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太傅是不是太傅
PS:要复制可以,不要复制百科里的古文,早就看过了,看不懂。 展开
不是。太子太傅是太子老师;太傅是一个官名,三公之一,也就是最大的三个官之一。
具体干什么的,在不同朝代情况时不一样的。
在夏商之时,太傅是实职,可以视为最高级的职务,主要职责是用道义辅佐皇帝,类似于周公之于周成王。在秦汉以后,太傅基本上都是虚职,作为对高官的加衔,本身并没有什么权职。
太子太傅,在早期是太子(或者叫世子、大子)的老师,是辅佐性质的。后期也是成为加官荣衔,没有什么具体权力。
扩展资料: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太子太傅, 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 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汉沿置,秩二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参考资料:太子太傅-百度百科
太子太傅不是太傅。太子太傅是太子老师;太傅是一个官名,三公之一,也就是最大的三个官之一。
明史官职志载“太傅为三公一,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傅,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子,而谨护翼之。
扩展资料
官名。《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礼记·文王世子》有太傅、少傅之名。
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参考资料太子太傅_百度百科
一般来说这些都是虚衔,属于附加,其中“三公”只有在死后才可追封。他们一般用来奖励位高权重的大臣,不代表具体职务。太子的老师一般会封后面两种。
参考资料: 明朝那些事
明史官职志载“太傅为三公一,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傅,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子,而谨护翼之。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上面的古文大概可以理解为:太傅,三公之一,官居一品,是辅佐皇上处理政务的大臣;太子太傅,从一品,是教导,保护太子,当太子老师的大臣。
具体干什么的,在不同朝代情况时不一样的。
在夏商之时,太傅是实职,可以视为最高级的职务,主要职责是用道义辅佐皇帝,类似于周公之于周成王。在秦汉以后,太傅基本上都是虚职,作为对高官的加衔,本身并没有什么权职。
太子太傅,在早期是太子(或者叫世子、大子)的老师,是辅佐性质的。后期也是成为加官荣衔,没有什么具体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