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能成功降服匈奴

 我来答
高许许爱教书
2023-05-17 · TA获得超过35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6万
展开全部

汉朝为什么能成功降服匈奴

中国历史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农耕的中原王朝如何处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从文化以及人口、经济的角度看,中原王朝远远超过北方游牧民族;但由于游牧民族体质剽悍,是天生的战士,加上其拥有的战马数量、质量远胜中原,许多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在武力上要超过甚至辗压中原王朝。因而,如何正确处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事关中原王朝的兴衰存亡。

从汉朝算起,各个正统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中,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当时是蒙古)的关系处理是最差的,清朝是(也是与蒙古)处理得最好的,唐朝(与突厥、回纥)和宋朝(与契丹、女真、蒙古)各有得失,汉朝(与匈奴)处理得也算不错。汉朝时,北方游牧民族是强悍的匈奴,经过汉朝历代皇帝及后来的魏晋诸朝不懈努力,四百多年的和亲加战争,匈奴最终融入中华大家庭,成为汉民族的一员。现在我们共同盘点一下汉朝诸帝是如何处理与匈奴关系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被迫和亲阶段。

秦末汉初,北方的匈奴在其首领冒顿单于、老上单于统治下,征服东胡,并吞楼烦、白羊,向西进击月氏迫使其迁徙到中亚。匈奴还利用秦末中原动乱的机会,收复了秦朝时期蒙恬所夺的匈奴河套之地,并对汉朝的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当时的情况是匈奴武力远超中原汉朝。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对双方力量对比不了解。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3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反被围困在白登山,险些被俘。

解围后,大臣娄敬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其主要内容为:①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妻,这样皇帝与单于就结成了亲戚。②“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即赠送大量的财物,特别是匈奴人缺乏的丝绸和黄酒。③双方订立互不侵犯的盟约。和亲后,双方保持和平达60多年。

二、战争阶段。

汉武帝即位后,经过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空前强大,阡陌间马匹成群,粮食多到太仓积压腐乱,府库铜钱堆放成山,不可计算,具备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军力和财力。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马邑人聂壹向武帝提议,在马邑(山西朔州)设立五路伏军,引诱匈奴单于入侵,企图一举围歼匈奴。当时的军臣单于带十余万骑南下,入武州塞(山西大同左云县)后,识破汉朝的诡计,全军而退,远遁塞北。从此,双方和亲破裂,开始了长达70余年的战争。

在武帝时期,双方就打了44年,最重要的是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军最终击败匈奴主力,烧毁城匈奴在大漠以南的王庭。战争中,汉军先后夺取了河西走廊(今甘肃)和漠南(今内蒙)之地,匈奴远逃至大漠以北,"漠南无王庭",但始终不肯臣服。70余年的汉匈战争,双方损失惨重,汉朝“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匈奴方面由于“汉兵深入穷追。。。。。。。。孕重惰殰,罢极苦之”,发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哀鸣。双方都不是赢家。

三、主动和亲阶段。

到汉宣帝时期,匈奴发生内讧,五位单于争立,战乱不已。战败的呼韩邪单于率部降汉,三次入长安朝觐天子,自请为婿,是为南匈奴。汉朝对于降汉的南匈奴极为重视,赐宫女王昭君为妻,并定期赠送大量粟米绢帛,允其在长城以北居住,为汉朝守边。在得到南匈奴的配合下,汉朝再征北匈奴,诛杀北匈奴郅支单于于康居(今中亚)。从此,匈奴成为汉朝的属国。

匈奴附汉后,中原先后经历了王莽篡汉的新朝以及东汉、三国和西晋王朝,双方关系虽几经周折,但仍以和亲为主。此后的近四百年时间里,匈奴成为汉帝国(以及后来的曹魏帝国、西晋帝国)的属国和职业边防军,匈奴单于改姓为刘,以汉帝外甥自居。西晋帝国发生八王之乱后,匈奴人又在首领刘渊等人的带领下,打着光复汉朝的旗号,加入了中原内部的战争。最后,经过五胡十六国的大内乱大融合,匈奴民族整体融入了汉族。

回顾一下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其成功之处有三:

一是在打不赢对方时,放低身价,主动和亲,用财富收买和平。我们平时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一定会南下攻打中原汉人。对于游牧人,汉人只能以牙还牙,否则会遭受游牧民族无穷无尽的侵略。

其实这些游牧民族之所以南下攻打中原,图的不是中原皇位,也不是想统治汉人。主要还是由于北方草原地区气候异常,在遭受白毛风(雪灾)、黑毛风(风沙)和马瘟时,畜牲大量死亡,不得已才向中原抢劫。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他们是不会轻易进攻中原的,毕竟打仗就要死人,而且到远离草原的农耕地区,即使打胜了,长途征战的劳累,也不是这些游牧人们所能接受的。另外,对于中原的土地和农耕方式,这些游牧人是没有兴趣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看出汉朝和亲的高明。汉朝只用了很少的一点粟米绢帛,用几个冒充公主的宗室女子,就搞定了匈奴,可以说是双赢。其最精妙之处在于,由于对大汉朝的羡慕,匈奴往往把嫁入的汉朝宗室女子作为阏氏(正妻),生下的儿子大多接替了君位。这样一来二去,匈奴人的君王成为汉朝的外孙,双方关系就好处理多了。

二是在实力强大时,只夺取对方的关键要地,不谋求完全占领匈奴。汉朝打败匈奴后,尽夺其漠南之地,这些地方水草丰盛、气候温和,既适合游牧也适合农耕,汉朝向这些新征服地方大量移民,并设立了朔方、五原等一批郡县。对于大漠以北的苦寒之地,汉军在深入作战取胜后,最多只是搞一搞占领仪式,随即撤退,从不留恋。比如霍去病率军北征时,歼敌七万,一直乘胜追杀至瀚海(今贝加尔湖),只是在狼居胥山(今外蒙古肯特山) 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外蒙古宗莫特博克多乌拉山)举行了祭地禅礼,然后迅速撤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只吃肉,不啃骨头,既获得了收益,又不付出更多的占领成本。要知道,漠北(今天的外蒙古和西伯利亚)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人类生生存,至少是不适合农耕的汉人生存,硬性地去占领这些地方,根本守不住,只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今天许多人抱怨汉武帝为什么不像后来的清朝一样,完全占领大漠以北,这是对古代帝王的一种严重误解。

三是利用对方内乱的机遇,打一个打一个,最终取得全胜。在匈奴内乱分裂,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后,汉朝不接受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和亲请求,而是拉一个打一个,联合南匈奴将郅支单于驱赶到西域。然后,汉朝又联合南匈奴和西域诸国,在康居一带,击杀郅支,最终取得对匈奴的全胜。

西汉以后的东汉以及魏、晋诸朝,更是利用战略优势,对匈奴采取收买和分治并用的办法,一方面,给予重赏,让匈奴成为高价的雇佣兵,替汉人征讨其他的游牧民族比如鲜卑、乌恒和西羌。另一方面,将匈奴分割成多个部落,分而治之,比如,三国时期曹魏帝国把匈奴分成左、右、南、北、中五个部,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的边境地区,以各部贵族为都尉,以汉人为司马进行监督。这样,在中原政权长期的分治和同化政策下,匈奴人大多改汉姓、讲汉语,融入汉人之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