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电影名字起的最好的电影是哪部?
那肯定是最近的高分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指的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而人类终极目标是迁移到适合居住的地方,是有明确目的地的。为什么不叫“迁徙地球计划”、“转移地球计划”、“新家园计划”、“光年之旅计划”、“重生地球计划”……
为什么偏偏叫“流浪”?电影名字可以这样叫,但作为电影里的联合政府,让地球流浪,这就太消极了。对比一下火种计划,听听火种这个名字,充满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里最缺的是什么?是希望。为什么流浪地球的名字让人失去希望?
人类失去希望,联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担一半责任。谁打个比方,唐僧说:“明日随为师去西天取经,此去十万八千里。”对悟空八戒沙僧来说,去就去,路是远,但我们能吃苦。唐僧要是说:“明日随为师流浪去。”大家会怎么想?其实《西游记》里面的西游二字,也只能出现在小说标题上,不能从唐僧嘴里说出:“徒儿,西天取经千难万险,出发前我先讲讲我们的西游计划。”不过,这并不表示,“流浪地球计划”这个名字起的不合理。恰好相反,这个计划必须叫流浪地球。我们来对比一下西天取经和迁徙地球,这两个计划明显的区别就是体量差别太大。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而且是徒步,耗费数十年,对人类来说这够宏大了。可毕竟,这个计划在有生之年可以完成。大不了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流浪地球呢?把地球移动到另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要几百年几千年。也就是说,假如今天告诉你,流浪地球计划已经启动了300年,你直到老死那一天,你也到不了新家园,你儿子,你孙子也到不了。西天取经你可能支持干,流浪地球你支持吗?那是在倾尽全世界的资源建造发动机和地下城,你的生活水平将会直线下降,所有人的物质水平都会变得贫乏。而地球停止转动后带来的恶劣环境,讲地球变成了地狱,世界人口仅存30亿。也就是说,这个计划会大概率导致你亲朋好友的死亡,包括你自己。而计划要在一千年以后才能完成。你就别说联合政府有多强大的号召力,宇宙政府来了也指不动大部分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有,但你要别人一家三代这辈子生活在黑暗中,死亡率大大提升。这就必须好好商榷一下了。人们会问:还有更好的方案吗?太阳真的会爆炸吗?提出这个观点的专家是什么人?提出太阳爆炸地球毁灭的是某些科学家。那么,科学便在那天失去神圣的光环。人们去信奉神明保佑,也不会同意科学让地球迁徙。我们这一代人,儿子,孙子,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再远就顾不着了,况且说不定200年后人类发现了更好的办法呢?或许那时证明太阳爆炸是谣言呢?
为了让20代以后的后代不灭亡,我们这一代人从此就没有昼夜更替了,我就要一辈子住在太阳的背光面了,我想知道谁,以什么理由来说服我?如果联合政府强制启动计划,反对者将会层出不穷,暴动随之而起。太阳还没爆炸,推翻联合政府的起义就打响了。起义的口号是:留在太阳系。势必做太阳系的钉子户。一旦起义大规模爆发,造成生产力瘫痪,发动机这种需要动员全球的工程就完不成。从电影可以看出,工程的建设和运转,离不开人类的操作,也就是说科技水平还没达到全智能全自动全机械化。人类劳动力不能瘫痪。出于这种考虑,联合政府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避重就轻。他们的宣传不是说要迁徙到数光年以外,不是2000年的旅途。而是现在立即,逃离太阳,太阳几十年内就会爆炸,我们花数十年时间建设发动机,离太阳越远,越安全,只要流浪就能活下来。像地球刹车都刹了几十年,这样的真相,在前期联合政府是不会透露出来的。等发动机建好了再透露。人们最怕的就是即将到来的灾难,你说世界末日马上到,人们马上就恐慌,马上说什么做什么。你说世界末日几千年后才到,人们还不是该怎样就怎样。这个避重就轻(避开4光年,只说流浪)的计划,就叫做流浪地球计划。几乎没人反对。等几十年后发动机都建好了,我们这一代人都老了,看着发动机点火。等地球停止自转了,我们都不在世上了。活在世上的,都是从小就被教育“逃离太阳”的人
2023-04-14 · 知道合伙人软件行家
要说电影名字起得最好的电影,应该首推《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这部经典的电影由弗兰克·达拉邦特(Frank Darabont)执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一名银行家因冤枉入狱,在监狱里不屈不挠地寻找自由和真相的故事。
电影名字“肖申克的救赎”充分反映了电影主题和核心内容。肖申克是电影的监狱名字,代表着主角的囚禁生活。而救赎则是电影的核心内容,代表着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肖申克的救赎》的名字除了体现电影的主题,还充满着富有吸引力的韵律美。影片的中文名字也是相当经典,在汉语中将电影主题和故事情节完美地融合。可以说《肖申克的救赎》的影响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和经典代表。
总之,电影名字是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名字的起得好不好关系到电影的市场反响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肖申克的救赎》的名字起得相当完美,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思考和内涵。
在中国电影名字起得最好的电影中,我认为《活着》是其中的佼佼者。该电影是1994年上映的,由张艺谋执导,李保田、葛优主演。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历经种种苦难后依然坚强地生活下去的故事,反映出人类命运的无情残酷和无尽希望的真实深刻表达。
这部电影的名字极具象征性,将电影主题的核心意义集中体现了出来。而且,该片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和认可。它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之一。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的故事 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侯,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一次观影 是在2002年——电影发行8年后,再往后就很难找到这部电影了,如今想找到它也需费一番功夫,几个版本里我比较喜欢140分钟的版本,一是没删减,二是看起来很舒服。
140分钟版本说明
那时候 陶虹还扎着小辫,夏雨、耿乐演技还很牛笔,宁静微胖中带着性感,左小青还是婴儿肥嘟嘟的,顾长卫的摄像是那么让人惊艳,唯一没变的就是冯小刚的尬式幽默...
姜文、夏雨、耿乐、宁静等合影
陶虹、姜文
左小青
冯小刚
这是一部 让人汗流不止的电影,青春的荷尔蒙肆意散发着,以至于整个镜头都泛着光,马小军、米兰、余北蓓、刘忆苦和小伙伴们在夏天不断上演着青春蒙太奇,完全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马小军和他的朋友们
那时 看到米兰那激发荷尔蒙的性感,我还会捂着眼睛,透过指缝看看旁边的人有没有注视着自己,就像马小军被父亲捉住谎称米兰是自己的老师一样,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真好啊...
米兰
我们可能 没有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的生活,但青春的旋律一直未曾改变,我记忆中的中学生活也如马小军所述“一直都是夏天”,那种烈日高照让人眩晕的夏天,汽水、单车、树荫、影子,还有那淡淡的处子香味...
马小军、余北蓓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分清楚记忆中的青春,哪些发生过,哪些在梦里出现,这也许就是“青春期后遗症”,经年之后,我们已经从“欧巴”变成“啥笔”,但那段岁月永远阳光灿烂、永远充满悸动...
我们 用阳光灿烂的日子,换来了黑白人生,终将成为一堆腐肉,在此之前让我们再梦一回吧...
有很多网友都看过《你的名字》这个电影,并且对这个作品的内容非常的印象深刻,有很多网友在看这个作品之前都不明白为什么电影的名字要叫《你的名字》,但是在看完了以后就明白了,原来《你的名字》并不简简单单的只是男女主角的名字相反代表了很多特殊的存在。在第一次两个人灵魂互换的时候男主角就在女主角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你是谁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两个人第一次的交流,而两个人第一次的交流问的就是彼此的名字。
知道对方的存在而在更早的时候女主角来到了东京,在这个时候男女主角之间有了一次短暂的见面,在分别的时候也是男主角先问了一句你的名字是这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是两个人经历了很多随后又互相忘记的现实。尽管两个人连彼此的名字都记不住,但是他们一直都知道对方的存在,而且也将对方当做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重要的存在在最后的内容当中两个人再次相遇了而相遇了之后,他们依旧不知道对方到底是谁,但是却明白对方就是自己寻找了很久的人。所以说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名字对于彼此来讲或许很重要,或许也不重要,因为就算不知道名字他们也知道对方就是最重要的存在,所以在最后的时候你的名字这几个字并不应该用问号来结尾,而应该用句号来结尾。
不可分割最初的你的名字可能是想要询问对方的名字,所以最初的你的名字后面是问号。而到了最后你的名字并非是在询问对方的名字,而是知道对方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在寻找的人,所以说想要让对方告诉自己对方的名字。也就是说这个作品所阐述的内容就是无论对方在哪里都可以找到对方,而且只要有了名字以后两个人之间就是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