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谁大?
一般酸式盐比正盐的溶解度大是由于酸式盐中的—OH可与水形成氢键,所以比较易于溶解;但对于NaHCO₃来说,由于其晶体结构中的-HOCO₂与另一个-HOCO₂形成双聚物的分子间氢键,所以当H₂O作用时需在消耗一定的能量,溶解度相对于Na₂CO₃来说,略微小点。
因为弱酸根会继续水解,并且这种水解是可逆的。但可逆反应总是微弱的。所以要熟记弱酸根离子。
取同体积相同浓度Na₂CO₃和NaHCO₃
假如都是 100ml,0.1mol/l。
①Na2co3水解分两步:
CO₃ + H₂O = HCO₃ +OH~
0.01、0.01、0.01
因弱酸根的存在,使生成物NaHCO3不稳定,继续水解。
HCO₃~+ H₂O ≈H₂O+CO₂+OH~
所以,100ml,誉族0.1mol/l 完全水解消耗水>0.01mol。
②而 NaHCO3 只需一步就完全水解,Hco₃~+ H₂o ≈Co₂+H₂o+OH~消耗水<0.01mol。
比较两反应,很明显②生成稳定的物质所消耗的水远没有①式多,所以Na2co3的溶解程度更大些
从而看出,碳酸钠的碱性>碳酸氢钠。
扩展资料: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散纳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参冲虚没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氢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