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的解释
耕地,是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
耕地,是自然土壤发育形成的,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并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1、耕地面积
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26公顷。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2021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46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8万公顷。
2023年4月,《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耕地12760.1万公顷。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中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2、耕地分类
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小于1.0m、北方宽度小于2.0m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二级分类为水田、水浇地、旱地。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中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
3、常用耕地
常用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土地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和虽然土地条件较差,但能正常收获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用耕地。常用耕地作为中国基本的、宝贵土地资源。
临时性耕地:又称“帮忙田”,是指在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收获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在其它一些地方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沙化的土地,也要逐步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