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换算成血糖是多少?

 我来答
俊慕若窗绅0v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23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33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72.9万
展开全部

网上有人提问:糖化血红蛋白换算成血糖是多少?答案是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是糖尿病是重要指标,但二者不能换算,有一个推测值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可以发生不可逆的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指被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3个月,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

目前,临床上评估和监测糖尿病的指标有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何差别呢?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 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可以饮水)、早餐前的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指的是进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水平。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瞬间血糖”,容易受进食及糖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数值不稳定,不能反映整体的血糖水平。比如说,某人的血糖平时不太高,但检测前几天饮食控制不好,可能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较高;同样,某人的血糖平时较高,但检测前严格的控制了饮食,可能空腹和餐后血糖都不太高。前者误认为病情较重,而后者往往低估了病情。

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血糖控制满意且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至少1年测2次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控制不满意且需调整方案者,应一年测4次。另外计划怀孕的糖尿病妇女,初期每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后,应每6 8周测1次,直到受孕。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三、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长期稳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临床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3、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检查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

4、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能很好地反映较长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

5、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四、尽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水平直接相关,但二者的数值无法换算。不过,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平均血糖的变化间有一个推测值,糖化每升高1%,推测血糖升高1.6mmol/L,但仅供参考。

健康 管理师小糖来回答这个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宏观控制指标,是评价血糖水平的“金标准”,在过去20多年中已成为评价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可靠指标和糖尿病管理的基石。目前,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和疗效评价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用什么方法反映血糖变化,最后都要以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作为最终评价一种药物或一个治疗方案在血糖控制上是否有效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水平,所以糖友需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查一次,血糖达标的糖友可以半年检查一次。

血糖反应当时的血液葡萄糖水平,具有即时性,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取决于血糖水平,几十年来,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证明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在2007年EASD第43届年会上,报告了哈弗大学医学院David Nanthan领导的国际多中心合作的糖化血红蛋白推导平均血糖的初步结果:平均血糖=1.59 糖化血红蛋白值-2.59。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性别、种族及吸烟等因素影响。不过换算后的血糖值,只反映平均血糖,既不能代替空腹血糖,也不能代替餐后血糖,更不能用来反映低血糖或高血糖时的即时血糖水平。

糖友在日常的病情监测中,除了遵照医嘱监测指尖血糖,还应根据血糖达标情况定期去医院门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来判断近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是否有效。

糖人 健康 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二者不能简单换算。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用来确诊糖尿病的,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用来衡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

在糖尿病刚开始时,70%的人空腹血糖不一定高,但餐后血糖高,而且餐后血糖不容易控制。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糖尿病,但其实已经掉进了糖尿病的“陷阱”。餐后血糖是指餐后两个小时测量的血糖,如何界定餐后两小时?是从我们开始进食的第一口来计算。

为什么一定要两小时后再测血糖呢?这是因为非糖尿病患者吃完饭,血糖也会慢慢升高,只不过不像糖尿病患者升得很高而已。但是 健康 人进餐2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而糖尿病患者无法恢复到正常血糖,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作为界定糖尿病的两个标准。

血糖高时,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它随着红细胞一起凋亡。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着最近120天总体血糖水平,它不随血糖的波动而波动,所以被誉为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

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受贫血、血红蛋白疾病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没有直接换算方法,糖化血红蛋白并不代表平均血糖数值,只是反映平均血糖的一个指标,只能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大概估算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估算方法为糖化血红蛋白乘以2减去6,但是不能反映具体的空腹血糖升高,还是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判断血糖控制程度,应当综合考虑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样就更准确。

糖化血红蛋白是你三个月血糖的平均值,也是检验血糖管控好坏的重要指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6.1以内,说明近三个月你的血糖控制得不错。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数值成正比,一般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血糖越高,他们之间确实有对应关系:

如上图所示,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采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假日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是8,那么可能你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就是10.2左右。

目前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要求小于7,如果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还要小于6.5,如果是老年人,不同的老年人标准不同,大家可以翻看我以前的一个回答,讲解了不同的老年人的糖化血红蛋蛋白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目标应该是多少?

我们刚说了一般人确实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血糖越高,但还是有特殊人群,譬如临床少见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就是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但是血糖非常高,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如果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酗酒, 可以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在7.3以下,这个时候餐后血糖的影响大一点。

糖化血红蛋白在7.3-8.4,这个时候餐后和空腹影响差不多一样。

糖化血红蛋白在10.2以上,提示空腹血糖贡献更大,可能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糟糕。

总结: 大概关系就是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空腹血糖控制得越差,反而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接近达标,要更关注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不仅要监测血糖水平,还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许多人不明白为何要看糖化血红蛋白。首先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没有对应的数值关系,但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可以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坏。

糖化血红蛋白其实就是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与血糖结合形成的一种物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血糖越多,也就说明血液中整体的葡萄糖含量越高,说明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

但是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就只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对于每个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需要1-2次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对于更换降糖方案的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更多次的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以此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存在肥胖、家族性糖尿病史等人群,虽然平时测的血糖水平正常,也是建议每年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化较高,说明整体的血糖水平也是较高的,就要提前预防糖尿病,从生活方式上要注意。

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正常值是4%-5.9%,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一定要控制在这个范围,目前来说,控制在7%以下就比较好,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必须控制在7%以下,糖化的控制要根据个体因素、如年龄、并发症等综合考量。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关系密切

血糖处于一定范围,糖化血红蛋白也有相应的数值

这样看来两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换算”

都是临床上用来监测糖尿病患者发展过程的判断依据

但是由于属于“即时血糖”,只是反映患者抽血时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情绪、应激状态、药物、饮食等,

因此比较难以准确的反映患者近期或者远期的血糖控制状态。

这时候需要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指标,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血糖进行反应的产物

是一个缓慢不可逆的过程,不会受到血糖波动、运动、食物、是否使用胰岛素、抽血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以用来长期监测血糖控制的效果。

而且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水平控制的金标准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11年11月发布的《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控制在其正常值小于7%

所以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比较高的朋友,可以把这个指标纳入到日常的监管范围,结合5点血糖测试法,可以更好的分析这段时间血糖调整情况。

补充说明

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血糖值增高0.5 1.0mmol/L。

另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在3.8-6.1,空腹血糖 7,餐后两小时血糖 11,基本诊断为糖尿病)

多 健康 方面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提出中我国糖尿病患病率11.2%,这个患病率非常高了,每100个成年人中就有11个可能患有糖尿病。

难怪最近在饭桌上,都有人提关于高血糖的事,并且咨询这方面的预防措施,也看得出这个病的高发,大家对这个病也是非常关注。

在这份新指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也说明了这个指标的重要性。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人非常好的一个指标,它反应的是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相结合的稳定化合物,反映的是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该方法检测时不需要空腹,全天任何时间都可以抽血。

糖化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会进行较为缓慢的转化过程,因此,即便是吃了早餐,对于数据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不必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它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 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

2、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

3、还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滞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4、 显著降低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使红细胞不易穿透血管壁将氧带入组织,容易迅速组织细胞缺氧。

我们来看看糖化血红蛋白不同值对人体的影响

1、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这是危险的指标,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2、糖化血红蛋白8%的人干预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

4、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值非常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真调整治疗方案了。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如定期测的为6% 7%,但此次>8%说明以往的治疗方案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需要新调整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对于不同情况的糖尿病人也有一个标准,这需要我们尽量往这个标准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各样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周期。

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年轻无并发症及没有伴发疾病,降糖治疗后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或者简单药物干预血糖就能控制好的,合并妊娠或者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6%。

小于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或严重伴随疾病的,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6.5%。

小于65岁,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达标或改用胰岛素治疗,大于65岁,无低血糖风险,肝脏功能良好,预期生存期非常长的人,糖化血红蛋白要小于或等于7.0%

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等化血红蛋白要小于或等于7.5%

这就是我们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控制的一个数值,如果有可能,还是尽量控制在6%以内。

我们来看一看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6%,是7.0的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6.5%,是7.8的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7%,是8.6的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8%,是10.2的血糖。

总结:《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这也说明这个数值的重要性,它能反应我们治疗方案对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群正常情况下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如果以前测的为6% 7%,但此次>8%说明以往的治疗方案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需要新调整治疗方案。

我是你们的朋友晓晓爱 健康 ,本文传播 健康 知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1
2024-08-28 广告
游离胆固醇检测是生物化学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评估人体脂质代谢、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某些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检测试剂与解决方案,助力科研与临床检测。我们的游离胆固醇检测产品基于精准可靠的检测方法,能够...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