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有什么表现

 我来答
电信副卡2015
2023-05-05 · 超过5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2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精神病学中情绪和情感往往作为同义词使用,情绪障碍常见表现有情感高涨、欣快、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易激惹、情感不稳、情感倒错、情感矛盾等。

1、情感高涨:是正性情感活动的明显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的病态喜悦,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整日喜笑颜开,谈话时语音高昂,眉飞色舞,表情丰富。由于其高涨的情感与精神活动的其他方面比较协调,且与周围环境保持一定联系,故具有较强感染性,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多见于躁狂发作;

2、欣快:是在智能障碍基础上出现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愉快体验,表现为患者自得其乐,似乎十分幸福,但由于智能障碍的影响,表情比较单调刻板,往往会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多见于痴呆;

3、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活动的明显增强,表现为忧愁、苦闷、唉声叹气、暗自落泪等,有时感到前途灰暗,没有希望,严重时可因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企图及行为,多见于抑郁发作;

4、情感淡漠:是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缺乏内心体验,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即使对与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如此,多见于晚期精神分裂症;

5、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表现为患者顾虑重重、紧张恐惧、坐立不安,严重时可表现为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似有大祸临头的感觉,常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多见于焦虑障碍;

6、恐惧:是指面临某种事物或处境时出现的紧张不安反应,恐惧可见于正常人,如对危险动物或处境的恐惧等。病态的恐惧是指与现实威胁不相符的恐惧反应,表现为过分害怕、提心吊胆,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恐惧往往伴有回避行为,多见于恐惧症障碍;

7、易激惹:是情感活动的激惹性增高,表现为极易因一般小事而引起强烈的不愉快情感反应,如暴怒发作,多见于人格障碍、躁狂发作等;

8、情感不稳:是情感活动的稳定性障碍,表现为患者的情感反应极易发生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到另一个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多见于器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

9、情感倒错:是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的处境明显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如某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描述自己被人跟踪、投毒等妄想性体验时,却表现出愉快的表情,而听到亲人去世时,却放声高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情感矛盾: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人或事物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患者并不感到这两种情感的矛盾和对立,没有痛苦和不安,如患者因怀疑母亲迫害自己而憎恨她,但同时又对她亲近关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植物塑身一对一
2023-05-22 · TA获得超过4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9万
展开全部
儿童情绪障碍的表现

儿童情绪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一些:

有的小朋友表现为特别的胆小,有一些表现为特别的自卑,还有些表现为容易动不动的发脾气,烦躁易怒,还有一些表现会是表现为忧郁,容易悲观、哭泣等,这是情绪障碍。还有一些小朋友的情绪障碍表现为不擅于与人交流或者交流的时候表现为与人交往时过度的敏感、紧张等等。这样一些情况都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个表现。
近几年,随着学业压力的竞争,精神科门诊包括病房,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身影,手腕上多道划伤痕已经成了他们的标配,如何关注青少年心身健康,已经成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开始走向校园,走向课堂。

儿童焦虑障碍是一组以过分焦虑、担心、害怕为主要体验的心理障碍,常可见分离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惊恐障碍,甚至选择性缄默症、适应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也包括在内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患病率为10~20% ,儿童期焦虑障碍不仅有持续的趋势,而且有逐渐恶化的倾向。早期有焦虑病史者在青少年和成年期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增高,儿童青少年焦虑与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物质滥用等问题相关,婴幼儿害怕突然的、巨大的声响, 1岁时开始害怕陌生人、陌生地方和高处, 学龄前儿童害怕独处、黑暗、动物和假想的怪物,学龄期儿童害怕雷电、个人安全和死亡 ,青少年 害怕身体受伤、疾病或自然灾害 ,这些害怕和焦虑一般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 。



焦虑障碍的症状涉及情感、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等方面 :

1、负性情感:以不愉快的、消极的心境为主要体验, 感到紧张、不安,不愉快。

2、负性认知:儿童对自己的学业、伙伴关系、体育运动、自身或父母健康以及即将面临的事物,如一次考试、表演等感到过分的担心,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不能使别人满意。负性的归因方式:常将适应环境的失败归咎于自己;灾难性思维:从消极方面推测事情的结果 。

3、行为问题:儿童焦虑、恐怖的情绪主要通过行为来表达,爱哭闹,好发脾气、不服从、不易安抚,需要父母一再的保证 ;害怕考试的儿童在考试那天会“生病”,对自己学业、伙伴关系的担心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的儿童可能拒绝上学 。

4、躯体症状:涉及各个系统:心悸、呼吸迫促、出汗、尿频尿急、恶心、呕吐、腹痛、肠激惹综合征,头晕、头痛、失眠、肌肉紧张、容易疲劳,是以自主神经的高度警觉状态为基础的。

青少年情绪障碍常见于学校恐怖症,特定的恐惧症、社交恐惧症、选择性缄默症等。

治疗方案中要同时考虑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有焦虑症的儿童青少年时常关注自己的躯体状况,教导家人监护但不要把焦点集中在无生命危险的药物不良反应上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其中氟西汀的有效性证据最充分,有三个临床试验支持。美国FDA批准氟西汀(8岁以上儿童抑郁症)、舍曲林(6岁以上儿童强迫症)、氟伏沙明(8岁以上儿童强迫症),开始使用SSRIs或增加SSRIs的剂量时,可能发生短暂的焦虑和精神激动,甚至自杀意念;可以加用苯二氮卓类药药物预防,必要时应用β-受体阻断剂,应对服用这些药物的所有患儿严密监测脉搏和血压 ,在上述抗抑郁剂基础上,可同时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

当然加强心理抗压能力,提前预防,也是必需的,家属平时多与孩子进行接触,正确引导,多与同龄人接触,发现问题,提前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