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熵增理论是种什么样的理论?
号称万事万物都逃不过的宇宙熵增定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它并不复杂。简单可以理解为物体内部,它所有的秩序从出生到最后或者说随着时间的延长它是越来越混乱的。
物体内部的秩序可以怎么理解呢?就是它本身刚刚出生的时候是零,是最规整的时候,之后这个物体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小到微观物体大到宏观物体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平常所使用的手机它是有很多零部件组成的,这些零部件又是由无数一些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它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得质量下降,出问题,性能越来越低,电池容量越来越低。这就是它内部越来越混乱的标志,一个又一个的材料出现了混乱的情况,那么一个又一个的手机,自然就会出现性能的下降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那更庞大一点的呢,地球乃至整个宇宙,他也是这样的,刚开始出生的时候是比较规整的,之后会越来越混乱,最终走向灭亡,万事万物都会最终走向灭亡,这是不会改变的。就是说不同的物体它本身的寿命不一样,比如说蓝鲸他在大海里面据说可以活300多年,他最终也会死,但是它比人类的寿命要长很多,人类平均寿命是70年到80年,这是差距。但这是不会改变熵增的定律的,他是一去不复返的,就像时间一样。
我们平常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出现的使用的物品出现的,它都是物体内部的秩序变得越来越混乱的一种外在表现,因为一个物体它刚刚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功能一定是完备的,不然他不会被制造出来。无论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的,后来经过人为的加工变得越来越混乱不可控,到最后他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个物体基本就走向了消亡。
2018-06-11 广告
随着熵的增加,系统总能量不变,但可用部分减少。早在1943年,在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多次演讲中,薛定谔就指出,熵增的过程也必然反映在生命系统中,他在1944年出版的《什么是生命》一书中将其列为自己的基本观点,即“生命是一个不平衡的系统,靠负熵生存。”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库,生命的代谢过程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抵抗熵增的能力,也就是熵减的能力。在人体的生化活动中,自发和非自发过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由于熵增的必然性,生命体不断从有序走向无序,最终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老和死亡。熵增理论有三个基本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都不变。
换句话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灭物质,而只是改变物质原有的形态或结构,所以这个定律也叫物质不灭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热力系统的内能会发生变化吗?这个定律也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起源。相对论诞生后,因为E=mc2,合成了化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完善为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仍然适用于包括整个宇宙在内的所有热力学系统。
3.电荷守恒定律:对于孤立系统,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所有电荷的代数和永远不变。该定律表明,如果某一区域的电荷增加或减少,则必须有相同数量的电荷进入或离开该区域;如果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某一种电荷产生或消失,必然有等量的不同电荷同时产生或消失。智能化的过程是必然的,熵减的最终方向是智能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更强的生存能力。比如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再到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这也是我们今天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也是我们越来越焦虑的原因,因为环境熵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