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每个写作者都应掌握的技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989年,24岁的罗琳在去往伦敦的火车上,一个瘦弱、戴着圆形眼睛的黑发小巫师在窗外对她微笑。从此以后,这个黑发小巫师再不曾从罗琳的世界中离开。8年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横空出世,一时之间风靡全球。
从一个平凡的单身母亲,到深受喜爱的《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作者,除了带给世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外,罗琳的经历也唤醒了很多平凡人们的作家梦。
执笔落字,一时的热情总能撑起良好的开端。但是渐渐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一个个作家梦就在日渐褪去的热情和枯竭的文思中破灭。
心怀作家梦固然宝贵,但是与吃饭喝水不同,成为作家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它是一项技能,需要学习、训练并配以持之以恒。
对于已经在写作道路上行走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者们而言,学习技能,精进技巧,是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正如著名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他们需要学习技巧、磨炼手艺,在扬帆横渡太平洋之前,掌握一些航海的技能。”
为了帮助写作者们能够离梦想更近一些,“科幻小说女王”厄休拉·勒古恩将自己及工作坊中所获得的,小说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帮助写作者们避开写作过程遇到的陷阱,掌握更多的“航海”技能。
说起厄休拉·勒古恩可能有的读者并不熟悉,但是她的奇幻作品——《地海传说》,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地海传说》曾被吉卜力工作室翻拍成动画电影,在动漫界和电影界掀起一股巨浪。这部奇幻小说奠定了厄休拉·勒古恩在西方奇幻文学界的地位,与托尔金的《魔戒》和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并驾齐驱。
厄休拉一生著有21部小说、11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众多诗歌、儿童文学等书籍,在很多写作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奖项,被誉为“科幻小说女王”、“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等殊荣。
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告诉写作者如何通过掌握语言的音乐性来控制文章语句的节奏,写出“动听”的语句;用标点和语法,赋予句子生命;合适的句子长度和句法,让文章更具连贯性和可读性;用语言和结构的重复,让文章的情感更加饱满,带领读者在如乐曲般的重复结构中畅游;形容词和副词让形象雀跃纸上;人称、时态、视角和口吻的正确运用,能够让读者领略到宏大的图景时,不至于晕头转向;把信息融入故事中,带给读者除了情节和行为以外的收获;有详有略,是让读者手不释卷的法宝。
书中每个章节和知识点,厄休拉都相应地布置了练习作业,按照作业指示去不断联系,写作者会发现,在不断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写作能力已经悄然获得了提升。
一、语言的音乐性,让文章潺潺流动
有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结局。而有的文章,让读者看了几行之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出。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是因为它每一句都在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们常说某个故事情节发展得很快,主要是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个片段描写,都在指引情节不断推进,朝结局的方向奔跑。 推动的速度快,加上保持一定的韵律节奏,这样的故事让读者读起来就会感到酣畅淋漓。
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提到,“语言如同音乐一样,本身能够而且确乎表达自身的喜悦”。只有用耳朵去聆听,才能切身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韵律。
所以当文章完成之后,大声地读出来,用耳朵去聆听词语谱写出的乐曲,去掉那些妨碍情节推进的障碍物,让文章如奔腾的溪水般,流畅而欢快地前进。
二、语言和结构的重复,那些躲在暗处挥手的精灵
文章如乐曲般充满韵律,而乐曲总离不开重复。文章也一样,有规则、有预谋地重复,会让文章的韵律感更强,读起来更加生动,同时还会撑起文章的架构,让读者在等待下一个重复的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
鲁迅先生的《秋叶》,开头是这样描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直接写: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呢?我们接着看文章,就会找到答案。“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从一棵枣树到另一棵枣树,再根据下文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视线变化: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再从下方到上方。鲁迅先生使用重复的描写手法,带领着读者跟随他的视线,去捕捉他看到的事物,并体会由此产生的感情。
语言重复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再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鲁迅先生是使用语言和结构重复的高手,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他的《祝福》。
“我真傻,真的”,这是祥林嫂的标志性语言,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但是文章中人们对这句话的情感表达,却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的厌烦,到最后的嘲讽调侃。祥林嫂从最初见人就叙说自己的不幸命运,到后来的闭口不言,每次这句话的重复,也会让读者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就如厄休拉·勒古恩所说:“……每一次重复,它的意味就加深一层。它的身量就越来越重。滑稽之下的黑暗一点一点地扩展,变得更加黑暗。”
《祝福》还采用了“结构性重复”的写作手法。所谓“结构性重复”指的是,故事中出现了相似的事件。
从祥林嫂的出场到最后的离世,贯穿文章的重复性结构是: 死了丈夫——离家——做工——离开。
小说中的词语、画面、结构重复,就像是音乐结构中的再现和发展,推动情节起伏的同时,将文章推向高潮。而读者的情感也会随之饱满、膨胀,直到迎接结局的降临。
三、讲故事的口吻,不要让视角限制你的想象
在我们大多数写作者的认知中,讲故事或者写小说最常用的视角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能够增加读者的代入感,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第三人称又成为“上帝视角”,它无所不知,能够将所有的人物、情感徐徐展现给读者。而第三人称中多又提倡文章从头到尾,始终以特定的某个人的视角来抒写故事的发展,过多的视角容易给读者造成混乱感。
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仍然有其他的视角和人称,同样可以带给读者清晰的视觉和阅读效果。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整理了所有抒写故事时可以采用的视角和人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各自都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实际的写作中如何运用。
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例:
我抱着文件,紧张地看着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时不时传出嬉笑的声音,有的在闷头玩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神情冷漠地望着我。这是我第一次主持会议,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有限第三人称,以特定的“他/她”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他/她”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将信息传递给读者。整个文章视角固定在某个“他/她”身上,不发生变化。
例:
陌陌将文件环抱在胸前,神情紧张地看着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还不时发出嬉笑的声音,有的在闷头玩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神情冷漠地望着她。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会议,她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介入作者,也称全知作者,拥有上帝视角。可以了解每个人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通过不断变换视角,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例:
陌陌将文件环抱在胸前,神情紧张地看着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凑在一起聊天的几人正在讨论某个综艺节目,说起其中好笑的片段,大家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玩手机的正沉浸在斗地主的游戏中,琢磨着地主手里还有些什么牌。老李接到了客户投诉,这家客户事真多,可是又不能跟客户翻脸,只好耐着性子跟客户解释着。剩下的两个人倒是安静地坐在桌子旁,等待着会议开始。可是已经过了五分钟,那个主持人还是缩手缩脚地一言不发,公司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到她手里真的没问题吗?实际上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会议,她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客观作者,就像一只趴在墙上的苍蝇,以客观不带感情的视角,如实描述所见到的情景。
例:
那个叫陌陌的女孩抱着文件站在桌子前,默默地看着桌边的人们。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不时发出嬉笑的声音,有的低头玩着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什么也没做,就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地看着陌陌。而陌陌则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观察者-叙述者,使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但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讲述目睹到的情节。
例:
她看上去很紧张,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来回看着会议室里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在聊天嬉笑,有的在玩手机游戏,有的在打电话,似乎是在给客户解释什么。我和老刘已经坐在这里半天了,可是那个主持人却什么都没说。公司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她真的没有问题吗?我不禁怀疑。
观察者-叙述者,使用有限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不是故事的主角,通过有限第三人称视角,描述整个故事的情节。
例:
她将文件紧紧抱在怀里,稚嫩的脸上是紧张的表情,圆溜溜的大眼睛无助地扫视着屋里的人们。旁边的嬉笑声引起了老杨的注意,明明已经到了开会的时间却还在聊天,真是太不像话了!这位主持人也是,都不知道维持会议秩序的吗?还是太年轻了!老杨望着女孩,失望地摇了摇头。
除了常用的第一人称和有限第三人称,厄休拉·勒古恩同样鼓励写作者去尝试其他的视角和口吻。只是在视角切换的连续性和频率方面,写作者要做到心知肚明,每一次切换都有充足的理由。并且还要有足够的控制文字的能力,不要因为视角和口吻的转换,给读者带来混乱的感觉。
詹姆斯·伍德说:“小说既是奇技淫巧,又是某种真实。” “小说是关于叙事的艺术”,艺术的表达有赖于运气和不可多得的天赋。 虽然天赋无法强求,但是技巧却可以培养。 去学习,去掌握,通过提高技巧来获取自己的天赋。
写作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既然选择了,那就让自己有足够高的技能去驾驭文字,去表达确切的情感。用可以掌舵的技巧将情绪写出,将想要表达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从一个平凡的单身母亲,到深受喜爱的《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作者,除了带给世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外,罗琳的经历也唤醒了很多平凡人们的作家梦。
执笔落字,一时的热情总能撑起良好的开端。但是渐渐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一个个作家梦就在日渐褪去的热情和枯竭的文思中破灭。
心怀作家梦固然宝贵,但是与吃饭喝水不同,成为作家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它是一项技能,需要学习、训练并配以持之以恒。
对于已经在写作道路上行走了一段时间的写作者们而言,学习技能,精进技巧,是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正如著名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他们需要学习技巧、磨炼手艺,在扬帆横渡太平洋之前,掌握一些航海的技能。”
为了帮助写作者们能够离梦想更近一些,“科幻小说女王”厄休拉·勒古恩将自己及工作坊中所获得的,小说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帮助写作者们避开写作过程遇到的陷阱,掌握更多的“航海”技能。
说起厄休拉·勒古恩可能有的读者并不熟悉,但是她的奇幻作品——《地海传说》,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地海传说》曾被吉卜力工作室翻拍成动画电影,在动漫界和电影界掀起一股巨浪。这部奇幻小说奠定了厄休拉·勒古恩在西方奇幻文学界的地位,与托尔金的《魔戒》和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并驾齐驱。
厄休拉一生著有21部小说、11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众多诗歌、儿童文学等书籍,在很多写作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奖项,被誉为“科幻小说女王”、“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等殊荣。
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告诉写作者如何通过掌握语言的音乐性来控制文章语句的节奏,写出“动听”的语句;用标点和语法,赋予句子生命;合适的句子长度和句法,让文章更具连贯性和可读性;用语言和结构的重复,让文章的情感更加饱满,带领读者在如乐曲般的重复结构中畅游;形容词和副词让形象雀跃纸上;人称、时态、视角和口吻的正确运用,能够让读者领略到宏大的图景时,不至于晕头转向;把信息融入故事中,带给读者除了情节和行为以外的收获;有详有略,是让读者手不释卷的法宝。
书中每个章节和知识点,厄休拉都相应地布置了练习作业,按照作业指示去不断联系,写作者会发现,在不断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写作能力已经悄然获得了提升。
一、语言的音乐性,让文章潺潺流动
有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结局。而有的文章,让读者看了几行之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出。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是因为它每一句都在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们常说某个故事情节发展得很快,主要是因为每一句话,每一个片段描写,都在指引情节不断推进,朝结局的方向奔跑。 推动的速度快,加上保持一定的韵律节奏,这样的故事让读者读起来就会感到酣畅淋漓。
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提到,“语言如同音乐一样,本身能够而且确乎表达自身的喜悦”。只有用耳朵去聆听,才能切身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韵律。
所以当文章完成之后,大声地读出来,用耳朵去聆听词语谱写出的乐曲,去掉那些妨碍情节推进的障碍物,让文章如奔腾的溪水般,流畅而欢快地前进。
二、语言和结构的重复,那些躲在暗处挥手的精灵
文章如乐曲般充满韵律,而乐曲总离不开重复。文章也一样,有规则、有预谋地重复,会让文章的韵律感更强,读起来更加生动,同时还会撑起文章的架构,让读者在等待下一个重复的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
鲁迅先生的《秋叶》,开头是这样描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提出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直接写: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呢?我们接着看文章,就会找到答案。“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从一棵枣树到另一棵枣树,再根据下文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视线变化: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再从下方到上方。鲁迅先生使用重复的描写手法,带领着读者跟随他的视线,去捕捉他看到的事物,并体会由此产生的感情。
语言重复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再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鲁迅先生是使用语言和结构重复的高手,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他的《祝福》。
“我真傻,真的”,这是祥林嫂的标志性语言,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但是文章中人们对这句话的情感表达,却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的厌烦,到最后的嘲讽调侃。祥林嫂从最初见人就叙说自己的不幸命运,到后来的闭口不言,每次这句话的重复,也会让读者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就如厄休拉·勒古恩所说:“……每一次重复,它的意味就加深一层。它的身量就越来越重。滑稽之下的黑暗一点一点地扩展,变得更加黑暗。”
《祝福》还采用了“结构性重复”的写作手法。所谓“结构性重复”指的是,故事中出现了相似的事件。
从祥林嫂的出场到最后的离世,贯穿文章的重复性结构是: 死了丈夫——离家——做工——离开。
小说中的词语、画面、结构重复,就像是音乐结构中的再现和发展,推动情节起伏的同时,将文章推向高潮。而读者的情感也会随之饱满、膨胀,直到迎接结局的降临。
三、讲故事的口吻,不要让视角限制你的想象
在我们大多数写作者的认知中,讲故事或者写小说最常用的视角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能够增加读者的代入感,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第三人称又成为“上帝视角”,它无所不知,能够将所有的人物、情感徐徐展现给读者。而第三人称中多又提倡文章从头到尾,始终以特定的某个人的视角来抒写故事的发展,过多的视角容易给读者造成混乱感。
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仍然有其他的视角和人称,同样可以带给读者清晰的视觉和阅读效果。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整理了所有抒写故事时可以采用的视角和人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各自都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实际的写作中如何运用。
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例:
我抱着文件,紧张地看着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时不时传出嬉笑的声音,有的在闷头玩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神情冷漠地望着我。这是我第一次主持会议,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有限第三人称,以特定的“他/她”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他/她”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将信息传递给读者。整个文章视角固定在某个“他/她”身上,不发生变化。
例:
陌陌将文件环抱在胸前,神情紧张地看着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还不时发出嬉笑的声音,有的在闷头玩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神情冷漠地望着她。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会议,她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介入作者,也称全知作者,拥有上帝视角。可以了解每个人的所见、所感、回忆、心理活动等,通过不断变换视角,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例:
陌陌将文件环抱在胸前,神情紧张地看着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参会人员。凑在一起聊天的几人正在讨论某个综艺节目,说起其中好笑的片段,大家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玩手机的正沉浸在斗地主的游戏中,琢磨着地主手里还有些什么牌。老李接到了客户投诉,这家客户事真多,可是又不能跟客户翻脸,只好耐着性子跟客户解释着。剩下的两个人倒是安静地坐在桌子旁,等待着会议开始。可是已经过了五分钟,那个主持人还是缩手缩脚地一言不发,公司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到她手里真的没问题吗?实际上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会议,她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事情当中。
客观作者,就像一只趴在墙上的苍蝇,以客观不带感情的视角,如实描述所见到的情景。
例:
那个叫陌陌的女孩抱着文件站在桌子前,默默地看着桌边的人们。他们有的凑在一起聊天,不时发出嬉笑的声音,有的低头玩着手机,有的在皱着眉头打电话。还有两个人什么也没做,就坐在那里面无表情地看着陌陌。而陌陌则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观察者-叙述者,使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但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讲述目睹到的情节。
例:
她看上去很紧张,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来回看着会议室里的参会人员。他们有的在聊天嬉笑,有的在玩手机游戏,有的在打电话,似乎是在给客户解释什么。我和老刘已经坐在这里半天了,可是那个主持人却什么都没说。公司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她真的没有问题吗?我不禁怀疑。
观察者-叙述者,使用有限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不是故事的主角,通过有限第三人称视角,描述整个故事的情节。
例:
她将文件紧紧抱在怀里,稚嫩的脸上是紧张的表情,圆溜溜的大眼睛无助地扫视着屋里的人们。旁边的嬉笑声引起了老杨的注意,明明已经到了开会的时间却还在聊天,真是太不像话了!这位主持人也是,都不知道维持会议秩序的吗?还是太年轻了!老杨望着女孩,失望地摇了摇头。
除了常用的第一人称和有限第三人称,厄休拉·勒古恩同样鼓励写作者去尝试其他的视角和口吻。只是在视角切换的连续性和频率方面,写作者要做到心知肚明,每一次切换都有充足的理由。并且还要有足够的控制文字的能力,不要因为视角和口吻的转换,给读者带来混乱的感觉。
詹姆斯·伍德说:“小说既是奇技淫巧,又是某种真实。” “小说是关于叙事的艺术”,艺术的表达有赖于运气和不可多得的天赋。 虽然天赋无法强求,但是技巧却可以培养。 去学习,去掌握,通过提高技巧来获取自己的天赋。
写作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既然选择了,那就让自己有足够高的技能去驾驭文字,去表达确切的情感。用可以掌舵的技巧将情绪写出,将想要表达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