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吗?
现在的年轻人可比以前苦多了。
你以为现在的年轻人是天天躺在床上刷抖音,没事就吃外卖,工作不思进取,还总是怼领导。
而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是什么?
你这个问题隐藏着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以前的年轻人比现在能吃苦,人到三十岁就是中年,那我们就以三十岁来分隔一下,看看三十年前的年轻人到底有多能吃苦。1990年的年轻人,也就应该是1960年到1970年之间出生的。这批年轻人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双休日,赶上了高考恢复。
对比如下:
学习与工作:上一批年轻人乐意上学的很容易有出息,不乐意上学也没关系,不上学也有出路,国有企业比比皆是,以前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都是当时比较好的,大学毕业要自己找工作的概念都不存在,每周休息两天,就不存在加班的概念。想要赚外快也不难,那时候市场经济还方兴未艾,卖凉皮带辣椒酱都能大把赚钱。但是很多人不赚,为什么?因为不想吃加班的苦。
这一批年轻人,你不上学就没出路,必须要上大学,本科也是个垃圾,不是硕士生你都出不了门。毕业之后找工作都不容易,好工作更难。双休日的政策还在实行,但是请记住了996是福报。然后社会上还提倡斜杠青年,你每周都996了,剩下的7或者99之外你还要干点啥,否则你还是垃圾。
生活方面:上一批年轻人的房子是分配的,为什么那个年代从来没有人把结婚必须有房当必需条件?因为这就是个被动技能,房子都不一定比自行车值钱。人谈恋爱的成本很低,你可以追求爱情,也可以找个志同道合的女同事,说白了就是“丈母娘”要求没那么高。生了孩子之后也不用发愁,没有补习班的存在,大家起点一样。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不需要管,真正的毫无压力。
这一代年轻人呢?房子婚姻孩子,三座大山压得死死的。你说真的是他们不想要甜甜的恋爱,只想要躺在家里吗?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他们没钱,他们没钱!国家真的跟上一式一样,直接就给房子,让生下来的孩子未来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你再看看。他们不是不想动,而是被压在山下不能动。你只看到了五行山下安静五百年的宅猴,你可没看到五行山没有之前大闹天宫那灵猴。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写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能吃苦,而是吃得太多已经吃不动了,所以你看到的颓废一代,不过是疲惫的一代而已。
就说计划生育以后吧,每家都是独子,父母再加上双方老人,六个人疼爱一个人,简直皇帝不换!他就是想吃苦,爷爷奶奶也不同意啊!再想想六七十年代,你有的选择吗?大家都很苦,所以也没觉得有多苦。只是现在的生活好了,才知道那时候是真的苦。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这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话题,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本身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愿意吃那些没有意义的苦。
如果说按照传统的说法:吃苦就等于成功,那么几千年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农民翻不了身呢?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觉悟,吃苦和成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是没有意义的苦,不但会浪费我们的时间,还会不断的消磨我们的意志,压根不会通向成功。
虽然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是有效的耕耘才是关键,不是看耕耘的时候吃苦的多少,决定收获的多少,而是你用的方法是否得当。
很多案例都让我们年轻人多吃苦,上班的时候老板最喜欢说年轻人要多吃一点苦,这些都是你以后宝贵的经验。但是面对这种现象,老板只会一味的给你画大饼,把我们的青春沦为他们升官发财的垫脚石罢了。加班不给加班费,却只一味的去激励你多吃苦,这样的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
像这种的话题,更多的是来自老一辈口中而出的。老一辈的思想更多的是,还在停留在用体力劳动换取成果的年代,而现在的年轻人,虽然身体力行上面是差了点,但是他们的脑力活动,却总能是头脑风暴。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吃的更多的是脑力活动的苦,这也是更多年轻人不被自己的父母所理解的一个原因,从而就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吃不了苦。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伪命题,我觉得怕吃苦,就像发动机一样,能逼着人往高处走。越不怕吃苦,对苦的忍耐力就越强,改变现状的能力就越小。反而往往越是怕吃苦的人越愿意动脑子想办法,最后反而能找到一条捷径站着把钱给挣了。吃苦从来就不是一个褒义词,它唯一的作用更多的是形容当时自己的一个悲惨境况。
吃得苦中苦,往往成不了人上人,反而只能换来能更吃苦的结论,成为人上人从来都是取决于你应对问题的方法。对于没必要的苦,是真的没必要吃。
吃苦这个关系就是一个因果关系,老一辈的人总是会把这些吃苦当作激励自己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要比老一辈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对吃苦有了更深的理解。