条中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与登记事项中的股东的认缴出资额是一个概念的话,其算数关系式是:公司注册资本=全体股东“认缴出资”之和。
区别五、两者在规定上有不同的体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只有缴纳注册资本才可以形成公司,而公司中股东要缴纳相应的出资额来保证公司在银行设立账户,所以两者在规定中有不同的体现。
扩展资料:
第六条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以下称股权所在公司)股权出资。
以股权出资的,该股权应当权属清楚、权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
具有下列情形的股权不得用作出资:
(一)已被设立质权。
(二)股权所在公司章程约定不得转让。
(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股权所在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报经批准而未经批准。
(四)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不得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债权人可以将其依法享有的对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债权,转为公司股权。
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一)债权人已经履行债权所对应的合同义务,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或者公司章程的禁止性规定。
(二)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或者仲裁机构裁决确认。
(三)公司破产重整或者和解期间,列入经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者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
用以转为公司股权的债权有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债权人对债权应当已经作出分割。
债权转为公司股权的,公司应当增加注册资本。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024-05-2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