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和溴水反应
苯酚和溴水反应如下:
C6Hs0H+3Br2===C6HOHBrs,+3HBr,在浓澳水中滴入少量苯酚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并可进而转为黄色沉淀。只有在浓澳水中滴少量苯酚才会出现此现象。如苯酚过量,则只出现白色沉淀。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澳水,只出现白色沉淀。
拓展知识:
苯酚(英文:Phenol或phenyl hydroxide,俗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定义:分子式为C6H6O,主要由异丙苯经氧化、分解制得,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等多种化工产品和中间体,也用作溶剂、消毒剂。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酚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发现历史:
苯酚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李斯特。李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
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这一发现使苯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科消毒剂。李斯特也因此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