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 曹公奇
摘要: 对文本的教学内容要有准确恰当的选定,能够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去品读文本,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去适当地解读文本,根据教学实际自然流畅地实施教学。这就是肖培东老师公开课给人们的启示,这就是为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所做出的案例解答。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课例赏析
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多年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其实这牵扯到对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等问题的认识。一个语文老师,怎样上语文课,能够体现出他对语文教学、对文本解读、对学生学情等方面的认知及教学观念。观摩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春酒》和《在沙漠中心》两节课,很有感触。以肖老师的这两节课为例,可以说明我们到底该怎样去上语文课。
一、准确恰当地选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学“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一篇课文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是语文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为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选定的教学内容准确恰当,目标明确,教学效益才能最大化。
肖老师的这两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上非常准确和恰当。我们许多老师一般不敢这样去选定教学内容,往往从传统角度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比如《春酒》,就会讲分为几个层次,写了那些哪些事情或人物,表现了什么感情,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等等。但肖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就很集中,切入角度也很独特,他从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入手,再看这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教学的重点是: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味道?支撑这些情感的文字在哪里?这样从内容到情感,重点是理解这种情感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怎样表达出来的,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品味,进而理解作者的对“春酒”的独特情感。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下了一个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强调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果抓不住这个核心,教学也就可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肖老师的两节课就是紧紧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来选择教学内容的。《春酒》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和品,领悟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表现文中的情感的;《在沙漠中心》抓住人物的两种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关键句去理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心理的。所以,肖老师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得很好、很准。
而我们拿到这两篇课文,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在教学内容上不知做什么取舍,总害怕遗漏了这个、遗漏了那个,总害怕把什么内容还没讲到,因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面面俱到,就这样一节节、一天天、一年年地教下来,但学生收益甚微、进步不大。
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理解分析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而不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的、怎样表达的。其实,作者是怎样写的、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这才是语文课最应该要学习的内容。文章是写不完,也是读不完的,要理解文章情感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问题,王荣生教授最早提出这个问题、而且对此研究成果最多,如《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等等。
二、贴近文本去品读语言
品读语言,就是紧贴文本,读读品品,从关键的词语、精妙的句子入手,仔细咀嚼,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是语文课教学的核心。
肖老师的两节课紧紧扣住文本,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就是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一个句、一段话一段话地去品读,读出不同的味,品出其中的情。仅仅一个题目“春酒”,肖老师就让学生品读了十次左右,从中读出了不同的情味。两节课都是这样,肖老师紧扣文本的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甚至是标点符号,一直引导学生在读、在品,在不断地品读中,学生对于文意、对于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体味领悟了。肖老师的课堂上没有我们平时那些“人物有什么特点,文章表现了什么情感,语言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看似很具体、很大,其实多是架空了文本的概念分析,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真正深入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去,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语言品读。
肖老师的课,让我联想到了钱梦龙老师上的《愚公移山》,都是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词语扣得很紧,咂摸咀嚼得很细、很深。一个词语可以前后勾连,联系学生学过的,反复咀嚼品味,让语言学习落到了实处,这就是真正地品读语言。肖老师的品读语言,让学生反复体会“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还有像“舔”“一点点”“偷偷地好几回”等词句,都品味得很细、很深。再如《在沙漠中心》“我”的绝望,都是靠品读词句感受到的。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句,这样的词句只有反复品味、仔细咂摸,才能感受到真意真情。
这两节课都是通过品读语言来理解文本、体味情感的,但我们平时许多语文课,不注意深入品读,有时候只是看看语言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修辞,举几个例子蜻蜓点水地一说而过。这两节课紧贴文本语言反复品读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教学生阅读,教学生学习,教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品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许多语文课都是架空文本的分析,对于课文,哪怕是简单的课文,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沉下心来去细细品读挖掘,没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只注重文本内容,没有从语言文字的深度上去品读,自然就看不到这些词语、句子的精彩。如果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中品读出深味来,才是教学的真正功力所在。
三、文本解读符合学情
肖老师的这两节课,分别面对的是初二和初一的学生。所以,他的文本解读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符合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符合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不是一味地在文本解读方面标新立异,或者过度挖掘,解读出所谓的“新意”来。
关于文本解读,我们需要分清“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
“研究解读”,或者叫“学术解读”,也可以说是“文学评论”。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评论者,阅读后的理解、感悟、评价,决定着他的文本解读。他是怎样思考的,他就可以怎样解读,他完全可以解读出学术界都没解读过的观点,只要自己觉得有理就行,也可以说是标新立异,至于学术界认可不认可,那是另一回事。有些研究者,在文本解读上,往往追求“偏、奇、怪、新”,进行经院式解读,或者是考证式解读,往往抛开文本的语言文字,或从人文思想、或从写作背景,或从作者经历,或从其他方面入手去解读文本,以显示文本解读的“深”和“新”。对于这种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上,有人也叫它是“深度解读”或者“过度解读”,也就是过分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或者其他因素,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
“教学解读”,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学情的去解读文本。我们面对的是初中学生,所以我们的解读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要能够让初中学生通过阅读品味,真正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这就是“教学解读”。如果教师对文本解读得很有深度也很有新意,但落实不到学生那里,不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那在教学上就没有多大作用和意义。
“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虽然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二者绝不能等同,更不能直接以“研究解读”代替“教学解读”。
肖老师执教的《春酒》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回忆春酒的情感,《在沙漠中心》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两种心理状态。这些解读,也许是许多人都能解读出来的,没有什么“偏奇怪新”,但这是贴合学生学情的文本解读。肖老师说“我要浅浅地教语文”,我理解的肖老师“浅浅地”,就是贴近文本,品味语言,让学生体味、领悟文意和情感。实际上他对文本的解读也有一定深度,除了共性的东西,也有深刻的地方。比如《春酒》一课,最后问到“琦君是谁的孩子?”引导学生理解为:琦君是妈妈的孩子,是春酒的孩子,是习俗的孩子,是文化的孩子。这就是把作者情感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这就是解读的深度。《在沙漠中心》一课,肖老师引导学生品读“绝望”,品读“坚强”,这是我们一般老师也都能解读到的,没有独一无二的“偏奇怪新”,但他有巧妙的设计,比如改动标题,加一个主标题来体现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语文课的优质表现在哪里?就在这里,就是靠实实在在、符合学情的文本解读,不靠“偏奇新怪”、不靠猎奇去取胜。如果看那些不接地气的文本解读,许多老师都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那么学生呢,十几岁的学生凭他们的学习积累、人生经历、情感体验能不能理解呢?所以,教学时,应该区分两种文本解读,即“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这样说,不是说可以对文本不进行深入挖掘,而是在深入解读、有了自己独到体验之后,才能根据学情自如地驾驭课堂。如果没有自己的解读体验,人云亦云的话,那么教学时就做不到自如驾驭。
四、教学流程自然流畅
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基于课程、基于文本、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的最终呈现。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没有太多的磕磕绊绊,既验证了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也说明了教师主导把控课堂的艺术能力。
可是,我们许多课堂教学太注重形式,太注重环节的齐全。许多语文课每一节都有小组合作的环节,有探究的环节,有交流展示的环节,有拓展延伸的环节等等。关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管问题是否重要,也不管有没有讨论的必要,都要来个小组讨论。课上常听老师说,“这个问题,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或者更绝的是精确到“给大家三十秒或四十秒时间”。这样的小组讨论能有什么结果呢?关于“成果展示”环节,多数都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或是照搬教辅书上的答案,或是发言学生个人的思考理解。本来小组讨论是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让我们给用滥了,当一种形式被用滥了的时候,就可以想象一下效率,纯粹成了一种空壳、一种给人看的形式。再就是“拓展迁移”,文本读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都不知道,就要拓展,就要迁移。如果这节课真的把文本学通学透了,还有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拓展延伸;如果连文本都没弄清,这一课都没学好的话,为了延伸而延伸,为了拓展而拓展,为了有这个环节,这样的“拓展延伸”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很多课都是把这些作为“新课程”的标志,贴在自己课堂上,这其实是对新课程的理解狭隘化、表面化、程式化了。
肖老师的两节课很自然、朴素、流畅,如行云流水般,让人如坐春风。《春酒》从内容到情感,再从文本的字眼行间里去品读,看这些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一步步完成一种内在的流程。《在沙漠中心》是从内容到心理活动,到两类心理感情,再到两类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又回到学习语言文字的核心上来。这种教学设计,表面看不出什么痕迹,但仔细体会,我们一定能感受到肖老师的课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比那些标注了所谓几个环节的课要紧凑得多。肖老师的课没借助多少外在的东西,没有多少花样,似乎一直在与学生对话交流,看似“浅浅”的,但那种内在的由浅入深,逐渐的升华,都显示出教学流程是非常有序的。
所以,语文教学不要过分注重那些外在的形式,要多注重课堂的内涵,多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定,多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多注重文本解读的学情基础,多注重自然朴素的流程,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园。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7年第3期
: -10�x5��-�
摘要: 对文本的教学内容要有准确恰当的选定,能够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去品读文本,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去适当地解读文本,根据教学实际自然流畅地实施教学。这就是肖培东老师公开课给人们的启示,这就是为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所做出的案例解答。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课例赏析
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多年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其实这牵扯到对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等问题的认识。一个语文老师,怎样上语文课,能够体现出他对语文教学、对文本解读、对学生学情等方面的认知及教学观念。观摩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春酒》和《在沙漠中心》两节课,很有感触。以肖老师的这两节课为例,可以说明我们到底该怎样去上语文课。
一、准确恰当地选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学“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一篇课文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是语文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为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选定的教学内容准确恰当,目标明确,教学效益才能最大化。
肖老师的这两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上非常准确和恰当。我们许多老师一般不敢这样去选定教学内容,往往从传统角度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比如《春酒》,就会讲分为几个层次,写了那些哪些事情或人物,表现了什么感情,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等等。但肖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就很集中,切入角度也很独特,他从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入手,再看这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教学的重点是: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味道?支撑这些情感的文字在哪里?这样从内容到情感,重点是理解这种情感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怎样表达出来的,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品味,进而理解作者的对“春酒”的独特情感。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下了一个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强调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果抓不住这个核心,教学也就可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肖老师的两节课就是紧紧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来选择教学内容的。《春酒》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和品,领悟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表现文中的情感的;《在沙漠中心》抓住人物的两种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关键句去理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心理的。所以,肖老师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得很好、很准。
而我们拿到这两篇课文,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在教学内容上不知做什么取舍,总害怕遗漏了这个、遗漏了那个,总害怕把什么内容还没讲到,因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面面俱到,就这样一节节、一天天、一年年地教下来,但学生收益甚微、进步不大。
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理解分析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而不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的、怎样表达的。其实,作者是怎样写的、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这才是语文课最应该要学习的内容。文章是写不完,也是读不完的,要理解文章情感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问题,王荣生教授最早提出这个问题、而且对此研究成果最多,如《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等等。
二、贴近文本去品读语言
品读语言,就是紧贴文本,读读品品,从关键的词语、精妙的句子入手,仔细咀嚼,反复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是语文课教学的核心。
肖老师的两节课紧紧扣住文本,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就是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一个句、一段话一段话地去品读,读出不同的味,品出其中的情。仅仅一个题目“春酒”,肖老师就让学生品读了十次左右,从中读出了不同的情味。两节课都是这样,肖老师紧扣文本的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甚至是标点符号,一直引导学生在读、在品,在不断地品读中,学生对于文意、对于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体味领悟了。肖老师的课堂上没有我们平时那些“人物有什么特点,文章表现了什么情感,语言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看似很具体、很大,其实多是架空了文本的概念分析,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真正深入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去,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语言品读。
肖老师的课,让我联想到了钱梦龙老师上的《愚公移山》,都是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把词语扣得很紧,咂摸咀嚼得很细、很深。一个词语可以前后勾连,联系学生学过的,反复咀嚼品味,让语言学习落到了实处,这就是真正地品读语言。肖老师的品读语言,让学生反复体会“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还有像“舔”“一点点”“偷偷地好几回”等词句,都品味得很细、很深。再如《在沙漠中心》“我”的绝望,都是靠品读词句感受到的。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句,这样的词句只有反复品味、仔细咂摸,才能感受到真意真情。
这两节课都是通过品读语言来理解文本、体味情感的,但我们平时许多语文课,不注意深入品读,有时候只是看看语言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修辞,举几个例子蜻蜓点水地一说而过。这两节课紧贴文本语言反复品读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教学生阅读,教学生学习,教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品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许多语文课都是架空文本的分析,对于课文,哪怕是简单的课文,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沉下心来去细细品读挖掘,没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只注重文本内容,没有从语言文字的深度上去品读,自然就看不到这些词语、句子的精彩。如果能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中品读出深味来,才是教学的真正功力所在。
三、文本解读符合学情
肖老师的这两节课,分别面对的是初二和初一的学生。所以,他的文本解读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符合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符合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不是一味地在文本解读方面标新立异,或者过度挖掘,解读出所谓的“新意”来。
关于文本解读,我们需要分清“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
“研究解读”,或者叫“学术解读”,也可以说是“文学评论”。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评论者,阅读后的理解、感悟、评价,决定着他的文本解读。他是怎样思考的,他就可以怎样解读,他完全可以解读出学术界都没解读过的观点,只要自己觉得有理就行,也可以说是标新立异,至于学术界认可不认可,那是另一回事。有些研究者,在文本解读上,往往追求“偏、奇、怪、新”,进行经院式解读,或者是考证式解读,往往抛开文本的语言文字,或从人文思想、或从写作背景,或从作者经历,或从其他方面入手去解读文本,以显示文本解读的“深”和“新”。对于这种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上,有人也叫它是“深度解读”或者“过度解读”,也就是过分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或者其他因素,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
“教学解读”,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学情的去解读文本。我们面对的是初中学生,所以我们的解读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要能够让初中学生通过阅读品味,真正领悟了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这就是“教学解读”。如果教师对文本解读得很有深度也很有新意,但落实不到学生那里,不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那在教学上就没有多大作用和意义。
“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虽然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二者绝不能等同,更不能直接以“研究解读”代替“教学解读”。
肖老师执教的《春酒》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回忆春酒的情感,《在沙漠中心》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两种心理状态。这些解读,也许是许多人都能解读出来的,没有什么“偏奇怪新”,但这是贴合学生学情的文本解读。肖老师说“我要浅浅地教语文”,我理解的肖老师“浅浅地”,就是贴近文本,品味语言,让学生体味、领悟文意和情感。实际上他对文本的解读也有一定深度,除了共性的东西,也有深刻的地方。比如《春酒》一课,最后问到“琦君是谁的孩子?”引导学生理解为:琦君是妈妈的孩子,是春酒的孩子,是习俗的孩子,是文化的孩子。这就是把作者情感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这就是解读的深度。《在沙漠中心》一课,肖老师引导学生品读“绝望”,品读“坚强”,这是我们一般老师也都能解读到的,没有独一无二的“偏奇怪新”,但他有巧妙的设计,比如改动标题,加一个主标题来体现对文本解读的深度。
语文课的优质表现在哪里?就在这里,就是靠实实在在、符合学情的文本解读,不靠“偏奇新怪”、不靠猎奇去取胜。如果看那些不接地气的文本解读,许多老师都难以理解、难以接受,那么学生呢,十几岁的学生凭他们的学习积累、人生经历、情感体验能不能理解呢?所以,教学时,应该区分两种文本解读,即“研究解读”和“教学解读”。这样说,不是说可以对文本不进行深入挖掘,而是在深入解读、有了自己独到体验之后,才能根据学情自如地驾驭课堂。如果没有自己的解读体验,人云亦云的话,那么教学时就做不到自如驾驭。
四、教学流程自然流畅
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基于课程、基于文本、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的最终呈现。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没有太多的磕磕绊绊,既验证了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也说明了教师主导把控课堂的艺术能力。
可是,我们许多课堂教学太注重形式,太注重环节的齐全。许多语文课每一节都有小组合作的环节,有探究的环节,有交流展示的环节,有拓展延伸的环节等等。关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管问题是否重要,也不管有没有讨论的必要,都要来个小组讨论。课上常听老师说,“这个问题,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或者更绝的是精确到“给大家三十秒或四十秒时间”。这样的小组讨论能有什么结果呢?关于“成果展示”环节,多数都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或是照搬教辅书上的答案,或是发言学生个人的思考理解。本来小组讨论是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让我们给用滥了,当一种形式被用滥了的时候,就可以想象一下效率,纯粹成了一种空壳、一种给人看的形式。再就是“拓展迁移”,文本读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都不知道,就要拓展,就要迁移。如果这节课真的把文本学通学透了,还有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拓展延伸;如果连文本都没弄清,这一课都没学好的话,为了延伸而延伸,为了拓展而拓展,为了有这个环节,这样的“拓展延伸”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很多课都是把这些作为“新课程”的标志,贴在自己课堂上,这其实是对新课程的理解狭隘化、表面化、程式化了。
肖老师的两节课很自然、朴素、流畅,如行云流水般,让人如坐春风。《春酒》从内容到情感,再从文本的字眼行间里去品读,看这些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是一步步完成一种内在的流程。《在沙漠中心》是从内容到心理活动,到两类心理感情,再到两类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又回到学习语言文字的核心上来。这种教学设计,表面看不出什么痕迹,但仔细体会,我们一定能感受到肖老师的课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比那些标注了所谓几个环节的课要紧凑得多。肖老师的课没借助多少外在的东西,没有多少花样,似乎一直在与学生对话交流,看似“浅浅”的,但那种内在的由浅入深,逐渐的升华,都显示出教学流程是非常有序的。
所以,语文教学不要过分注重那些外在的形式,要多注重课堂的内涵,多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定,多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多注重文本解读的学情基础,多注重自然朴素的流程,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乐园。
——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7年第3期
: -10�x5��-�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